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歐洲其實有很多「黑洞」,當你看著歐洲政治劃界地圖,以為自己已認識了所有「國家」後,你便會發覺還一些不是主權國、但其運作又絕非是一個城市或省份這麼簡單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身份和情況就好像香港般奇特,這篇文章要說的也是矢志要做另一個香港的地區--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
要理解加里寧格勒的特別,請要知道其地理位置:加里寧格勒是被2個歐盟成員國波蘭(Poland)和立陶苑(Lithuania)夾著,跟俄羅斯本土完全沒有陸地上連接。由於加里寧格勒始終要既跟俄羅斯「本土」來往,也要跟鄰國波蘭和立陶苑有交流,該區人民的簽證和對外陸路交通便成俄羅斯和歐盟的重要議題。
而由於這個半年出任歐盟輪任主席國的芬蘭表明,推動歐俄關係是其重點之一,加里寧加勒便順理成章變成歐俄經貿合作的試點(情形也跟香港成為中國大陸和西方發展經貿試點一樣)。
EUobserver7月3日便刊登了一篇文章,談及加里寧格勒可作為歐俄融合先頭部隊(Kaliningrad enclave to pilot EU-Russia integration, Moscow says)。另外,英國《獨立報》3月22日也有一篇文章《Kaliningrad: From Russian relic to Baltic boom town》,現將部份內容刊登出來(網主修改了部份內容,以更適合華人閱讀):
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一個大部份非歐洲人不熟悉的地方。這個曾以蘇聯建築和愛滋病患率急升而聞名的城市,已變成俄羅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希望打造成另一個香港的地方。
很多華人或者對加里寧加勒不熟悉,但這城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加里寧格勒原名哥尼斯堡(Koenigsberg),在13世紀建立。隨著德國商人「漢沙聯盟」(Hanseatic League,是中古時期一些德國商業城市組成的聯盟,他們控制了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的興起,哥尼斯堡也繁榮起來,在15世紀末,哥尼斯堡擁有愈100艘船。
在1660年前哥尼斯堡由普魯士控制,普魯士首位國王Frederick一世1701年在這兒的大教堂加冕,並將哥尼斯堡定為普魯士的首都。
哥尼斯堡期間成為德國和俄羅斯貿易的中心,並一直成為普魯士的首都,直至普魯士遷都柏林為止。哥尼斯堡是著名教育中心,Albertina大學在1544年成立,這大學最著名的學者是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他大部份的思想均在此形成。
這塊一直是德國土地的城市在20世紀遭逢巨變。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戰勝國決定劃出「波蘭走廊」,令波蘭可連接沿海地區,但這將哥尼斯堡和東普魯斯跟德國本土隔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將此地據為己有,並以蘇聯其中一名領導人加里寧(Mikhail Kalinin)名命。
自此,加里寧格勒再沒有德國人。有的在戰爭中死亡,有的逃走了,其餘都被放逐至東德或西伯利亞。取而代之的是俄羅斯人口,他們大多替附近的蘇聯波羅的海戰艦部隊的總部工作。
這個城市也看不到其德國歷史,因為很多其興盛時期興建的建築物都在二戰中被炸毀。遊人看到的只有蘇聯式的建築,而且是被認為全蘇聯最醜陋的建築。唯一看到的德國建築是復修了的大教堂。
蘇聯崩潰後的歷史似乎對加里寧格勒不多仁慈,1990年代的經濟社會問題至今仍纏繞著這地區,一名家庭及兒童支援中心主管可以隨口說出一堆以驚人速度惡化的社問題:酗酒、毒品、愛滋病、家庭問題、心理問題、缺乏就業、青年未婚懷孕、人民自信心低。
問題如此多,但加里寧格勒近年發展令人側目,該區42歲的首長Georgy Boos有一個雄圖大計,希望將加里寧格勒變為波羅的海的香港,以及一個歐洲旅遊中心。愛滋病問題已穩定下來,患病率由2001年的每10萬人有52名患者,下降至2004年的41;加里寧格勒1996年成為特別經濟區,享有稅務優惠,吸引到南韓KIA和德國BMW車廠到來設廠;2004年的經濟增長達11.5%,工業產量增長25.8%。
另外,由於加里寧加勒位於幾個歐盟成員國之間,其穩定也影響到這些成員國的社會問題,歐盟因而也給予援助,總額達5000萬歐羅。
+++++
新浪留言
[1]
的確好特別的地方,
可惜它的歷史面貌已被剷平,
真可惜!
