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俄副防長涉貪被捕 「一戰封神」勢力下降

俄羅斯政府星期二晚通報,副國防部長 Timur Ivanov【文首照片】因為涉嫌貪污而被立案調查。由於 Ivanov 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的親信,Ivanov 下馬被視為紹伊古勢力下降,普京(Vladimir Putin)連任總統後,國內建制勢力之間開始洗牌。

如何簡稱捷克? 爭拗了80載的問題

捷克政府早前稱希望該國的英文簡稱是「Czechia」。我再翻查資料,才發覺這個國家簡稱的問題已經困擾了捷克人80年,不妨一寫。

本文大部份內容來自這篇2015年的英文論文(按此鏈結可開到PDF檔案),有興趣的可直接自行閱讀而不看此文。不過,在看該文章前,或是選擇看下面的中文撮寫前,仍希望大家要先弄清2點。


只有「捷克的」,沒有「捷克」
一、捷克包括的地區。正如文首來自維基百科的地圖,捷克包括3個主要地區:包括布拉格在內的波希米亞(Bohemia,捷克語為Čechy)、莫拉維亞(Moravia,捷:Morava)以及一小部份的西勒西亞(Silesia,捷:Slezsko)。

二、有關捷克簡稱的問題,會涉及歐洲中古時期歷史,但請不要用現今對國家的理解去看歐洲的中古時期歷史。現在,大部份國家有很明確的國界,每一個國家的國民會有很明確的國民身份,但在中古封建時期,沒有主權國的觀念,一個王室可以統治多塊不同的領土,但這些領土之間不一定屬於同一個「國家」;同一「民族」的人們不一定在同一「國家」居住或受同一「王室」統治;在「同一塊」土地上,也不一定居住著「同一民族」,以波希米亞為例,可以有兩個自稱波希米亞人的人,一個說德語,文化認同偏向了北面的德語城邦或王國,但另一個卻說該區主流的捷克語,文化認同為斯拉夫族,而他又不會認為那個說德語的波希米亞人不是波希米亞人,要他「不懂捷克語,滾出波希米亞」。

直至20世紀初之前,現為捷克的土地,從來沒有一個單一名字去稱呼該區,即便是捷克語,也只有「捷克人」、「捷克語」和「捷克的」,但就是沒有地理簡稱「捷克」這個詞語,這情況在英語一樣。

有「波希米亞」,沒有「捷克」
根據維基百科,在羅馬帝國年代,現捷克的土地住著Boii的民族,「波希米亞」就是「Boii族居住之地」的意思。這民族後來遷走了,大概6、7世紀換成一些斯拉夫民族遷入,這些就是捷克人的祖先。

在操捷克語的人士中,原本最強大的是莫拉維亞,但之後因為經濟重心轉移,布拉格崛起,於是波希米亞王室成為管治該區的王室。隨後,波希米亞打敗仗,開始融入為奧地利帝國(及隨後的奧匈帝國),由Habsburg王室擁有,但仍保留著「波希米亞王國」。

因此,在一段十分長的時期,對於全歐洲,包括捷克人自己,大家只會說「波希米亞」、「莫拉維亞」和「西勒西亞」,如果要泛指所有說捷克語人士居住的地區,也只會傾向用「波希米亞王土」,但概念更像是「波希米亞的王室所擁有的土地」,而非「捷克人的土地」。

國家簡稱的問題在20世紀才出現,因為奧匈帝國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帝國內的少數民族全部獨立。當時,「捷克國名簡稱」問題仍未出現,因為捷克人是跟斯洛伐克人建成同一個獨立國家,名字是十分古怪的「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克語,此字有一些時期寫作「Československa」,有時寫作「Česko-Slovenska」,加了連號。

