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220%紅酒關稅取消 澳中貿易戰結束

中國商務部星期四下午宣佈, 正式取消澳洲紅酒進口額外關稅 ,在澳洲自由黨執政年代開始的中澳貿易戰大致結束。

法國高考哲學試

原來大家對法國高考的哲學試題那麼有興趣,那麼,就即管一寫這個法國中學制度極具特色的科目。

法國高考哲學科的特色是必修,自1809年拿破崙年代已開始,期間只試過幾年廢除過,但很快又恢復。強制學生、包括不太寫字的理科生修讀哲學,在考試寫4小時的論文,這應是全球獨有。

由於是必修,而且自1970年開始就成為高考首科考試科目,代表著高考開鑼,因此哲學試每年都是法國國內新聞重點,除非有其他更重要的新聞,否則中午新聞很多時候會以此作為頭條,公開這些考題,訪問一下考生的感受,並即時由「名師」指導各位應該怎樣回答。情況跟香港通識科或中文作文,新聞會報導考題是什麼、應該怎樣作答一樣。(好像大陸每年中文作文都有這種情況)

法國高考分文科、理科、商科(正確稱為「經濟及社會」)和科技(techno)4組,各組對哲學科的加權(即分數乘以一個比重)是有些不同的,例如在理科的加權只有3(法文是6,其他如數學等理科為7-9),商科為4,但在文科的加權是7(法文是9,其他科目大概4),文科生在最後一年每週要上8小時哲學課,一個文科生如果在哲學不合格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目前的哲學試是4小時,上午進行,每組各有2條討論式問題,二選一,另有一條必答問題,會引述一名哲學家的文章,然後要求考生評論。今年哲學家引文評論問題,分別有一名古羅馬和兩名啟蒙時期的哲學家,但之前試過問Karl Popper、Hannah Arendt或Jean-Paul Sartre這些20世紀哲學家/作家的論述的。一般大家不太會討論哲學家引文題,因為較直接,但也不要看輕其難度,在華人社會,這類問題就等如「試評論《論語》中以下引文」、「南宋朱子曾有以下說法,試評論」。相信不會有很多人懂得如何回答。

不只華人會對法國的哲學試感到驚訝,英國、甚至其他歐陸國家都不太明白法國中學畢業試為何要求所有中學生必修哲學科,對於年紀輕輕就要接受這種「折磨」,嘖嘖稱奇也「深表同情」。即使其他國家有哲學科,但課程也只是「哲學史」,學習一些較重要的哲學家的論述,但法國是要求學生有「個人反思的能力」、達致「思想自由」、「建立人文和公民」、作為法國「文化和辯證的基礎」(法國教育總監2006年的說法),因此,法國哲學課的教導方式是「主題式」,並非由古希臘到啟蒙時期再到現代哲學家,順著時序教導那些人說過什麼,而是一個、一個主題來教導,例如藝術、精神VS物質、國家、責任、快樂等等,每個主題會教導歷代哲學家的說法。

明白了法國中學哲學科是如何教導,就會明白那些討論式問題是如何回答。問題看似虛無漂渺,但其實都牽涉一些課程包括到的「主題」。以文科其中一條問題「尊重所有生命,是一種道德責任嗎?」為例,這涉及「尊重」、「生命」、「責任」等這些概念,答案就是圍繞著這些概念來回答。一般來說,一開始要有引言,要解釋到為何試題中的問題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例如動物在法國法例上是被界定為「物件」,或者人類食肉、墮胎等,其實都是涉及這條問題,然後作出論述,最後有總結,而論述時,須一方面引用到一些哲學家就這項問題提及的說法,同時又要以當代例子(可能是近年的一些社會現象,或是個人經歷)來作出證明。

這篇是上面那條問題的一篇回答範文,懂法文的可去看一遍,我沒那麼有空全文譯成中文了。但必須強調,回答方法有很多,不是只有一種回答方法。法國有個都市傳說,說有一年的問題是「什麼是風險?」(另一個版本是「什麼是勇氣?」),有考生寫了「所謂風險,就是這樣。」,然後收筆。

