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港版國安法再有通緝行動】英外相稱不容脅迫在英人士 歐盟譴責

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綠黨

之前曾寫過法國有一位「一日總統」,香港《信報》幾天前便刊登了陳彥一篇《生態與政治的曖昧關係》,講述同一個人物--當然,他的文章比我的更高層次,不單敘述了事件,還探討了「生態黨」(即綠黨)在法國不能壯大的現象。
P15  信報財經新聞    陳彥
2007-02-02 法國通訊

生態與政治的曖昧關係

法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生態活動家于洛(Nicolas Hulot)提出生態公約不到兩月,在法國政治生態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但于洛卻在一月二十一日正式宣布不參加本屆法國總統角逐,結束了幾個月來于洛是否參加此次總統競選的懸念。而于洛本人將他此次短暫地衝擊法國競選的行動稱之為一次政治出遊。


于洛的生態公約

于洛長期以其有關自然和環境保護的電視專題節目著稱,從以視聽傳媒影響輿論到直接向政治人物發出保護自然的呼籲,並在總統競選前夕要求參選人物簽署生態公約的創意之舉。自二○○六年十一月于洛推出生態公約到現在,短短八十天的時間裏,生態公約已經徵集到五十四萬個簽名,法國大多數參加競選的政治人物均簽署了這一公約。

人民運動聯盟正式候選人薩爾科齊、民主聯盟主席貝魯、社會黨候選人羅瓦爾、法共候選人布菲、綠黨候選人瓦耐等都作出承諾將該公約中全部或大部分內容付諸實踐。

于洛推出的生態公約主要內容有五點:一、在政府中設立一個負責可持續發展的專職副總理;二、徵收廢氣稅以削減一氧化碳的排放;三、重新調整農業政策以適應生態環境;四、通過制度性公共辯論決定和調整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五、將保護生態作為重要國策納入教育系統。

于洛的生態公約具體、易行,將經常被認為是說來容易但實踐困難的生態問題,變成了切實可行並很可能行之有效的具體政策,這是于洛的過人之處,也是于洛在短期內贏得公眾大力支持的重要原因。于洛的成功不僅為生態政治贏得了空間,也使他自己成為潛在的有實力的總統競選人。

按照民意測驗,如果于洛參加競選,他可以獲得百分之十左右的選票。法國總統大選分兩輪投票,第一輪往往有多大數以十計的候選人參加角逐,獲得百分之十選票的候選人充分表明于洛所獲得的巨大的政治影響力。

然而,在民意一直看好于洛,于洛自己也表示有可能參選的時候,于洛本人卻急流勇退,宣布退出競選角逐。什麼因素促使于洛會作出這一決定?

此次于洛宣布放棄競選總統時表示,他決定放棄參選既是為了保持中立,從外部更有效地影響政治;也是寄希望於政治人物,相信他們能夠遵循承諾,將生態作為施政的一項基本指標。于洛的這一表態看似平淡,但如果對法國當代政治史,尤其是生態政治史有所了解,就可以知道于洛的「退」其實包含生態活動家與政治之間的曖昧,以及生態保護與政治行為本身間的複雜關係。

生態政黨蹣跚不前

生態意識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法國迅速崛起。生態意識本身的顛覆觀念和其對人類發展前景的深層憂慮在法國文化中迅速找到了著力點。但是,生態意識不等於生態政治,以生態政治為志業的生態政黨並沒有因為生態意識的覺醒而獲得相應的進展。最經典的例子是一九九三年三月,法國立法大選傳出的冷門:由綠黨與生態一代黨組成的競選聯合體僅獲得百分之八不足的選票,大大低於民意測驗所提供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數字。

到現在為止,生態意識已經深入人心,有關生態保護措施也逐步進入決策,但生態政黨在法國不僅沒有取得明顯進展,相反其獲票率還有所下降。二○○二年法國總統選舉綠黨候選人僅獲得百分之五強的選票。

什麼原因造成生態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生態政黨卻蹣跚不前呢?除了各種具體戰略、技術原因之外,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生態運動本身的特點。生態運動可以為政治提供思路,可以將保護生物圈,可持續發展納入公共政策,但生態運動本身卻不能取代政治。