聽不慣的「捷克」
真正開始爭拗如何統一簡稱波希米亞、莫拉維亞和西勒西亞三區的地方,是在納粹德國30年代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時,因為德國把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開管治,開始需要有一個可簡稱整個捷克語地區的地理簡稱,有人開始提出使用Česko。這個字其實是由「捷克的」、「捷克人」變回一個地理名詞,例如在捷克語(以至很多歐洲語言),不少民族(例如波蘭人)都是先有「XX族的」的字,然後才由這個字改字尾變成「XX族聚居之地」。

德國佔領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復國,變成共產國家,但在60年代這個共產國家開始聯邦化,在「捷克斯洛伐克」之下,有一個整個捷克語地區的政府,因此又要爭拗究竟如何簡稱這個地區。

有關爭拗,在「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後,繼續困擾捷克人。

縱觀這幾次爭拗,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不習慣。儘管有些人會說,Česko在18世紀已有人使用,但現實是,這個字不常用,不少捷克人覺得好像是硬生生創造一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故土,十分突兀。捷共倒台後首位捷克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便是其中一個強烈反對使用這個字的名人。

相對下,不少捷克人開始時是寧願用「Čechy」來概括捷克,但Čechy是波希米亞,另外兩區的人對這個字作為全國簡稱十分反感。

隨著歷史推進,Česko一字在捷克人的心理中,又增添了一些負面意義。例如,納粹德國曾用過一個德文字來概括整個捷克語地區,Česko便無端變成好像有德佔時期的意味,這個因素在60年代的討論中尤其成為阻力。到了90年代至今,Česko就會勾起「捷克斯洛伐克」解體的回憶,因為捷克人覺得,Česko的出現,是源自Česko-Slovenska,不少老一輩人仍對「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十分介懷。

因此,捷克傳媒和官員過去二十多年便寧願使用官方全稱「捷克共和國」來稱呼自己的國家,如果此字真的太長,也寧願改用「我國」之類的說法,以避免應否用Česko的爭拗。當地到近年才開始傾向使用Česko。

留言

  1. 原來係咁,以前聽到新聞一直稱呼捷克共和國就覺得奇怪,同多明尼加共和國一樣要用全稱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德文差英文差唔見影 郭健早被質疑行跡可疑

就德國AfD(另一選項黨)今年6月初歐洲議會選舉名單首位者(Spitzenkandidat)Maximilian Krah 的議員助理 郭健今天(23日)被指控替中國當間諜 ,不只德國傳媒,連英文媒體去年4月也有文章提及,議事廳內早有耳言,覺得郭健很可疑。

辛偉誠建議收緊失業福利 取消GP簽病假紙權力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 星期五表示 ,如果保守黨勝出下屆大選,政府將會取消普通科醫生(GP)簽署病假紙(sick note)的權力,揚言要改變英國的「病假紙文化」,並收緊失業福利,鼓勵更多人就業。

德拘捕AfD議員中國裔助理 涉替中國當間諜 監視海外異見人士

德國連續第二日傳出拘捕替中國當間諜的人士,這次是替極右政黨AfD(另一選項黨)歐洲議會議員 Maximilian Krah 擔任議員助理的43歲德國籍中國裔人士郭健。消息正值歐洲議會選舉投票前一個多月,而且 Krah 是 AfD 在今次選舉中的名單首位者,這宗案件較 昨天有關非法取得德國軍事技術 的案件敏感得多。

德國3公民被捕 涉替中國獲軍事技術

德國聯邦檢察署星期一(22日)上午宣佈 ,拘捕了兩男一女共3名德國公民,他們涉嫌替中國政府當間諜,協助中國從德國的大學取得重要軍事技術。

英起訴2男子 涉向中國洩密 一為反中議員小組研究員

英國去年3月拘捕2名男子,調查他們涉嫌替中國做間諜,滲透英國國會。事隔超過1年, 英國當局星期一宣佈起訴二人 違返1911年《官方機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並正式開名,表示被告是去年已開名的國會前議員助理Christopher Cash(29歲),以及32歲的Christopher B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