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路透社在13日有這一篇報導:德國的銀行跟歐洲央行(ECB)溝通時,絕大部份都要求用德語溝通,只有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3間銀行願意用英語溝通。相對下,其他107間要接受歐洲央行監管的歐洲銀行中,只有14間要求用本國語言溝通,其他都是用英語。
銀行用回本國語言溝通,看似理所當然——德國的LBBW(上面照片來自德通社)回答路透社查詢時便說:「我們是德國銀行,所以要用德語溝通.」不過,這也反映歐盟內不同機構的語言運用不是鐵板一塊。
理論上,你可以要求使用歐盟任何一種官方語言跟歐盟機關溝通,因此LBBW的說詞在法理上是很合理的。
實際上,各歐盟機關會有自己的「工作語言」。在歐洲法院,法官退庭商議討論案情時,只能用法語,因為法官商議裁決要閉門進行,不能有其他人在場,包括傳譯,因此沒有使用多於一種語言的餘地。在金融界,市場瞬息萬變,如果傳遞訊息時稍有誤解,市場也足以天翻地覆,因此歐洲央行也只能使用一種工作語言,免去翻譯的錯失,而這就是國際金融共通語英語。因此,除非你是普通平民,否則跟歐洲央行溝通,使用英語是常識。
不過,正如報導內一名德國律師說: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為何歐洲央行不能遷就我們說德語?
堅持用母語溝通,反映德國金融界愈來愈要求在歐元事務有更大話事權,也反映德國與歐洲央行的摩擦。一般大家都知道的摩擦是貨幣政策:究竟歐洲央行應否採取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不過,在這個使用什麼語言來溝通的問題上,主要反映另一個摩擦:德國銀行應否受歐洲央行監管?
儘管德國主張更多財金事務由歐元區/歐盟管理,但德國十分抗拒有大量德國銀行受歐洲央行監管,因為相對於其他歐元國家,德國有大量規模大得足以要接受歐洲央行監管、但其實生意只是在國內的地區銀行,上述的LBBW便是一例。這些銀行甚至可能只是在德國某幾個州做生意,他們原本只接受德國機構監管,只跟德國客戶來往,突然要他們經常跟監管機構說英語,有點困難,也十分抗拒。
另一個問題是,用英文溝通,如果銀行理解錯誤,便會吃虧,因此,堅持用德語,變相把翻譯工作推回給歐洲央行,如果德語版和英語版有不同,德國銀行可以告上法庭,要求任何出錯由歐洲央行承擔。
不過,這輪到歐洲央行很頭痛,因為很多人都不會德語,如果事事都要找個翻譯或會德語的同事幫忙,費時失事。
根據報導,德國銀行可讓步,私下交談用英語,但正式文件堅持要用德語。
報導還提及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英國脫離歐盟,那麼,歐洲央行還有什麼理由要用英語做工作語言?
銀行用回本國語言溝通,看似理所當然——德國的LBBW(上面照片來自德通社)回答路透社查詢時便說:「我們是德國銀行,所以要用德語溝通.」不過,這也反映歐盟內不同機構的語言運用不是鐵板一塊。
理論上,你可以要求使用歐盟任何一種官方語言跟歐盟機關溝通,因此LBBW的說詞在法理上是很合理的。
實際上,各歐盟機關會有自己的「工作語言」。在歐洲法院,法官退庭商議討論案情時,只能用法語,因為法官商議裁決要閉門進行,不能有其他人在場,包括傳譯,因此沒有使用多於一種語言的餘地。在金融界,市場瞬息萬變,如果傳遞訊息時稍有誤解,市場也足以天翻地覆,因此歐洲央行也只能使用一種工作語言,免去翻譯的錯失,而這就是國際金融共通語英語。因此,除非你是普通平民,否則跟歐洲央行溝通,使用英語是常識。
不過,正如報導內一名德國律師說: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為何歐洲央行不能遷就我們說德語?
堅持用母語溝通,反映德國金融界愈來愈要求在歐元事務有更大話事權,也反映德國與歐洲央行的摩擦。一般大家都知道的摩擦是貨幣政策:究竟歐洲央行應否採取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不過,在這個使用什麼語言來溝通的問題上,主要反映另一個摩擦:德國銀行應否受歐洲央行監管?
儘管德國主張更多財金事務由歐元區/歐盟管理,但德國十分抗拒有大量德國銀行受歐洲央行監管,因為相對於其他歐元國家,德國有大量規模大得足以要接受歐洲央行監管、但其實生意只是在國內的地區銀行,上述的LBBW便是一例。這些銀行甚至可能只是在德國某幾個州做生意,他們原本只接受德國機構監管,只跟德國客戶來往,突然要他們經常跟監管機構說英語,有點困難,也十分抗拒。
另一個問題是,用英文溝通,如果銀行理解錯誤,便會吃虧,因此,堅持用德語,變相把翻譯工作推回給歐洲央行,如果德語版和英語版有不同,德國銀行可以告上法庭,要求任何出錯由歐洲央行承擔。
不過,這輪到歐洲央行很頭痛,因為很多人都不會德語,如果事事都要找個翻譯或會德語的同事幫忙,費時失事。
根據報導,德國銀行可讓步,私下交談用英語,但正式文件堅持要用德語。
報導還提及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英國脫離歐盟,那麼,歐洲央行還有什麼理由要用英語做工作語言?
英國脫離歐盟,那麼,歐洲央行還有什麼理由要用英語做工作語言?
回覆刪除但直布羅陀仍然想留喺歐盟嘛!一日重有佢喺度,都重可以有理由用英文嘅...
仲有愛爾蘭既實際通用語言都係英文
刪除英文都係馬爾他既其中一隻官方語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