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近日香港有關「蝗蟲」的辯論,令我想起7年前德國政壇也有過使「蝗蟲」的比喻。
那是社民黨仍是德國最大執政黨的年代,那是金融危機仍未爆發、基金四出高價收購公司然後以更高價賣出圖利的年代,那是德國就業市場仍面對勞工改革、工人仍面對頗嚴重失業及薪金低迷的年代。
社民黨主席門特費林(Franz Muentefering)在2004年年底一個黨內部會議中,以「一群蝗蟲」來比喻私募基金,理由是這些基金透過借款來收購公司,不斷裁員和精簡架構以提高盈利後,再出售公司或上市來賺快錢,不理被裁員工的生計,不理公司所在地的社會因有一大班員工失去工作而所受的打擊(需知道,外國有很多鎮是靠單一公司聘請大量員工,一旦公司撤出該鎮或大量裁員,該鎮政府及其他依賴向這些工人提供服務的人士的收入都會沒有着落),情況就如同一群蝗蟲,只會季節性地來到一個地方,吃掉所有農作物後便走掉。
蝗蟲比喻之後繼續在黨內流傳,最終被爆出來,金融界、商界以至「蝗蟲來源國」美國固然不滿,批評這是民粹,甚至是反資本主義,是想搞共產主義。但門特費林企硬,繼續公開這樣形容,之後還列出一張「蝗蟲清單」,點名指高盛、德意志銀行、一個德國投資基金和九間外國私募基金是「蝗蟲」。
當時是2005年上半年,社民黨民望大落後,「蝗蟲」比喻被視為該黨為之後的大選作準備,挽救民望。不斷面對公司撤出海外的德國人當時對這個比喻十分受落,但最終社民黨還是落敗,未能連任總理一職。
那是社民黨仍是德國最大執政黨的年代,那是金融危機仍未爆發、基金四出高價收購公司然後以更高價賣出圖利的年代,那是德國就業市場仍面對勞工改革、工人仍面對頗嚴重失業及薪金低迷的年代。
社民黨主席門特費林(Franz Muentefering)在2004年年底一個黨內部會議中,以「一群蝗蟲」來比喻私募基金,理由是這些基金透過借款來收購公司,不斷裁員和精簡架構以提高盈利後,再出售公司或上市來賺快錢,不理被裁員工的生計,不理公司所在地的社會因有一大班員工失去工作而所受的打擊(需知道,外國有很多鎮是靠單一公司聘請大量員工,一旦公司撤出該鎮或大量裁員,該鎮政府及其他依賴向這些工人提供服務的人士的收入都會沒有着落),情況就如同一群蝗蟲,只會季節性地來到一個地方,吃掉所有農作物後便走掉。
蝗蟲比喻之後繼續在黨內流傳,最終被爆出來,金融界、商界以至「蝗蟲來源國」美國固然不滿,批評這是民粹,甚至是反資本主義,是想搞共產主義。但門特費林企硬,繼續公開這樣形容,之後還列出一張「蝗蟲清單」,點名指高盛、德意志銀行、一個德國投資基金和九間外國私募基金是「蝗蟲」。
當時是2005年上半年,社民黨民望大落後,「蝗蟲」比喻被視為該黨為之後的大選作準備,挽救民望。不斷面對公司撤出海外的德國人當時對這個比喻十分受落,但最終社民黨還是落敗,未能連任總理一職。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