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不務正業一下,談談加拿大大選。一般來說,外國的選舉,「變天」,才會受其他國家注意,如果現任者連任,就即是business as usual,大家就不會那麼注意。因此,這次加拿大逾9年來首度換總理及執政黨,頗受國際關注,而且新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是枚年僅43歲的帥哥,這宗新聞自然「吸睛」。
不過,這次選舉不只是換了總理,當中還有很多大上大落,十分dramatic,亦可讓大家見識一下,過去逾百年政制十分穩定的加拿大,當地的政壇及選舉可以十分戲劇性。
杜魯多領導自由黨勝出,吃驚之處在於,自由黨在上屆國會只是第三大黨,左翼新民主黨(NDP)在2011年的大選成為第二大黨,首度成為官方反對派,打破逾百年自由黨VS保守派二元對壘、兩派輪流執政及做官方反對派的局面,自由黨上屆輸剩34席(之後透過補選增至今次大選前的36席),而過去近4年,以至在大選初段,大家都以為自由黨有可能從此成為萬年在野黨,能跟保守派輪流上台的會變成新民主黨。
不過,自由黨最終議席急增150席,至184席,得票率增加超過一倍,至接近40%。
執政黨亡黨的大選--加國政壇的dramatic之處
這個議席變幅很戲劇化嗎?未算。加國近代最經典的大選是1993年,執政保守黨由原本單獨過半數的156席大跌至只剩下2席,連組成國會黨團的門檻也過不到,法律上宣告「亡黨」(但加拿大沒有亡國),得票率由43%大跌至16%,保守陣營從此變成多個政黨各據山頭,直至現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2003年成功一統天下,統合成現在的保守黨,才令保守陣營再度能問鼎執政寶座。(嚴格來說,之前那個叫「進步保守黨」,跟哈珀統合出來的是兩個不同政黨)
1993年大選出現戲劇性結果,主要因為競選期出現一幕戲劇性插曲。當時,進步保守黨本身的支持一直落後自由黨,但自由黨黨魁克里田(Jean Chretien)個人民望一直落後總理金寶(Kim Campbell),於是進步保守黨在最後階段改變策略,提醒選民,票投自由黨等如讓克里田出任總理、代表加國,拉票廣告插播克里田面目猙獰的樣子大特寫,並附上一個人表示「如果此人做我的總理,我會很尷尬耶~」的聲帶。然而,碰巧克里田因曾患病,令他年幼時便開始出現臉孔部份僵硬及「歪嘴」的後遺症,那個廣告便被視為對克里田樣子的人身攻擊,即使進步保守黨緊急致歉,但也不能力挽狂瀾。
如果有留意加拿大省議會選舉的話,也會發覺這種大起大落的情況頗經常出現,例如卑詩省試過單一政黨近乎奪取整個議會七十多席的議席(只餘一、兩席由反對黨勝出),又或者新政黨是很容易取得同一陣營原有勢力,例如艾伯塔省今年省選,只是有十多年歷史的「野玫瑰黨」(Wildrose)已取代了保守黨,成為右派陣營最大勢力。
娃娃臉背後的選戰操盤能力
跟1993年大選不同的是,本屆大選出現(半)戲劇性結果,卻正正是因為大選期沒有出現戲劇性一幕。今次選舉拉票期長達78天、即超過11週,以議會制、尤其是英式議會制來說,是漫長的大選期。哈珀原本的盤算是,中學戲劇科教師出身的杜魯多只是靠老爸、傳奇前總理老杜魯多(Pierre Trudeau)的名聲而人氣高企,從政經驗不足(儘管他2008年已開始出任國會議員),因此刻意拉長競選期,讓他拉票時發言失誤,然後保守黨再以此向選民證明,杜魯多未準備好上台。
然而,杜魯多證明,哈珀以至全加拿大、包括他的黨友,都低估了他的能力。的確,他是加國歷來第二年輕的總理,一副娃娃臉,很熱衷跟選民玩自拍,甚至拍下文首那張照片(來自BBC),擺出啦啦隊的姿勢,但曾署任自由黨黨魁的李博(Bob Rae)說,大家都被他casual的作風騙倒,他背後其實對政治很有想法,李博亦覺得他一踏入政壇,已在思考一旦當上總理時應做什麼。
