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英國前外相賀維(Geoffrey Howe,大陸譯杰弗里.豪;上面照片來自BBC)在9日病逝,對於香港甚至大陸,對他最熟悉的,應是他負責了香港前途談判中最重要的階段--賀維由1983年至1989年出任外相,而香港前途談判是1982年至1984年。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前,鄧小平會見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時,賀維也獲接見,顯見他的地位。對於當時(以及現在)屬「政治幼兒班」的香港人,賀維訪問北京後來香港,在記者會上不斷被追問訪京情況,但他不斷說了一、兩個小時,也等同沒有說過任何實質,也令港人嘆為觀止。
不過,對於英國人來說,處理香港前途談判並非賀維任內重要的工作,甚至報導中完全沒提及。英國傳媒一般是稱呼他為「前財相」,可見他做財相的工作對英國有更大影響。當然,賀維在英國政治史上最為人記得是他的辭職演說,演說被形容為英國下議院內歷來最震撼政壇、寫得最好的辭職演說,而且被視為壓垮「鐵娘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演說發表後3週,戴卓爾夫人宣佈辭職。
在戴卓爾夫人上台後首個國會任期(1979-83),賀維都出任財相。當時英國經濟環境艱鉅,賀維面對極大挑戰。更重要的是,戴卓爾夫人才剛開始推行其自由市場經濟主張,真正在前線落實這些主張的,就是賀維,戴卓爾夫人最終成功扭轉英國經濟模式和勞資關係,賀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為轉型奠基。這亦解釋了,英國傳媒報導他的死訊時,會先強調他曾任財相。
即使是出任外相的5年,對英國人來說,賀維最令人記得的工作是處理與歐共體關係,而非香港前途問題。英歐關係棘手,除了英國人疑歐,更重要的是戴卓爾夫人自己都高度疑歐,尤其是80年代後期,這令在前線處理英歐關係的官員十分難做,成為戴卓爾夫人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官員之間的磨心。由於在歐洲問題分歧越來越大,戴卓爾夫人1989年把賀維貶職至下議院領袖(儘管同時給了他副首相的銜頭)。
賀維是唯一一個在戴卓爾夫人擔任11年首相中全數在其內閣中出現的大臣(正如上述,他只有約3週時間不在她的內閣出現),對方1975年擔任反對派領袖時,賀維已是影子財相。因此,他1990年11月辭職時,震驚英國,當時英國傳媒都刊登1979年戴卓爾夫人初上台時的內閣合照,顯示「首相依舊,大臣人面全非」。
在戴卓爾夫人任內最後一、兩年,不斷傳出她越來越獨斷獨行,令共事的大臣吃不消,賀維之前已不斷有首個內閣的閣員離開,賀維也離開,加深了戴卓爾夫人難以共事的印象,所有「開國功臣」也意興闌珊。
賀維辭職的最大打擊,是他在下議院發表的辭職演說。賀維以溫文爾雅見稱,曾被工黨一名要員形容為「一頭死羊」」,意指他辯論時無論在語調、用辭等都毫無攻擊性,但他在辭職演說中,批評戴卓爾夫人,在財相等官員仍就歐洲單一貨幣問題談判時,她便語氣決絕地說一定不會加入,亦不會作出任妥協,令談判的官員難做,期間,說了一個至今一直被引述的比喻:
一手終結鐵娘子政壇生涯,最終就是當年曾與她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
以下是賀維演說的影片(由1:27開始):
不過,對於英國人來說,處理香港前途談判並非賀維任內重要的工作,甚至報導中完全沒提及。英國傳媒一般是稱呼他為「前財相」,可見他做財相的工作對英國有更大影響。當然,賀維在英國政治史上最為人記得是他的辭職演說,演說被形容為英國下議院內歷來最震撼政壇、寫得最好的辭職演說,而且被視為壓垮「鐵娘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演說發表後3週,戴卓爾夫人宣佈辭職。
在戴卓爾夫人上台後首個國會任期(1979-83),賀維都出任財相。當時英國經濟環境艱鉅,賀維面對極大挑戰。更重要的是,戴卓爾夫人才剛開始推行其自由市場經濟主張,真正在前線落實這些主張的,就是賀維,戴卓爾夫人最終成功扭轉英國經濟模式和勞資關係,賀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為轉型奠基。這亦解釋了,英國傳媒報導他的死訊時,會先強調他曾任財相。
即使是出任外相的5年,對英國人來說,賀維最令人記得的工作是處理與歐共體關係,而非香港前途問題。英歐關係棘手,除了英國人疑歐,更重要的是戴卓爾夫人自己都高度疑歐,尤其是80年代後期,這令在前線處理英歐關係的官員十分難做,成為戴卓爾夫人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官員之間的磨心。由於在歐洲問題分歧越來越大,戴卓爾夫人1989年把賀維貶職至下議院領袖(儘管同時給了他副首相的銜頭)。
賀維是唯一一個在戴卓爾夫人擔任11年首相中全數在其內閣中出現的大臣(正如上述,他只有約3週時間不在她的內閣出現),對方1975年擔任反對派領袖時,賀維已是影子財相。因此,他1990年11月辭職時,震驚英國,當時英國傳媒都刊登1979年戴卓爾夫人初上台時的內閣合照,顯示「首相依舊,大臣人面全非」。
在戴卓爾夫人任內最後一、兩年,不斷傳出她越來越獨斷獨行,令共事的大臣吃不消,賀維之前已不斷有首個內閣的閣員離開,賀維也離開,加深了戴卓爾夫人難以共事的印象,所有「開國功臣」也意興闌珊。
賀維辭職的最大打擊,是他在下議院發表的辭職演說。賀維以溫文爾雅見稱,曾被工黨一名要員形容為「一頭死羊」」,意指他辯論時無論在語調、用辭等都毫無攻擊性,但他在辭職演說中,批評戴卓爾夫人,在財相等官員仍就歐洲單一貨幣問題談判時,她便語氣決絕地說一定不會加入,亦不會作出任妥協,令談判的官員難做,期間,說了一個至今一直被引述的比喻:
"這猶如板球比賽中,派出開場擊球手上場,當對手投出第一球時,才發現,原來球棒已被隊長弄爛了。"這個比喻引起很大震撼,正式公開說清,保守黨內已對戴卓爾夫人十分不滿,之後立即有人出來挑戰她的黨魁地位,然後閣員陸續私下勸退戴卓爾夫人,令她眾叛親離。
一手終結鐵娘子政壇生涯,最終就是當年曾與她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
以下是賀維演說的影片(由1:27開始):
賀維其實比戴卓爾夫人資深,他在保守黨的基礎很穩固,自己是資深大律師,又在希斯Heath政府當過貿易大臣(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Trade, 比戴卓爾當過的教育大臣高一點地位,名堂都不同一點)。但是賀維重視忠誠,不像戴卓爾夫人那樣挑戰民調低的黨魁希斯,所以他沒有後來當上首相。在戴卓爾夫人政府,他也盡心盡力忠心地服務直到「頂唔順」才離開,因此,我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英國紳士!
回覆刪除重視忠誠就唔轉黨啦,真正的香港「精英」!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