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29歲男子遭法警擊斃 涉嫌放火燒猶太教廟

法國警察星期五早上約6時45分 在北部城市盧昂(Rouen)開槍擊斃一名男子 ,表示這名男子正向一間猶太教廟縱火。

新聞傳媒需要有國籍嗎?

培生(Pearson)宣佈把《金融時報》出售予《日經新聞》的公司,曾在FT工作的BBC經濟新聞編輯Robert Peston在Twitter寫道:「雖然FT一直認為,英國應從容面對外資購買英國資產,但我仍對FT不再是英國報紙感到極度悲傷。」

這令我反思:全球化下,有沒有「全球新聞傳媒」?還是,大家仍想看一份自己國家/地區/城市的報紙(或網媒)?

閱《紐約時報》就有國際視野?
當我看到有人自詡極具國際視野,「例如我經常閱讀《紐約時報》」時,我心中只會不禁失笑。工作關係,我經常瀏覽各大外國媒體的新聞,《紐時》的國際新聞整體來說其實十分「一般」,《紐時》的國際事務評論或者不錯,但論國際新聞,除了偶有自己全球獨家發掘出來的新聞(但真的十分少),大部份其實跟通訊社的差不多,若要有深度,就要等事件發生了一天、甚至兩、三天後,才有報導。若純粹從吸收國際「消息」(即是止於「發生了什麼」的層面)的角度,隨時英國小報《每日郵報》還要好。

這不是刻意貶低《紐時》。現實是,《紐時》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美國國內讀者,迎合的是美國人。若有留意的話,《紐時》真正較佳的國際新聞,不少是圍著美國外交的,例如近十年的伊拉克戰爭、伊斯蘭國(IS)等恐怖組織的內部情況、阿富汗戰爭等。一方面,這些新聞不少消息來源正是美國政府各部門,另一方面,的確有不少美國人(曾)在那裏打仗,亦即《紐時》讀者中,說不定會有那些士兵的親友,亦代表那些地方的形勢涉及美國政策有沒有出問題(主要是外交國防,但也有可能涉及交通等內政),美國報章從內政角度來說都當然要緊密追蹤。某程度來說,《紐時》,以至美國大報,報導外國新聞時,同時是在報國內新聞。閱讀《紐時》,只是具「美國視野」,離國際視野差很遠。

面對全球受眾的4間媒體
對我來說,真正稱得上「國際傳媒」、具國際視野的,只有4間媒體:《金時》、《華爾街日報》、BBC(國際新聞部),以及今次未有隨《金時》出售的《經濟學人》。這亦很易理解,因為這4間媒體的覆蓋面真正做到全球,讀者/觀眾是全球的,為迎合受眾口味,報導的新聞當然要覆蓋全球。當然,他們的角度和取材難免偏向西方,難免忽略了西方以外的觀點,但至少,他們的報導不至於「慢三拍」,在事件發生後數天才突然發現事件十分重要,跟進報導。

這又回到我文首的問題:傳媒可以是「全球的」嗎?上述4間媒體,大家仍會覺得是3間英國和1間美國傳媒,仍會有自己的「根據地」,例如BBC對英國大選的篇幅是全天候,只有在報導美國總統大選才可能媲美,報導倫敦2005年恐襲的篇幅也一定較其他地方的恐襲多得多;同樣,《華日》對在美國公司、尤其紐約上市的公司,以及華爾街動態的報導,也一定較對其他地方的金融市場和經濟情況的報導深入。

《金時》、《華日》和《經人》的情況與BBC又有點不同。以《金時》為例,《金時》曾經出過幾個版本的報章,甚至試過出德語版,其擴張全球的方法是推出不同版本,但踏入21世紀,《金時》又逐步將不同版本合而為一,出現一個全球化的版本、全球化的面目,即使網站仍可挑選亞洲版、歐洲版和美國版,報章也分三大洲的版本,但這只是新聞排次序的不同,例如什麼做頭版新聞,但內裏的內容大致一樣。《金時》還能再說是「英國報章」嗎?

《華日》和《經人》近年的情況類似,某程度上是迎合一個新崛起的「全球高級行政人員」階層受眾,這些人會經常出差,會與不同地方的公司合作,需要知道不同地方的政經狀況,英語不俗,他們慢慢形成一套共通語言,於是出現一個新的全球受眾階層。

網絡能催生「全球傳媒」嗎?
然而,這個階層一定是少數,多數的仍是以工作和生活都以留在本國、甚至只是本市為主,即使很國際化的城市,例如紐約和倫敦,都不能例外。不少傳媒經常希望做到BBC或《金時》,但說實話,這個市場已經飽和,很難再有一間媒體可崛起迎合上述的「全球化」受眾。

這又出現了一個新變數:科技發展。大家吸收最新資訊,相信都逐步以網絡為主,很少人會真的仍高度依賴報章、電台和電視這類傳統媒體。撇除網絡封鎖的因素,理論上,網絡無疆界,香港人(以及台灣人)投訴本地傳媒如何差勁,但技術上,其實大可以看其他地方的媒體報導。然而,如上一段所說,始終大部份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留在自己的城市/國家,以香港和台灣做例子,香港和台灣的人當然會先各自關心自己本土的事,那麼,能否有一個媒體可在不分開香港版/台灣版下,提供的內容可同時吸引到這兩個地區的人呢?

又回到文首的問題:網絡打破了疆界,但這是否足以構成一個「全球媒體」、或是一個全球足以共同聯繫的資訊分享及討論空間嗎?

(文首照片來自BBC--大家現在稱呼英國股市的最主要指數為「富時100指數」,但大家的記憶是否仍記得、或是年紀是年長到曾經歷過,財經新聞曾稱呼英股為「金融時報指數」,富時FTSE其實是Financial Times Share Index的簡稱?)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間諜案】一被告證實為香港經貿辦職員 另外二人為英國邊境人員 月初強闖「異見人士」住宅觸發拘捕行動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下午2時5分,更新於2時45分】 就 英國警方星期一早上宣佈起訴3名男子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關」工作一案 ,3人同日上午已在倫敦西敏裁判法院上庭, 《旗幟晚報》網站引述法庭文件報導 ,確認63歲被捕男子「Chung Biu Yuen」就是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政經理袁松彪。

英警拘10男1女起訴當中3人 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關」違國安法

英國「蘇格蘭場」星期一早上宣佈, 拘捕10男1女,並起訴當中3名男子 ,他們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關」工作,違反《國家安全法2023》。

斯洛伐克總理Fico遭槍擊 情況危殆送院搶救 71歲翁當場被捕

【文章上載於斯洛伐克時間15日下午3時50分;更新於下午7時52分】 斯洛伐克總理 Robert Fico 星期三下午遭槍擊,已送往醫院搶救。警方當場拘捕71歲槍手。

【香港間諜案】香港特府回應稱中國大使館已回應 大使館斥編造案件無理指責

就英國拘捕香港政府職員,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香港時間晚上10時51分(英國時間同日下午3時51分)發表簡單聲明,表示中國駐英大使館已經發表聲明,並敦促英方確保經貿辦的正常工作不受影響。

格魯吉亞《代理人法》完成三讀 總統將否決僅能拖延立法數週

格魯吉亞國會 星期二下午3時過後三讀通過極具爭議的《外國代理人法》 ,完成整個立法程序,未有理會國會外大批反對法例的憤怒示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