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220%紅酒關稅取消 澳中貿易戰結束

中國商務部星期四下午宣佈, 正式取消澳洲紅酒進口額外關稅 ,在澳洲自由黨執政年代開始的中澳貿易戰大致結束。

英國衰到冇朋友

這次8-9日的歐盟峰會,是否能夠解決歐洲債務危機,仍有待考驗,但至少峰會對歐盟發展極具歷史性,亦十分具娛樂性。

歷史性有三:一、建立財政聯盟的工作正式起步;二、英國與歐盟其餘26國關係破裂,是英歐關係轉捩點;三、承第二點,「雙速歐洲」已形成。

上面是來自德國電視台ZDF新聞報導影片中的地圖:藍色是17個歐羅區成員國,全部贊同推出加強財政紀律的規律;綠色和黃色是9個同意加入上述法規的非歐羅國家,其中3個黃色的(由上至下依次為瑞典、捷克和匈牙利)是指這些國家的領袖暫時同意加入,但表明要等待國會批准授權才正式答覆加入,而大家估計這三國的國會又確實有頗大機會否決,尤其是捷克和匈牙利。

至於剩下那個歐盟成員國--英國......那段報導影片之後,當報導員講述英國的情況時,是把該國標為紅色的,但3個黃色的國家會變回綠色,而我只能cap一張圖,因此選擇了這張有較多資料的畫面copy。但這張圖片中,英國跟其他非歐盟成員國同樣標為白色,是否預示著,經此一役,英國脫離歐盟,將只是必然的事?還是更惡劣,英國留在歐盟,但在歐盟決策的影響力降至跟非歐盟成員國分別不大?!

英國與歐洲一向貌合神離--或者,大家說「英國與歐洲」說得那麼自然,便可顯得,從政治角度而言,英國是否歐洲一部份,已十分令人質疑!英國不是歐羅區國家,亦沒有加入神根協議,90年代初簽署《馬城條約》時,在其他政策(印象中是勞工保障及人權)申請opt-out,要求豁免,英國這次不加入財政聯盟,看似分別不大。

不過,與上述歐洲融合過程不同,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這次是正式宣佈對修改歐盟條約此一政策行使否決權,是跟歐盟多國「反枱」收場,BBC記者形容是walkout,與離場不開會沒分別。

BBC記者在tweet中提到,《馬城條約》談判時,當時的英國首相馬卓安(John Major)從未試過離開峰會,只直接跟其他歐洲國家領袖說,英國國會和國民不會接受把某些政策的決定權,例如貨幣、勞工等,給予歐盟,如果真的要推行,那就讓英國豁免,而英國不會要脅否決改革。就算再前一任的戴卓爾夫夫(Margaret Thatcher),其疑歐立場不用質疑,其麻煩程度更是名震全歐洲(坊間的形容是她拿著手袋狂拍桌子,令大家望到她的手袋也害怕;而實際上,在「退款」問題上,她1979年上台後,每次開峰會,無論議程有沒有這個議題,她都會先就此問題狂鬧一輪,直至1984年其他國家和歐委會向她屈服答應她的要求後,她才停止這樣做),但也不至於一個地步,令她的歐洲夥伴覺得她是在阻撓歐洲融合、甚至是破壞歐洲融合的大計。

更令人意外、更不可原諒、以及或者是卡梅倫自己也計錯數的是,卡梅倫竟然不能(或沒有?)爭取盟友,與他一同opt out不參與這個財政聯盟。與90年代初不同,現在有27個成員國,而且不少是親美的前東歐共產陣營國家,卡梅倫理應比馬卓安甚至戴卓爾夫人更容易沖淡「德法聯盟」的影響力,但結果是全部倒向德法:丹麥剛巧這名新首相是極親歐;「東歐龍頭」波蘭又剛巧是歐盟主席國,不可能自己帶頭令峰會沒成果,而且目前的政府和總統亦是親歐。

在歐盟以至任何國際多邊談判中,如果你有幾個盟友,還可以以此作籌碼,因為其他國家知道,跟你談判,不只是跟一個國家談判,而是跟一個集團談判;但現在只剩英國一個,而你又不如德國般,在歐羅問題上擁有關鍵作用,德國女人和法國男人還會理睬你嗎?!