當初拿破崙引入這種哲學考試,是受到啟蒙時期哲學的影響,因為那些哲學家主張「受啟蒙的公民」,因此要鞏固法國革命和法國共和體制,那就要培養一些懂得思考的公民。更重要的是,這類哲學試,可用來趕走原本是讀《聖經》的考試。

文末列出2011-2015年的試題,看完這些試題,你會明白,為何法國人在政治上跟政府「鬥瘋狂」(香港用語就是「玩膠」)如此厲害。一個17、18歲青年就要不斷思考「存在」的問題,日後長大,會變得連「麵包為何是麵包」也會思考,當政府要推出一些他們不滿的政策、甚至現狀令國民不滿時,毋須反對黨,國民自己都有提出反論述的能力。這對於不少「因為一向是這樣、因為現實是這樣,所以應繼續這樣」的香港人來說,是不能理解的。

不過,這種哲學試在法國也不時引發討論,思考應該廢除。相關討論,不外乎都是,基礎教育應以實用科目還是哲學這類「不實用科目」為主,兩者比例如。這類哲學問題十分「知識份子」(intellectual),高考作為決定誰可入大學的功能,哲學試的確能符合這功能,但現實是同樣有不少人沒那麼intellectual,中學教學撥了一些時間來教這類科目,會對這些學生不利,因此哲學科也被批評為太精英主義。

【2011-2015年的哲學試題】
2015年:
文科:
* Respecter tout être vivant, est-ce un devoir moral ?(尊重所有生命,是一種道德責任嗎?)
* Suis-je ce que mon passé a fait de moi ?(我是否我的過去所締造的我嗎?)
商科:
* La conscience de l’individu n’est-elle que le reflet de la société à laquelle il appartient ?(一個人的思想,是否純粹為他所屬社會的反映?)
* L’artiste donne-t-il quelque chose à comprendre ?(藝術家會給出一些讓人明白的東西嗎?)
理科:
* Une œuvre d’art a-t-elle toujours un sens ?(一件藝術作品是否永遠都有一種意義?)
* La politique échappe-t-elle à une exigence de vérité ?(政治是否可免除誠實的要求?)

2014年
文科:
* Les œuvres d'art éduquent-elles notre perception ?(藝術作品會引發我們的看法嗎?)
* Doit-on tout faire pour être heureux ?(我們應為了快樂而在所不惜嗎?)
商科:
* Suffit-il d'avoir le choix pour être libre ?(是否有選擇,就足以自由?)
* Pourquoi chercher à se connaître soi-même ?(為什麼人要嘗試知道自己是誰?)
理科:
* Vivons-nous pour être heureux ?(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快樂嗎?)
* L'artiste est-il maître de son œuvre ?(藝術家是其藝術品的主人嗎?)

2013年
文科:
* Le langage n’est-il qu’un outil ?(語言只是工具?)
* La science se limite-t-elle à constater les faits ?(科學是否只是局限於觀察事實?)
商科:
* Que devons-nous à l’Etat ?"(我們對國家有何責任?)
* Interprète-t-on à défaut de connaître ?(我們是否在缺乏認識下便作出詮釋?)
理科:
* Peut-on agir moralement sans s’intéresser à la politique ?(我們可以在對政治不感興趣下,有道德地行動嗎?)
* Le travail permet-il de prendre conscience de soi ?(工作能令人一個人認識自己嗎?)

2012年
文科:
* Que gagne-t-on en travaillant?(我們工作,賺到什麼?)
* Toute croyance est-elle contraire à la raison?(是否所有信仰都不理性?)
商科:
* Travailler, est-ce seulement être utile?(工作,是否只為有用?)
* Peut-il exister des désirs naturels?(自然的欲望能存在嗎?)
理科:
* Serions-nous plus libres sans l'Etat?(會否沒有了國家,我們更自由?)
* Avons-nous le devoir de chercher la vérité?(我們有責任尋找真相嗎?)

2011年
文科:
* Peut-on prouver une hypothèse scientifique ?(我們可以證明科學假設嗎?)
* L'homme est-il condamné à se faire des illusions sur lui-même ?(人類是否一定會對自己有錯覺?)
商科:
* La liberté est-elle menacée par l'égalité ?(自由是否面對平等的威脅?)
* L'art est-il moins nécessaire que la science ?(藝術是否較科學沒那麼必須?)
理科:
* La culture dénature-t-elle l'homme ?(文化是否令人類天性泯滅?)
* Peut-on avoir raison contre les faits ?(我們能有理由擊倒事實嗎?)