同生態運動的保護自然、消除公害、停止工業增長維護生態體系的口號相比,生態運動的政治綱領十分缺乏號召力。法國各種生態力量可以提出類似于洛生態公約的各種生態保護措施,但卻難以將生態措施上升到一種全面的政治綱領的高度。法國綠黨到現在並沒有拿出一份可稱完備、成熟的政治綱領。不成立生態政黨,生態難以從輿論走向決策;以組織化的形式競選幹政,卻難以說服公眾。

于洛面對的是同樣的挑戰,他的生態公約雖然獲得大眾的認同,但生態公約本身卻不是政治的全部。面對這種兩難困境,一些生態主義者選擇了組黨,于洛認為,為了生態環境,他寧可以退為進。從政治生涯的角度看,于洛的退出無疑意味其政治生命的改途,從生態保護的角度看,于洛的「退」或許會使生態意識更為長久的影響法國政治。

(後記:想認識更多有關全球綠黨的發展,可看維基百科的鏈結。全歐洲、甚至是全球最成功的綠黨,應該是德國的綠黨,全球最早採用「綠黨」名稱的生態黨正是德國。他們曾加入執政聯盟7年,其前黨魁菲舍爾(Joschka Fischer)曾官拜至副總理兼外長,而他們最輝煌的成績是2002年大選,成為第3大黨,取代較老牌的自由民主黨。

至於各地生態黨的興衰原因,相信最主要的正如陳彥所說,究竟生態黨能否將環保意識伸延至其他政策,令該黨的政治理念能包括更廣泛的政策;另外,我讀書的時候,一位教授曾說,丹麥的環保意識也很高,但出不了綠黨,原因是他們早在1973年大選時便出現政壇大地震,突然冒起多個新興政黨,其中一些雖不是以生態作招徠、但政綱已包括了環保,所以不用綠黨出現)

++++++
新浪留言
[1]
可是我覺得要把環保意識伸延至其他的公共政策可能還是有困難,畢竟環保議題並不和個人的生存直接相關,也有很多事和環保不直接相關.有時候硬要延伸只會讓人覺得把事情"泛環保化"...
作者 琮 | 5th Feb 2007 11:00
[2] Re: 琮
這個我並不同意,以諾貝爾和平獎為例,他們2004年頒給環保人士Wangari Maathai時,是因為她能將生態問題跟民主、人權等結合,而非單單她推動環保

又以Segolene Royal為例,她能將氣候暖化跟法國人用水問題結合起來;或以維基百科有關綠黨的描述,可看出由環保其實可以推論出在其他政策範疇應採取什麼政策主張的。

作者 simon/示芒 | 11th Feb 2007 01:04 |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法國迷姦妻子案】前夫判囚20年 餘下50被告監禁3-15年 Gisèle盼社會正視性暴力問題

轟動全球的法國 Mazan 鎮長年迷暈姦妻案星期四宣判,受害人 Gisèle 的前夫 Dominique Pelicot 判以最高刑罰監禁20年,全部51名被告都被裁定罪名成立。

【Patreon文章】強姦的平庸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薩安州首府Magdeburg聖誕市集 汽車衝向人群5人亡逾200傷

【更新了官方的正式傷亡數字】 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香港—台北重登全球最繁忙航線 香港—曼谷打入十大排第7

英國旅遊數據統計公司 OAG 統計出2024年最繁忙航班 ,在香港台灣(官方)關係如此惡劣下,香港—台北線重登世界最繁忙國際航線冠軍,由去年第3升至第1,航班座位數目較第2的開羅—吉達多超過100萬,大概678萬個,較2023年大增48%。

安德魯王子曾是「統戰有用的白痴」 缺席 Sandringham 聖誕崇拜免尷尬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16日中午12時49分,更新於同日下午5時22分】 英國上周爆出,安德魯王子原來曾讓一名替中國統戰部工作的商人「H6」接近自己,讓對方進入到白金漢宮等重要地點。 皇室消息人士透過一些星期一刊登的報章放風,要求安德魯自己主動缺席多個皇室聖誕活動 ;同日稍後,多間英國傳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安德魯至少不會出席聖誕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