於是,擔任黨魁期間也曾有失誤的杜魯多,在整個大選期都沒有出錯,馬拉松拉票期,反而變成有利他。正如一開始所說,自由黨只是第三大黨,除了要扳倒哈珀,還要面對新民主黨互相「鎅票」的競爭,兩個在野黨爭做「反哈珀選民」首選,而新民主黨黨魁唐民凱(Tom Mulcair)從政經驗較杜魯多豐富。於是,極長拉票期,令杜魯多有更多時間證明自己有能力上台,反擊保守黨的批評,亦力壓新民主黨。
路透和加拿大報章都有詳述杜魯多如何被低估,由大策略到細緻的技術執行都有描寫到。在大策略上,保守黨不斷進行負面攻擊,杜魯多及其親信卻堅持他的不抹黑「正面拉票」策略;在政綱上,杜魯多放手一搏,提出赤字預算,增加開支在基建上,反觀一向較自由黨左翼的新民主黨提出平衡預算,令自由黨由新民主黨手上搶了左翼票源;甚至在細節上,自由黨在8月初就用極低價錢買下10月最後一週大選期的棒球賽電視直播廣告時段,結果意外地多倫多Blue Jays打入該輪賽事,令球賽的加拿大收視率大升,大大增加自由黨最後一輪廣告的效用。
這些細節上,最重要的是,杜魯多頗清楚自己的願景是什麼,大選期間絕大部份時間、甚至過去一年,自由黨民望持續排第三,黨內不少人都要求改變競選策略,要求增加向保守黨進行負面攻擊來拉票,畢竟今次大選的主軸就是加國國民是否還想由哈珀執政,但杜魯多仍不為所動,繼續貫切他一早定的大策略。
有明確願景及原則,不為期間的干擾所動搖,是一個領袖十分重要的特質。杜魯多至少在選舉方面顯示出他這方面的特質,且看他執政時對加拿大的前途是否有同樣明確的願景,並達到選民對這股新「Trudeaumania」的期許。
延伸閱讀:
路透:Underestimating Canada's Justin Trudeau proved fatal for Conservatives
Winnipeg Free Press:Often underestimated, Trudeau proves critics wrong
小弟之前寫過的加拿大新聞:魁北克的統獨文字遊戲
不過,這次選舉不只是換了總理,當中還有很多大上大落,十分dramatic,亦可讓大家見識一下,過去逾百年政制十分穩定的加拿大,當地的政壇及選舉可以十分戲劇性。
杜魯多領導自由黨勝出,吃驚之處在於,自由黨在上屆國會只是第三大黨,左翼新民主黨(NDP)在2011年的大選成為第二大黨,首度成為官方反對派,打破逾百年自由黨VS保守派二元對壘、兩派輪流執政及做官方反對派的局面,自由黨上屆輸剩34席(之後透過補選增至今次大選前的36席),而過去近4年,以至在大選初段,大家都以為自由黨有可能從此成為萬年在野黨,能跟保守派輪流上台的會變成新民主黨。
不過,自由黨最終議席急增150席,至184席,得票率增加超過一倍,至接近40%。
執政黨亡黨的大選--加國政壇的dramatic之處
這個議席變幅很戲劇化嗎?未算。加國近代最經典的大選是1993年,執政保守黨由原本單獨過半數的156席大跌至只剩下2席,連組成國會黨團的門檻也過不到,法律上宣告「亡黨」(但加拿大沒有亡國),得票率由43%大跌至16%,保守陣營從此變成多個政黨各據山頭,直至現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2003年成功一統天下,統合成現在的保守黨,才令保守陣營再度能問鼎執政寶座。(嚴格來說,之前那個叫「進步保守黨」,跟哈珀統合出來的是兩個不同政黨)
