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法國13日舉行了「大區」選舉第二輪投票,寫此文時,點票才剛開始,但對備受關注的極右「國民陣線」(FN)來說,結果已很明顯,「零的突破」失敗,國民陣線在所有大區都敗陣,在首輪投票氣勢如虹、奪取4成得票率的北部「北部—皮卡迪」(Nord-Pas-de-Calais-Picardie)和東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卑—蔚藍海岸」(Provence-Alpes-Cote d'Azur),由於社會黨退出,票源集中在中右共和黨,國民陣線得票率估計跟首輪近乎一樣,毫無進步;在俗稱「大東部」(Grand Est)的Alsace-Champagne-Ardenne-Lorraine,當地社會黨已「抗旨」拒絕退出,形成三角混戰,但共和黨仍能清脆擊敗國民陣線。
我上週已寫過,國民陣線在首輪投票的佳績,不如大家想像般大,「最多只是一個過程中的一個step而已」。結果,這連一個step也不是,可說盡顯法國選舉制度對打擊非主流勢力的威力。
在進一步說明之前,希望大家可先看我在4月所寫的文章<總統制下,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簡單來說,就是法國是實行總統制,只能有兩大黨/兩大陣營制,只能有崛起的新勢力取代原有其中一個勢力的情況,但不可能出現三大勢力同時鼎立好一段時間(例如超過一屆總統任期)的情況。這裏要補充的是,就是法國實行兩輪投票制,第一輪理論上是選民投票給自己最支持的候選人/政黨,這情形下,可能出現國民陣線漁人得利的情形,但當「揭了底牌」,大家知道各黨的實力後,選民在第二輪投票便改為策略投票,把最不想當選的政黨踢走列為考慮之一。
除了仍認為法國不可能出現三大勢力鼎立的情況外,我上週寫道大家誇大了國民陣線得票率的影響,還基於實際數字。我在那篇<總統制下,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文章已寫道,國民陣線在得票率已來到瓶頸,今年較早時的省議會得票率其實跟去年歐洲議會選舉差不多,都是25%左右。即使國民陣線在「大區」議會選舉得票近28%,又多了3個百分點,但這無改我該黨得票率短期內已見頂的看法。在法國的兩輪投票制下,無論是總統還是國會大選,你都要得票過半,或至少十分接近,又或是你能跟其他政黨合流成為單一勢力,你才能有勝算,因此,以這個不到三成的得票率,即使國民陣線能夠在至少一個大區執政,該黨也不可能在2017年大選便能勝出上台,或在國會獲得大量議席。
我原本心目中的step,是指在大區執政。國民陣線除了意識形態極右,未屬主流外,該黨另一致命傷是完全沒有執政經驗。國民陣線在一些城鎮當上市長、鎮長,但在法國,除了巴黎等幾個城市外,大部份城市都十分小,人口只是十多萬甚至只是5位數字,而正如之前所說,大區即使沒有立法權力,但有龐大預算,較大的地區人口達數百萬、每年預算是幾十億歐元,如果國民陣線能管理好一個大區的政府及預算運作,這有助該黨建立公信力,邁向主流。這來不及2017年總統大選,但對2022年大選應有一定幫助。不過,國民陣線現在連這一步還未達到。
那麼,國民陣線是大輸家嗎?又不是。畢竟,該黨的確有近3成得票率,保守估計,國民陣線應手持約2成鐵票基本票源,這跟之前兩、三屆總統大選只獲一成至一成半得票率為佳。
國民陣線步步進逼下,傳統右派和傳統左派陣營都會變陣。國民陣線目前對2017年總統大選的最大影響是,明年大選會否重蹈2002年的覆轍,在首輪投票中得票第二,把社會黨淘汰?但若根據我在4月的那篇po所寫,有了2002年的經驗,這兩個傳統陣營不會坐以待斃。
