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29歲男子遭法警擊斃 涉嫌放火燒猶太教廟

法國警察星期五早上約6時45分 在北部城市盧昂(Rouen)開槍擊斃一名男子 ,表示這名男子正向一間猶太教廟縱火。

奧朗德要"公投" 薩爾科齊搶攻

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束超過2小時,5大候選已全部發言。得票率略有變得,但大致跟前一個post的相近,發言中文摘要也可看前一個post,其中3大候選薩爾科齊(Nicolas Sakozy)、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和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的法文發言全文可看以下3個YouTube(不用怕,很短的):






先講投票率。在選舉氣氛冷淡下,仍有大概略高於80%的投票率,令法國政壇觀察家大跌眼鏡,因為大家原本以為只有70%左右。80或70%投票率,不計澳洲等強制投票的國家,這在西方已是超高投票率,可見法國人對投票權利是何等重視。

奧朗德和薩爾科齊的「決賽」策略,其實已經寫在牆上。

奧朗德主要靠2點。1、繼續過去幾個月的"TSS"(Tous sauf Sarkozy,除了薩爾科齊的任何人)策略,將這次投票轉化成對薩爾科齊過去5年統治是否滿意的公投,把中間、甚至中間偏右但不滿薩爾科齊個人作風的選民拉過來;2、團結左派,尤其吸納左翼陣線的梅朗松(Jean-Luc Melanchon)和得票率也有2%以上的生態黨佐莉(Eva Joly)。

薩爾科齊則別無選擇,要"搶攻",情形跟香港特首選舉一樣--梁振英在支持度落後時不斷嚷著要跟唐英年辯論政綱,當唐英年落後時則輪到唐英年主動出擊,梁振英則不斷迴避。 這將2007年相反。薩爾科齊上屆在第一輪投票前一、兩個月已一直領先到最後,因此他當年拉票時一直「穩打穩紥」,只強調自己在內政部長的政績便算。但在今屆,估計薩爾科齊第一輪搶攻將是在財政問題,包括不斷警告,一旦奧朗德上台,市場會不信任他,他的增加開支政策亦將令政府債務再上升,法國將加入意大利等成為「歐豬行列」。

主攻財政問題,可令薩爾科齊避免太「極右」。不過,他似乎無可避免要在入境/移民/國民身份問題,再向右移,拉攏瑪蓮勒龐的支持者。 薩爾科齊目前面對兩難:在法國大選中,遊戲規則是在第一輪投票盡量表現得極右/極左,以打殘最有可能搶自己票的對手,然後在第二輪,由於那些最威脅自己的對手被迫變成盟友,因此可以轉向中間靠攏。

但在這次選舉,國民陣線的瑪蓮勒龐得票率奇高,即使之後的點票估計數字略為調低,沒有20%,但相信仍會打破其父勒龐(Jean-Marie le Pen)在2002年的得票率紀錄,造成另一次「4.21震盪」,這令薩爾科齊有很強大的右傾壓力。

跟之前幾屆選舉比較,極左已算成功統合了,但梅朗松的成績明顯較過去一、兩週的民調為差,這代表,左派勢力仍屬弱勢,或些微大多數。法國整體社會是右傾的事實仍未改變。

此外,法國「兩極化」了,代表中間路線的「民主運動」候選貝魯(Francois Bayrou)今屆得票率只有約8-9%,較上屆大跌10個百分點。就算包括了其陣營分裂了的因素(貝魯上屆代表「法國民主聯盟」/UDF,屬溫和右派,在2007年大選後分裂成加入薩爾科齊政府一派,以及貝魯堅持在野的一派),這個成績仍屬差劣。

不過,亦由於左右陣營十分接近,貝魯這次的取態將仍然十分關鍵,他未來2週會否表態支持哪人,值得關注。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間諜案】一被告證實為香港經貿辦職員 另外二人為英國邊境人員 月初強闖「異見人士」住宅觸發拘捕行動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下午2時5分,更新於2時45分】 就 英國警方星期一早上宣佈起訴3名男子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關」工作一案 ,3人同日上午已在倫敦西敏裁判法院上庭, 《旗幟晚報》網站引述法庭文件報導 ,確認63歲被捕男子「Chung Biu Yuen」就是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政經理袁松彪。

英警拘10男1女起訴當中3人 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關」違國安法

英國「蘇格蘭場」星期一早上宣佈, 拘捕10男1女,並起訴當中3名男子 ,他們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關」工作,違反《國家安全法2023》。

斯洛伐克總理Fico遭槍擊 情況危殆送院搶救 71歲翁當場被捕

【文章上載於斯洛伐克時間15日下午3時50分;更新於下午7時52分】 斯洛伐克總理 Robert Fico 星期三下午遭槍擊,已送往醫院搶救。警方當場拘捕71歲槍手。

【香港間諜案】香港特府回應稱中國大使館已回應 大使館斥編造案件無理指責

就英國拘捕香港政府職員,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香港時間晚上10時51分(英國時間同日下午3時51分)發表簡單聲明,表示中國駐英大使館已經發表聲明,並敦促英方確保經貿辦的正常工作不受影響。

格魯吉亞《代理人法》完成三讀 總統將否決僅能拖延立法數週

格魯吉亞國會 星期二下午3時過後三讀通過極具爭議的《外國代理人法》 ,完成整個立法程序,未有理會國會外大批反對法例的憤怒示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