1993年大選出現戲劇性結果,主要因為競選期出現一幕戲劇性插曲。當時,進步保守黨本身的支持一直落後自由黨,但自由黨黨魁克里田(Jean Chretien)個人民望一直落後總理金寶(Kim Campbell),於是進步保守黨在最後階段改變策略,提醒選民,票投自由黨等如讓克里田出任總理、代表加國,拉票廣告插播克里田面目猙獰的樣子大特寫,並附上一個人表示「如果此人做我的總理,我會很尷尬耶~」的聲帶。然而,碰巧克里田因曾患病,令他年幼時便開始出現臉孔部份僵硬及「歪嘴」的後遺症,那個廣告便被視為對克里田樣子的人身攻擊,即使進步保守黨緊急致歉,但也不能力挽狂瀾。
如果有留意加拿大省議會選舉的話,也會發覺這種大起大落的情況頗經常出現,例如卑詩省試過單一政黨近乎奪取整個議會七十多席的議席(只餘一、兩席由反對黨勝出),又或者新政黨是很容易取得同一陣營原有勢力,例如艾伯塔省今年省選,只是有十多年歷史的「野玫瑰黨」(Wildrose)已取代了保守黨,成為右派陣營最大勢力。
娃娃臉背後的選戰操盤能力
跟1993年大選不同的是,本屆大選出現(半)戲劇性結果,卻正正是因為大選期沒有出現戲劇性一幕。今次選舉拉票期長達78天、即超過11週,以議會制、尤其是英式議會制來說,是漫長的大選期。哈珀原本的盤算是,中學戲劇科教師出身的杜魯多只是靠老爸、傳奇前總理老杜魯多(Pierre Trudeau)的名聲而人氣高企,從政經驗不足(儘管他2008年已開始出任國會議員),因此刻意拉長競選期,讓他拉票時發言失誤,然後保守黨再以此向選民證明,杜魯多未準備好上台。
然而,杜魯多證明,哈珀以至全加拿大、包括他的黨友,都低估了他的能力。的確,他是加國歷來第二年輕的總理,一副娃娃臉,很熱衷跟選民玩自拍,甚至拍下文首那張照片(來自BBC),擺出啦啦隊的姿勢,但曾署任自由黨黨魁的李博(Bob Rae)說,大家都被他casual的作風騙倒,他背後其實對政治很有想法,李博亦覺得他一踏入政壇,已在思考一旦當上總理時應做什麼。
於是,擔任黨魁期間也曾有失誤的杜魯多,在整個大選期都沒有出錯,馬拉松拉票期,反而變成有利他。正如一開始所說,自由黨只是第三大黨,除了要扳倒哈珀,還要面對新民主黨互相「鎅票」的競爭,兩個在野黨爭做「反哈珀選民」首選,而新民主黨黨魁唐民凱(Tom Mulcair)從政經驗較杜魯多豐富。於是,極長拉票期,令杜魯多有更多時間證明自己有能力上台,反擊保守黨的批評,亦力壓新民主黨。
路透和加拿大報章都有詳述杜魯多如何被低估,由大策略到細緻的技術執行都有描寫到。在大策略上,保守黨不斷進行負面攻擊,杜魯多及其親信卻堅持他的不抹黑「正面拉票」策略;在政綱上,杜魯多放手一搏,提出赤字預算,增加開支在基建上,反觀一向較自由黨左翼的新民主黨提出平衡預算,令自由黨由新民主黨手上搶了左翼票源;甚至在細節上,自由黨在8月初就用極低價錢買下10月最後一週大選期的棒球賽電視直播廣告時段,結果意外地多倫多Blue Jays打入該輪賽事,令球賽的加拿大收視率大升,大大增加自由黨最後一輪廣告的效用。
這些細節上,最重要的是,杜魯多頗清楚自己的願景是什麼,大選期間絕大部份時間、甚至過去一年,自由黨民望持續排第三,黨內不少人都要求改變競選策略,要求增加向保守黨進行負面攻擊來拉票,畢竟今次大選的主軸就是加國國民是否還想由哈珀執政,但杜魯多仍不為所動,繼續貫切他一早定的大策略。
有明確願景及原則,不為期間的干擾所動搖,是一個領袖十分重要的特質。杜魯多至少在選舉方面顯示出他這方面的特質,且看他執政時對加拿大的前途是否有同樣明確的願景,並達到選民對這股新「Trudeaumania」的期許。
延伸閱讀:
路透:Underestimating Canada's Justin Trudeau proved fatal for Conservatives
Winnipeg Free Press:Often underestimated, Trudeau proves critics wrong
小弟之前寫過的加拿大新聞:魁北克的統獨文字遊戲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