而你若是這兩個陣營的選民,你在首輪投票會如何做?很簡單,就是在首輪投票也不會「隨心」投票,而是力保自己支持的陣營在廣泛而言有一個代表在次輪決勝投票出現。這意味,在2012年大選有不俗表現的極左陣營,以及2007年大選曾在首輪投票有約兩成得票率的中間陣營,在2017年大選都會面對很大壓力,要麼在棄保效應下得票極低,甚至在提名階段已因要力阻國民陣線在首輪投票出線而被逼放棄派人參選。這兩個勢力,會是國民陣線崛起的第一批輸家。
我上週已寫過,國民陣線在首輪投票的佳績,不如大家想像般大,「最多只是一個過程中的一個step而已」。結果,這連一個step也不是,可說盡顯法國選舉制度對打擊非主流勢力的威力。
在進一步說明之前,希望大家可先看我在4月所寫的文章<總統制下,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簡單來說,就是法國是實行總統制,只能有兩大黨/兩大陣營制,只能有崛起的新勢力取代原有其中一個勢力的情況,但不可能出現三大勢力同時鼎立好一段時間(例如超過一屆總統任期)的情況。這裏要補充的是,就是法國實行兩輪投票制,第一輪理論上是選民投票給自己最支持的候選人/政黨,這情形下,可能出現國民陣線漁人得利的情形,但當「揭了底牌」,大家知道各黨的實力後,選民在第二輪投票便改為策略投票,把最不想當選的政黨踢走列為考慮之一。
除了仍認為法國不可能出現三大勢力鼎立的情況外,我上週寫道大家誇大了國民陣線得票率的影響,還基於實際數字。我在那篇<總統制下,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文章已寫道,國民陣線在得票率已來到瓶頸,今年較早時的省議會得票率其實跟去年歐洲議會選舉差不多,都是25%左右。即使國民陣線在「大區」議會選舉得票近28%,又多了3個百分點,但這無改我該黨得票率短期內已見頂的看法。在法國的兩輪投票制下,無論是總統還是國會大選,你都要得票過半,或至少十分接近,又或是你能跟其他政黨合流成為單一勢力,你才能有勝算,因此,以這個不到三成的得票率,即使國民陣線能夠在至少一個大區執政,該黨也不可能在2017年大選便能勝出上台,或在國會獲得大量議席。
我原本心目中的step,是指在大區執政。國民陣線除了意識形態極右,未屬主流外,該黨另一致命傷是完全沒有執政經驗。國民陣線在一些城鎮當上市長、鎮長,但在法國,除了巴黎等幾個城市外,大部份城市都十分小,人口只是十多萬甚至只是5位數字,而正如之前所說,大區即使沒有立法權力,但有龐大預算,較大的地區人口達數百萬、每年預算是幾十億歐元,如果國民陣線能管理好一個大區的政府及預算運作,這有助該黨建立公信力,邁向主流。這來不及2017年總統大選,但對2022年大選應有一定幫助。不過,國民陣線現在連這一步還未達到。
那麼,國民陣線是大輸家嗎?又不是。畢竟,該黨的確有近3成得票率,保守估計,國民陣線應手持約2成鐵票基本票源,這跟之前兩、三屆總統大選只獲一成至一成半得票率為佳。
國民陣線步步進逼下,傳統右派和傳統左派陣營都會變陣。國民陣線目前對2017年總統大選的最大影響是,明年大選會否重蹈2002年的覆轍,在首輪投票中得票第二,把社會黨淘汰?但若根據我在4月的那篇po所寫,有了2002年的經驗,這兩個傳統陣營不會坐以待斃。
而你若是這兩個陣營的選民,你在首輪投票會如何做?很簡單,就是在首輪投票也不會「隨心」投票,而是力保自己支持的陣營在廣泛而言有一個代表在次輪決勝投票出現。這意味,在2012年大選有不俗表現的極左陣營,以及2007年大選曾在首輪投票有約兩成得票率的中間陣營,在2017年大選都會面對很大壓力,要麼在棄保效應下得票極低,甚至在提名階段已因要力阻國民陣線在首輪投票出線而被逼放棄派人參選。這兩個勢力,會是國民陣線崛起的第一批輸家。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