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月, 2014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港版國安法再有通緝行動】英外相稱不容脅迫在英人士 歐盟譴責

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烏克蘭瀕陷歐20年首場內戰

正當今天香港報章國際版報導烏克蘭局勢,焦點放在首都基輔(Kyiv)出現政府對示威者陣地武力清場之際,大家應該開始把視角放大一點,看看烏克蘭全國情況,因為連月集中在基輔的示威和朝野衝突,以擴散至全國各市。其中最惹人關注的是西部重鎮利沃夫(Lviv),由反對派控制的該市市議會已宣佈,由市議會的執行委員會全面控制該市情況,據報示威者已佔據原屬中央政府控制的國安分部大樓、國家檢察官辦公室及理應由國家內政部管理的軍火庫,有人看到反對派人士成功逼令中央政府的警察投降,交出武器,服從市議會指示。 這情況令人擔心:利沃夫以至西部多地會否乾脆宣佈獨立?烏克蘭會否分裂成東西兩部份?鄰國波蘭的總理警告,現在可能已是烏克蘭內戰的開端,烏克蘭可能成為繼南斯拉夫後,20年來歐洲首場內戰。

新瓶舊酒

[倫齊;安莎通訊社照片] 意大利14日將更換政府,將是2年來第4個總理,最大執政黨民主黨不再支持現任總理萊塔(Enrico Letta)後,萊塔13日宣佈請辭,14日將向總統遞辭職信,年僅39歲的佛羅倫斯市長倫齊(Matteo Renzi)將接棒,成為意大利史上最年輕的總理。 倫齊披著不少新的元素,被形容為「意大利貝理雅」,但可惜的是,他上台的過程,卻跟意大利的傳統無異,這恐怕將大大打擊他的威信。

西班牙閃電修法限制環球司法權 息中國怒火

 (西班牙國營電視台RTVE有關報導的網頁) 西班牙法院去年11月才開始就西藏人權案調查江澤民等人 ,10日正式提出向江澤民、李鵬、喬石、陳奎元及彭偑雲發出國際逮捕令之際,國會11日在執政黨護航下,閃電修改法例,限制法院的環球司法權。這將令法院不能再調查這宗案件,相信近日不斷要求西班牙不要再讓同類事情發生的中國政府稍為息怒,不會制裁西班牙。

多數服從少數

歐盟外長會議在11日作出一項極具爭議的表決:28個成員國中,19個表示反對接納美國公司杜邦(DuPont)一種代號1507的基因改造栗米在歐盟種植,5國表示支持,餘下4國棄權。這個投票結果意味,1507獲准在歐盟種植。 19反對VS5贊成,議案通過?比香港的分組點票更神奇,大部份歐洲人自己都不明白。這要由歐盟的表決制度談起。

相隔22載 瑞士再向歐盟說不

 週日剛好要乘30小時的長途巴士,因此遲了寫有關瑞士週日公投通過重設歐盟移民限制一事。上圖是來自swissinfo的公投結果,紅色是8.5個反對多於贊成的州份(有「半個州」,因為一些人口較少的州份當半個州計)主要是法語區州份,其餘14.5個支持派勝出的州份是德語及意語系州份。點擊可放大。 瑞士報章週一都大篇幅報導公投結果,有形容這是「新的黑色星期日」--在1992年,瑞士公投否決加入歐洲經濟體,令瑞士不能為加入歐盟舖路,當時被稱為「黑色星期日」,而今次公投被視為1992否決入歐後另一個分水嶺公投。 swissinfo撮要了各報的評論 --我一向盡量避免借國際新聞向香港「抽水」,但當中的評論,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卻又出奇地與香港的情況十分相符,很難不把瑞士跟香港比較。

拉美的德國人

繼續遊記。小弟遊畢聖地牙哥後往南走,原本是想往旅遊勝地Patagonia地區,但沒有直接的巴士,需要在蒙特港(Puerto Montt),而由於由蒙特港往智利Patagonia的巴士會穿越阿根廷國境,因此不能買即日巴士,這條路線又不是每天都有巴士開出,於是便留在蒙特港兩天。 大家心目中,中南美洲(除卻少數英法殖民地)是西葡兩國的天下,如果是來自歐洲,便應該是來自西葡兩國(及他們的後裔)。這並不對的,至少,阿根廷、尤其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便以19世紀有大量意大利移民而見稱。而在智利南部(聖地牙哥以南),便有大量德國殖民者,連帶這些小鎮也有德國色彩。

歐委會主席「候選人」大致確定

網誌名為「歐洲動態」,尤其當初建網站主要是想傳達歐盟的訊息,是時候開始多寫2014年5月22-25日的歐洲議會選舉,以及2014歐盟換屆。今年歐洲議會選舉有2項與往年不同的情況,令今屆歐議會選舉將是至今最受矚目的一次,擺脫以往只是用來反映各國選民對其國家政府的支持度、跟地選毫無分別的困境:1、這是首次執行《里斯本條約》中,有關歐洲議會對歐盟執委會委員人選有更大話事權的條款;2、極右和極左政黨很大機會大有斬獲,結果將真正反映歐洲目前極右和極左的勢力有多大。 剛過去的週末,傳出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支持盧森堡前首相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成為歐洲人民黨在歐洲議會選舉的「第一候選人」、即下任歐委會主席候選人後,主要黨派都已決定了「第一候選人」--上圖:上左中左政黨「社會主義及民主派進步聯盟」(S&D)、現任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茲(Martin Schulz);上中中右政黨「歐洲人民黨」(EPP)容克;上右自由派「自由派及民主派聯盟」(ALDE)、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Guy Verhofstadt);下左及下中「綠黨及自由聯盟黨團」2名聯席候選人、法國的博維(Jose Bove)和德國的凱勒(Ska Keller);以及下右極左「左翼聯盟/北歐綠左」(GUE/NGL)、希臘極左政黨黨魁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主要黨派中,只餘極右未有明確「第一候選人」。

慕尼黑安全會議

 [傅瑩(中)出席會議其中一個論壇;照片來自大會官方網站] 有看新聞報導的話,會看到美國國務卿克里及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一個場合上就烏克蘭問題針鋒相對,詳情可看此 報導 。在這裏想提的,倒是這個大部份人都會忽略的重要會議:慕尼黑安全會議(MSC)。 MSC有點像達沃斯經濟論壇,都是私人舉辦,不是官方會議,純粹為相關政府、國際組織、私人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要員提供一個可交流意見的場合(而這亦是兩者最重要的功能--交換卡片!),但相對之下,達沃斯經濟論壇較受(傳媒)重視,一來,達沃斯較多平日較難採訪到的商界名人,而MSC的主要講者都是平日都會公開發言的官員,二來,即使都是虛無縹緲的內容,始終預測未來一年經濟的發言較易明白,MSC講者的發言一般是很難轉化成一般大眾很易明白的內容,因此MSC在媒體上較少出現。不過,如果你對國際關係有興趣,甚至是讀這一科,尤其是研究防衛/安全/國際衝突的議題,MSC其實十分重要,這方面的學者很多時候會分析會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