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繼續遊記。小弟遊畢聖地牙哥後往南走,原本是想往旅遊勝地Patagonia地區,但沒有直接的巴士,需要在蒙特港(Puerto Montt),而由於由蒙特港往智利Patagonia的巴士會穿越阿根廷國境,因此不能買即日巴士,這條路線又不是每天都有巴士開出,於是便留在蒙特港兩天。
大家心目中,中南美洲(除卻少數英法殖民地)是西葡兩國的天下,如果是來自歐洲,便應該是來自西葡兩國(及他們的後裔)。這並不對的,至少,阿根廷、尤其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便以19世紀有大量意大利移民而見稱。而在智利南部(聖地牙哥以南),便有大量德國殖民者,連帶這些小鎮也有德國色彩。
相對於秘魯、加勒比海或阿根廷東南部等地,智利南部是較不受西班牙「征服者」重視,因此到智利19世紀初獨立時仍近乎沒有人住,而智利為了要充實這些地方,避免其他國家佔領,便急需找人來居住,在19世紀中,他們打德國人主意,因為當時「德意志地區」(當時德國仍未統一)革命頻生,局勢混亂。有關德國人殖民智利「湖區」的歷史,可看此維基文章。
於是,在這一帶的城鎮,建築似德式多於似西班牙式。上圖中的教堂便是瓦拉斯港(Puerto Varas)的新教教堂--不要忘記,智利跟其他拉美國家一樣,以天主教為主。
德國對智利的影響,亦可體驗在語言上。例如上圖左下可見,在智利,蛋糕有時會直接用德文「Kuchen」一詞,而智利不少救火車都會寫上德文「Feuerwehr」(消防隊),不只南部,聖地牙哥附近的城市Valparaiso也是這樣,據說是因為當年德國協助智利建立消防隊,不少消防設備來自德國,因此寫上德文,以作紀念。
跟智利人傾談時,他們還說,智利仍有一批說德語的人,但他們說的是19世紀德語,古老得已不能跟現代德語溝通了。
另一個智利南部較像德國多於西班牙的原因,我認為跟天氣有關。蒙特港等「湖區」一帶不算很南,但天氣已較聖地牙哥為涼/冷,即使我在夏天旅遊,該地天氣也只是10度至20多度左右,完全不是南歐的酷熱夏天相比,反而較像德國北部/北歐,因此實際上,採納德國/北歐式的建築會較適合當地天氣。
再往南的Patagonia,那兒建築簡直像北歐國家。這地區稍後再寫。
最後附上湖區火山照(景色其實有點像日本):
大家心目中,中南美洲(除卻少數英法殖民地)是西葡兩國的天下,如果是來自歐洲,便應該是來自西葡兩國(及他們的後裔)。這並不對的,至少,阿根廷、尤其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便以19世紀有大量意大利移民而見稱。而在智利南部(聖地牙哥以南),便有大量德國殖民者,連帶這些小鎮也有德國色彩。
相對於秘魯、加勒比海或阿根廷東南部等地,智利南部是較不受西班牙「征服者」重視,因此到智利19世紀初獨立時仍近乎沒有人住,而智利為了要充實這些地方,避免其他國家佔領,便急需找人來居住,在19世紀中,他們打德國人主意,因為當時「德意志地區」(當時德國仍未統一)革命頻生,局勢混亂。有關德國人殖民智利「湖區」的歷史,可看此維基文章。
於是,在這一帶的城鎮,建築似德式多於似西班牙式。上圖中的教堂便是瓦拉斯港(Puerto Varas)的新教教堂--不要忘記,智利跟其他拉美國家一樣,以天主教為主。
德國對智利的影響,亦可體驗在語言上。例如上圖左下可見,在智利,蛋糕有時會直接用德文「Kuchen」一詞,而智利不少救火車都會寫上德文「Feuerwehr」(消防隊),不只南部,聖地牙哥附近的城市Valparaiso也是這樣,據說是因為當年德國協助智利建立消防隊,不少消防設備來自德國,因此寫上德文,以作紀念。
跟智利人傾談時,他們還說,智利仍有一批說德語的人,但他們說的是19世紀德語,古老得已不能跟現代德語溝通了。
另一個智利南部較像德國多於西班牙的原因,我認為跟天氣有關。蒙特港等「湖區」一帶不算很南,但天氣已較聖地牙哥為涼/冷,即使我在夏天旅遊,該地天氣也只是10度至20多度左右,完全不是南歐的酷熱夏天相比,反而較像德國北部/北歐,因此實際上,採納德國/北歐式的建築會較適合當地天氣。
再往南的Patagonia,那兒建築簡直像北歐國家。這地區稍後再寫。
最後附上湖區火山照(景色其實有點像日本):
Die Kirche sieht aber tatsaechlich sehr deutsch aus, haha! Wikipedia sagt, die katholische Famillien waren aus Wuerttemberg. Kein Wunder, dass ihre schwaebische Reden nicht verstanden werden....
回覆刪除不錯,我有個探戈舞友,便是阿根廷出生的意大利裔。
回覆刪除Sechs Männer mit voller Kraft!!! 正在看今年 ESC 德國區決賽。 Santiano: The Fiddler On The Deck 實在是太強了太強了太強了! 激動壞了。 ESC 有史以來德國參賽歌曲中我的最愛, mit Abstand. 這首歌, 詞,曲,編,都實在是太男人了! 而且他們那個 staging, 浪漫得一塌糊塗, 少年時在電腦熒幕前駕駛帆船滿世界歷險的場景彷彿就在眼前, 配色用光和佈景是幽深宏偉, 凌厲澎湃的 nostalgic 美感。 決賽還在進行中, 他們的對手都很強, 我希望他們能夠贏!!!
回覆刪除據說 Santiano 樂隊在德國已經很紅,我卻是第一次聽說,平時太不關心本地娛樂圈了,反省中。 他們如果來本城開音樂會, 一定要去捧場!
本來今年波羅的海三國的歌曲選出來以後我心灰意冷, 說過今年 ESC 不再追了。 可是沒想到好歌在後面! 目前最愛德國的 The Fiddler On The Deck, UK 的宇宙之子和瑞典的 Undo 也都喜歡。
愛沙尼亞那位大美女今年扮小男孩, 歌名 “風生水起” 也是航海歷險的主題,地中海/拉美曲風。 本國決賽中似乎是被評委做掉, 所以我很傷心。 現在看看德國的 Santiano, 大美女就算國內勝出, 跟德國大叔們骨子裡出來的粗曠豪放同台 PK 也應該沒有機會贏。 提前出局倒未必是壞事。 有趣的是, “風生水起” 的 staging 也有一艘帆船作為佈景, 但是很傻很天真。。。。The Fiddler On The Deck 的 staging 完胜風生水起。
大叔的船也翻掉了。 好了不用激動了。 主持人給普京唱了一首 1982 年的冠軍德語歌:Ein bißchen Frieden。
刪除海盜黨黨歌現場視頻官方版:
刪除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2-CGwO50A
鏡頭語言也是美奐美崙。感覺現場版比 radio 版感染力強許多。這歌沒有代表德國去哥本哈根真的可惜了。去了就是冠軍相十足啊!本國決賽中好歌不少。現在選上的那首有點不咸不淡,素食黨黨歌的感覺。德國今年不要又是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