經過這場峰會後,英國與歐盟其他國家的互信已大大受打擊,英國在歐盟的地位亦大大遭削弱,日後在歐盟政策決定,就算不關歐羅政策,其他歐盟國家將越來越不理會英國的感受,英國亦會覺得,歐盟把越來越多政策強加於英國身上,雙方反思,英國應否留在歐盟,這只是時間問題。情形跟德法兩國在10月底說,不介意希臘離開歐羅區一樣,這場峰會改變了大家對英歐關係的既有思維模式,打開了潘朶拉的盒子。

英國與歐洲關係疏遠的背景,稍後再寫。現在先說卡梅倫誓死反對新條約的一個近因:方案中包括了金融交易稅,而且無可避免要把金融業的監管政策納入歐盟權力範疇,但這會重挫金融中心倫敦--如果倫敦的監管跟歐陸的一樣,為什麼不到法蘭克福甚至巴黎這些使用「大貨幣」歐盟的城市做金融交易呢?因此,英國的強硬立場,有實際原因。

但問題是,你以為日後有關歐洲財政聯盟的決定,不會影響到英國嗎?直接上,歐盟一定有相關法規,例如金融交易稅,遲早會來到英國,間接上,英國與歐盟26國的經貿關係緊密,這個26國經濟體的一舉一動,始終會影響到英國,情況就如我在「印銀紙」那一篇post所說,未有歐羅,大家還是跟隨西德央行的貨幣政策。無論如何都會受相關政策影響,但自己選擇在這個政策的討論中沒有發言權,那真的是符合英國國家利益嗎?

留言

  1. Mr Cameron may have made a grievous mistake with regard to Britain's long-term interest. But at least nobody can accuse him of returning from Brussels with a piece of paper in his hand.

    Britain and the EU summit - Europe's great divorce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charlemagne/2011/12/britain-and-eu-summit
    ---
    另,網主更新的好快...

    回覆刪除
  2. 因此有人說, 卡梅倫是把保守黨的意識形態、甚至自己的政治利益, 置於英國國家利益之上

    再直接一點, 卡梅倫這個做法跟陳水扁沒分別--陳水扁為了自己的選戰利益、為了保住自己黨內一些強硬台獨派對自己的支持, 不惜把兩岸關係推到戰爭邊緣, 甚至弄僵台美關係; 就算搞台獨, 也算了, 但至少也應有外交手腕, 不是蠻牛般橫衝直撞

    回覆刪除
  3. 我同意網主的看法...

    雖然我之前投給陳水扁,但我也同意他當總統時的表現比不上當台北市長時的表現...(sigh)
    ---
    不過反正是民主政治,如果卡梅倫的做為實在不符合英國國家利益的話,5年之內就會有別人來代替他修正英國的立場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琮神算!数学专业出身的就是不一样哈哈!

      另:

      Sir Humphrey: Bernard, if the right people don’t have power, do you know what happens? The wrong people get it: politicians, councillors, ordinary voters!
      Bernard: But aren’t they supposed to, in a democracy?
      Sir Humphrey: This is a British democracy, Bernard!

      - yes minister

      刪除
  4. 倘若今次英國接受德法建議,即等於英國願意「俯從」一項非由英國主導,亦不曾諮詢英國人的政策,對於保守黨出身的卡梅倫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
    再說即使接受了,英國亦不能避免繼續被邊緣化(反正已實際上接受了德法的領導地位),再加上歐羅諸多問題與英國無直接關係,卡梅倫靠攏Euroseptics看來是理性選擇。
    至於與歐盟分手,英國人可能都覺得不是那麼大不了的事?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英國王妃 Kate:確診患癌 正接受化療

42歲的英國王妃 Kate 星期五晚7時發放影片,宣佈自己確診癌症。

俄14年來最嚴重恐襲至少40死 莫斯科大會堂襲擊疑涉印古什伊斯蘭主義

俄羅斯星期五晚發生至少14年來最嚴重的襲擊,位於莫斯科近郊的「番紅花大會堂」(Crocus City Hall)的演奏廳遭一些人開槍襲擊,並放炸彈,官方表示事件造成至少40人死亡,過百人受傷,市政廳不斷傳出爆炸聲,並發生大火,建築嚴重損毀,天花倒塌。

英斥中國入侵選民登記冊 與美同步制裁2中國公民1武漢公司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25日上午7時36分;更新於同日下午4時58分】 英國副首相杜永敦(Oliver Dowden)星期一向國會匯報,指控跟中國政府相關的黑客網絡「APT 31」分別試圖入侵英國選民登記冊及部份國會議員的電腦,宣佈跟美國同步制裁2名中國人和一間中國公司。

結束77年Adidas合作 德國足球隊2027轉用Nike球衣

德國發生「球衣大地震」, 德國足總(DFB)星期四宣佈,將不再使用 Adidas 提供的球衣 ,結束雙方77年的合作,2027年起改用美國貨 Nike,這一份合約為期8年,直至2034年。

莫斯科恐襲死者增至115人 2004後最嚴重 達伊沙認責惟俄指疑犯圖往烏克蘭

俄羅斯政府星期六中午前公佈,星期五晚莫斯科近郊「番紅花大會堂」(Crocus City Hall)恐襲案造成115人死亡,是2004貝斯蘭(Beslan)校園人質案後,俄羅斯最嚴重的恐襲,另有200人左右受傷;聯邦安全局(FSB)向總統普京匯報,已拘捕11人,當中包括全部4名襲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