[引用] | 作者 草飛
要理解加里寧格勒的特別,請要知道其地理位置:加里寧格勒是被2個歐盟成員國波蘭(Poland)和立陶苑(Lithuania)夾著,跟俄羅斯本土完全沒有陸地上連接。由於加里寧格勒始終要既跟俄羅斯「本土」來往,也要跟鄰國波蘭和立陶苑有交流,該區人民的簽證和對外陸路交通便成俄羅斯和歐盟的重要議題。
而由於這個半年出任歐盟輪任主席國的芬蘭表明,推動歐俄關係是其重點之一,加里寧加勒便順理成章變成歐俄經貿合作的試點(情形也跟香港成為中國大陸和西方發展經貿試點一樣)。
EUobserver7月3日便刊登了一篇文章,談及加里寧格勒可作為歐俄融合先頭部隊(Kaliningrad enclave to pilot EU-Russia integration, Moscow says)。另外,英國《獨立報》3月22日也有一篇文章《Kaliningrad: From Russian relic to Baltic boom town》,現將部份內容刊登出來(網主修改了部份內容,以更適合華人閱讀):
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一個大部份非歐洲人不熟悉的地方。這個曾以蘇聯建築和愛滋病患率急升而聞名的城市,已變成俄羅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希望打造成另一個香港的地方。
很多華人或者對加里寧加勒不熟悉,但這城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加里寧格勒原名哥尼斯堡(Koenigsberg),在13世紀建立。隨著德國商人「漢沙聯盟」(Hanseatic League,是中古時期一些德國商業城市組成的聯盟,他們控制了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的興起,哥尼斯堡也繁榮起來,在15世紀末,哥尼斯堡擁有愈100艘船。
在1660年前哥尼斯堡由普魯士控制,普魯士首位國王Frederick一世1701年在這兒的大教堂加冕,並將哥尼斯堡定為普魯士的首都。
哥尼斯堡期間成為德國和俄羅斯貿易的中心,並一直成為普魯士的首都,直至普魯士遷都柏林為止。哥尼斯堡是著名教育中心,Albertina大學在1544年成立,這大學最著名的學者是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他大部份的思想均在此形成。
這塊一直是德國土地的城市在20世紀遭逢巨變。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戰勝國決定劃出「波蘭走廊」,令波蘭可連接沿海地區,但這將哥尼斯堡和東普魯斯跟德國本土隔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將此地據為己有,並以蘇聯其中一名領導人加里寧(Mikhail Kalinin)名命。
自此,加里寧格勒再沒有德國人。有的在戰爭中死亡,有的逃走了,其餘都被放逐至東德或西伯利亞。取而代之的是俄羅斯人口,他們大多替附近的蘇聯波羅的海戰艦部隊的總部工作。
這個城市也看不到其德國歷史,因為很多其興盛時期興建的建築物都在二戰中被炸毀。遊人看到的只有蘇聯式的建築,而且是被認為全蘇聯最醜陋的建築。唯一看到的德國建築是復修了的大教堂。
蘇聯崩潰後的歷史似乎對加里寧格勒不多仁慈,1990年代的經濟社會問題至今仍纏繞著這地區,一名家庭及兒童支援中心主管可以隨口說出一堆以驚人速度惡化的社問題:酗酒、毒品、愛滋病、家庭問題、心理問題、缺乏就業、青年未婚懷孕、人民自信心低。
問題如此多,但加里寧格勒近年發展令人側目,該區42歲的首長Georgy Boos有一個雄圖大計,希望將加里寧格勒變為波羅的海的香港,以及一個歐洲旅遊中心。愛滋病問題已穩定下來,患病率由2001年的每10萬人有52名患者,下降至2004年的41;加里寧格勒1996年成為特別經濟區,享有稅務優惠,吸引到南韓KIA和德國BMW車廠到來設廠;2004年的經濟增長達11.5%,工業產量增長25.8%。
另外,由於加里寧加勒位於幾個歐盟成員國之間,其穩定也影響到這些成員國的社會問題,歐盟因而也給予援助,總額達5000萬歐羅。
+++++
新浪留言
[1]
的確好特別的地方,
可惜它的歷史面貌已被剷平,
真可惜!
[引用] | 作者 草飛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