【延伸閱讀】
France 24(2011年):Are French students taught to be more philosophical?
BBC(2013年):Why does France insist school pupils master philosophy?
關鍵評論(2015年):「尊重所有生命是否是道德義務?」法高中會考哲學試題網友熱辯
小弟2007年也略寫過法國高考哲學題

留言

  1. 文中的 techno 譯作“科技”似乎可以商榷。其實 science 和 technology 是頗不同的兩回事,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華語世界傾向於常常把科和技連在一起說。 科學和技術的出發點或者說目的不同, 研究對象也不同。 科學追求和探索的是自然界或者人類社會的真相,目的是尋求真理,發現新知。 而技術則是有關工藝技藝的學問,研究的是對知識的實際應用方法。技術的進化往往推動科學上新知的發現。但是技術的服務對象並不限於科學。了解西方音樂史的同學大概知道,巴洛克時代以後,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器樂音樂蓬勃發展,離不開樂器製造技術的大幅進步。簡單籠統地說, “科學是知識,技術是工具,工程則是達到某種目的的活動”。 這裡的 techno 我個人更傾向於譯為 “工科”。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正如你所言,應該是類似「工藝」、「術科」,例如設計等的科目

      刪除
  2. 其實通識科被保皇黨批評的理由也差不遠。

    但無論用甚麼藉口,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通識科迫使所有學生都要思考政府管治正當性的問題,變相迫使學生關心政治,於是就搞出學運來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見到有人說,這類哲學科,其實就是類似通識科

      刪除
  3. 我想起以前中化科的考試,其實是中國文化版的哲學科?

    回覆刪除
  4. 然後好像大牌哲學家是德國多耶! 黑格爾海德格爾什麼的。。。。隔壁德國沒有強迫中小學生修哲學科哦 XD

    回覆刪除
  5. 舊文重温

    http://case.ntu.edu.tw/blog/?p=10546

    回覆刪除
  6. 今天看到 2016 年中国各地高考的作文试题, 跟法国人关心的议题对照来看, 颇为有趣: http://horizongermany.blogspot.com/2016/06/2016.html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英斥中國入侵選民登記冊 與美同步制裁2中國公民1武漢公司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25日上午7時36分;更新於同日下午4時58分】 英國副首相杜永敦(Oliver Dowden)星期一向國會匯報,指控跟中國政府相關的黑客網絡「APT 31」分別試圖入侵英國選民登記冊及部份國會議員的電腦,宣佈跟美國同步制裁2名中國人和一間中國公司。

英國王妃 Kate:確診患癌 正接受化療

42歲的英國王妃 Kate 星期五晚7時發放影片,宣佈自己確診癌症。

莫斯科恐襲死者增至115人 2004後最嚴重 達伊沙認責惟俄指疑犯圖往烏克蘭

俄羅斯政府星期六中午前公佈,星期五晚莫斯科近郊「番紅花大會堂」(Crocus City Hall)恐襲案造成115人死亡,是2004貝斯蘭(Beslan)校園人質案後,俄羅斯最嚴重的恐襲,另有200人左右受傷;聯邦安全局(FSB)向總統普京匯報,已拘捕11人,當中包括全部4名襲擊者。

俄14年來最嚴重恐襲至少40死 莫斯科大會堂襲擊疑涉印古什伊斯蘭主義

俄羅斯星期五晚發生至少14年來最嚴重的襲擊,位於莫斯科近郊的「番紅花大會堂」(Crocus City Hall)的演奏廳遭一些人開槍襲擊,並放炸彈,官方表示事件造成至少40人死亡,過百人受傷,市政廳不斷傳出爆炸聲,並發生大火,建築嚴重損毀,天花倒塌。

馬國起訴KK Mart售「真主襪」 霹靂州一分店遭投汽油彈

馬來西亞擾攘半個月的「真主襪」事件有新進展, 當局星期二起訴連鎖便利店集團 KK Mart 及5名人士 ,包括 KK Mart 創辦人兼執行主席蔡志權(Chai Kee Kan),指控他們違反了傷害宗教情感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