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由於連續兩天香港有大批民眾在酷熱天氣下輪候長時間等待簽弔唁冊,向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致哀,英國駐港總領事館週二下午宣佈,將延長開放弔唁時間至下週一。
最新延長的時間為本週五由下午4時延長至下午7時,並將在下週一上午9時至中午12時開放。
館方過去兩日已不時指出,排隊時間估計3小時,並提醒前來弔唁的人士帶備水飲用,並穿着合適衣服,以免中暑。
《金融時報》、《泰晤士報》等外國傳媒都有報導大量香港人排隊想在館外獻花和簽弔唁冊。
《金》稱,伊利沙伯二世離世,引發一些香港人懷念1997年前「黃金時代」,並提及在英治年代,不少香港人稱英女皇為「事頭婆」(boss lady)。
香港《大公報》週二刊登了一篇題為<從英女王逝世看香港的"去殖化">文章,指出反華媒體就香港人到英國總領事館向英女皇致哀一事「大作文章」,借此聲稱「勾起港人對英殖時期的緬懷」、感慨香港「文明、人權、民主、自由都大幅倒退」,是「反中亂港分子以及反華媒體」一場「別有用心的政治宣傳」,「替『殖民統治』洗白、為『愛國者治港』抹黑」,居心惡毒,以此認為香港有「港英遺民」,是「可笑的自我意淫」。
文章稱,絕大多數香港市民只視英女皇離世為一宗普通新聞看待,但極少部份到總領館致哀的人士一些舉動,例如「網上廣傳的那張『港青單膝跪地拜祭』」照片,評論稱這反映部份在1997年後出生的香港青年出現「戀殖心態」,跟「2019年黑色暴亂期間的暴青」類似,反映香港的「去殖化」工程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漏洞。
文章最後稱,香港須不斷完善制度,做好「去殖」配套,隨着香港學童有系統認識國史國情,加深國民身份認同,像那名「單膝跪地」青年等人士「終將認識到自己的無和幼稚」。
開放弔唁時間原定為本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連週一為香港中秋補假都特定開放總領館。
最新延長的時間為本週五由下午4時延長至下午7時,並將在下週一上午9時至中午12時開放。
館方過去兩日已不時指出,排隊時間估計3小時,並提醒前來弔唁的人士帶備水飲用,並穿着合適衣服,以免中暑。
《金融時報》、《泰晤士報》等外國傳媒都有報導大量香港人排隊想在館外獻花和簽弔唁冊。
《金》稱,伊利沙伯二世離世,引發一些香港人懷念1997年前「黃金時代」,並提及在英治年代,不少香港人稱英女皇為「事頭婆」(boss lady)。
香港《大公報》週二刊登了一篇題為<從英女王逝世看香港的"去殖化">文章,指出反華媒體就香港人到英國總領事館向英女皇致哀一事「大作文章」,借此聲稱「勾起港人對英殖時期的緬懷」、感慨香港「文明、人權、民主、自由都大幅倒退」,是「反中亂港分子以及反華媒體」一場「別有用心的政治宣傳」,「替『殖民統治』洗白、為『愛國者治港』抹黑」,居心惡毒,以此認為香港有「港英遺民」,是「可笑的自我意淫」。
文章稱,絕大多數香港市民只視英女皇離世為一宗普通新聞看待,但極少部份到總領館致哀的人士一些舉動,例如「網上廣傳的那張『港青單膝跪地拜祭』」照片,評論稱這反映部份在1997年後出生的香港青年出現「戀殖心態」,跟「2019年黑色暴亂期間的暴青」類似,反映香港的「去殖化」工程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漏洞。
文章最後稱,香港須不斷完善制度,做好「去殖」配套,隨着香港學童有系統認識國史國情,加深國民身份認同,像那名「單膝跪地」青年等人士「終將認識到自己的無和幼稚」。
同日Patreon文章<英國新君的挑戰(之一):進一步脫殖>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