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大家保持冷靜」(hold our nerve),可算是英國副首相兼自民黨黨魁Nick Clegg在20日自民黨黨大會發言中最重要的keyword,他呼籲黨友「保持冷靜,我們將令英國政治變得更好;保持冷靜,我們將令英國變得更好」。
Nick Clegg為什麼要呼籲自民黨黨友冷靜,他的黨友為什麼要鼓譟呢?
原因十分簡單:保守黨-自民黨聯合政府開始提出削減開支/增加稅收的措施,人民開始感受到削減財政赤字的打擊,而自民黨在今年5月大選前的主張是貼近工黨,即目前仍毋須削赤,應先鞏固經濟增長,在2011、12年時才開始認真削赤。半年前Nick Clegg才批評保守黨迅速處理赤字的政綱,現在卻要為這政策護航,可想而知,自民黨黨員及支持者感到被出賣,認為黨內高層為求當官而不惜出賣黨的主張。
從整體而言,Nick Clegg打著「改變」的旗幟,但半年過後,英國和英國政壇風氣改變了多少呢?當英國人有憧憬時,自民黨支持率約在兩成以上,但近日的民調顯示,自民黨支持率已跌至只剩下約15%,顯示選民覺得自民黨有份上台後也不外如是,倒不如支持兩個舊的大黨。
這也是所有非獨裁國家各政黨都會面對的情況:如果有機會,應該跟當權者合作,還是置身事外當反對派呢?在香港,早前有民主黨--不參與政策制定(或曰官員根本不理你的意見),大家就說立法會議員只懂為反對而反對;民主黨跟中國共產黨就政改達成協議後,又會被人罵出賣黨的靈魂,出賣選民。
這又令我想起大學時學習過的一個課題:多黨制民主國家下,各政黨就是否入閣的盤算。在英國這類兩大黨制國家,或是德國、意大利這類各黨明顯分為兩大陣營的國家,是否入閣很少成為難題,但在北歐這類有大量政黨、而且當中有不少很難分左右的國家,一些細黨可能會盤算:如果入閣謀得一、兩個大臣位置,便要被迫支持一些他們政綱反對的政策,拖累自己下屆大選的得票率,因此有時候決定倒不如不入閣,但表明支持少數派政府,然後再逐項逐項政策跟政府bargain,以便「食兩家茶禮」。
總而言之,「入局」還是「不入局」有時候不是二選一,而是在中間拿平衡的一種藝術--又要顯示自己能跟各黨達成協議,推動政策,但又要向支持者交待,盡力解釋所做的一切都與己黨理念相符。
回說Nick Clegg的情況。自民黨與保守黨固然在多項政策上有分歧--自民黨當天的黨大會中,黨員否決了黨領導層有關支持保守黨一項教育政策的動議。不過,個人認為,Nick Clegg在證明加入聯盟政府是值得上,最大的挑戰將是選舉制度改革公投一事上。
保守黨與自民黨當日的協議是,同意在國會提出議案,在今屆5年國會任期內,進行投票制度改革公投,但公投時呼籲己黨支持者如何投票,則自己決定。先不要說保守黨和工黨可以聯手「反宣傳」,不要忘記上述協議只是兩黨高層協定,保守黨部份後座議員密謀與工黨聯手,連進行公投的議案也給你否決。
無論在實際政治戰略,或是對自民黨支持者而言,改變目前投票制度、令第三黨更易取得議席(或曰「議席數目更能反映選民比例」)是自民黨最核心的政策,甚至可以說是該黨加入政府的唯一目的。如果連投票制度也改變不了,這將證明Nick Clegg無力在其他更重要政策上推動自民黨的主張,而且下屆大選自民黨一定大敗,議席大減,屆時Nick Clegg一定「玩完」。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