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德國基民盟(CDU)召開黨大會,為明年9月大選的政綱作準備。正如我在Facebook所說,黨魁兼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演說中提及局部禁止在公共場所穿戴袍罩,「英語傳媒把這番話列為報導重點之一,但德國傳媒不算大篇幅報導這一點」,從中可見外國傳媒與德國傳媒對這次基民盟大會的看法有微妙的差異——外國認為默克爾及基民盟政策立場「向右轉」,但德國國內沒有如外國般這麼覺得這次黨大會「右傾化」。
這可以有兩個原因解釋。一、正如文末鏈結的DW文章所說,默克爾的演說是較基民盟其他黨員偏向中間,默克爾演說的確包括了向右傾的內容,尤其在移民/難民議題上,例如袍罩禁令、承諾去年難民湧入的情況不會再發生,又或在經濟上再度出現低稅承諾,但這些內容中,大部份似是應付黨內保守一翼(及整體較保守的姊妹黨基社盟CSU)。外國較多看到這些右傾了的內容(尤其是移民問題上),不太意識到這些內容有着「應酬」黨友的含意,但德國傳媒會顧及她所說的所有政策——默克爾的演說是全方位談及經濟、科技等所有範疇,因此同時看到她的演說也有中間的一面,尤其是她說,哪些是人民(Volk)聲音,不是少撮人可以決定,變相不點名批評極右政黨AfD的「我們是人民」口號。
另一個原因是,難民危機令外國對默克爾的印象較她的實際政策來得「中間」,甚至左傾,但她實際上沒大家所想像般那麼全面接受難民。事實上,在難民危機前,她曾在公開場合當着一個少女難民說,德國不可能保證接收所有難民,弄哭了那個少女,可見她在難民問題上,儘管不是「傳統右派/保守派」政策,但也完全不是「來者不拒」。
而且,默克爾很早就開始調整難民政策。當左翼的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早在1月已說過「應該討論如何限制難民湧入歐洲」,就知道默克爾一早就開始收緊難民政策。她在黨大會上提及的收緊措施,基本上大部份在過去一年已不斷提及甚至收緊,只有少數,例如取消支持雙重國籍的引入,是這次較新提出的政策。德國傳媒每天追縱默克爾政策的立場,因此不覺得這些黨大會的建議是明顯右傾。
要注意的是,基民盟仍沒有把設立難民接收上限數目列為政綱,可見默克爾只是加強宣傳其難民政策保守的一面,但仍沒完全變成全面收緊政策。
又以大家關注的袍罩問題,儘管默克爾的說法跟她9月完全反對禁穿袍罩的表態有很大分別,但現實上,所有政治派系的法律學者都承認,全面禁止在公共場所穿著袍罩一定違反德國憲法,而默克爾也強調,是「在合法情況下」支持禁令,加上德國的穆斯林主要是最多只披頭巾的土耳其人,因此即使她真的落實禁令,對社會也不會有實際影響。
不是說外國傳媒的說法有錯——無可否認的是,默克爾和基民盟的政策的確加重了保守派/右派的立場,但「右轉」的程度有多少,當中哪些是虛、哪些是實,則不是一句「向右轉」可以完全表達出來。
延伸閱讀:
DW:Merkel's CDU approves more conservative orientation
這可以有兩個原因解釋。一、正如文末鏈結的DW文章所說,默克爾的演說是較基民盟其他黨員偏向中間,默克爾演說的確包括了向右傾的內容,尤其在移民/難民議題上,例如袍罩禁令、承諾去年難民湧入的情況不會再發生,又或在經濟上再度出現低稅承諾,但這些內容中,大部份似是應付黨內保守一翼(及整體較保守的姊妹黨基社盟CSU)。外國較多看到這些右傾了的內容(尤其是移民問題上),不太意識到這些內容有着「應酬」黨友的含意,但德國傳媒會顧及她所說的所有政策——默克爾的演說是全方位談及經濟、科技等所有範疇,因此同時看到她的演說也有中間的一面,尤其是她說,哪些是人民(Volk)聲音,不是少撮人可以決定,變相不點名批評極右政黨AfD的「我們是人民」口號。
另一個原因是,難民危機令外國對默克爾的印象較她的實際政策來得「中間」,甚至左傾,但她實際上沒大家所想像般那麼全面接受難民。事實上,在難民危機前,她曾在公開場合當着一個少女難民說,德國不可能保證接收所有難民,弄哭了那個少女,可見她在難民問題上,儘管不是「傳統右派/保守派」政策,但也完全不是「來者不拒」。
而且,默克爾很早就開始調整難民政策。當左翼的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早在1月已說過「應該討論如何限制難民湧入歐洲」,就知道默克爾一早就開始收緊難民政策。她在黨大會上提及的收緊措施,基本上大部份在過去一年已不斷提及甚至收緊,只有少數,例如取消支持雙重國籍的引入,是這次較新提出的政策。德國傳媒每天追縱默克爾政策的立場,因此不覺得這些黨大會的建議是明顯右傾。
要注意的是,基民盟仍沒有把設立難民接收上限數目列為政綱,可見默克爾只是加強宣傳其難民政策保守的一面,但仍沒完全變成全面收緊政策。
又以大家關注的袍罩問題,儘管默克爾的說法跟她9月完全反對禁穿袍罩的表態有很大分別,但現實上,所有政治派系的法律學者都承認,全面禁止在公共場所穿著袍罩一定違反德國憲法,而默克爾也強調,是「在合法情況下」支持禁令,加上德國的穆斯林主要是最多只披頭巾的土耳其人,因此即使她真的落實禁令,對社會也不會有實際影響。
不是說外國傳媒的說法有錯——無可否認的是,默克爾和基民盟的政策的確加重了保守派/右派的立場,但「右轉」的程度有多少,當中哪些是虛、哪些是實,則不是一句「向右轉」可以完全表達出來。
延伸閱讀:
DW:Merkel's CDU approves more conservative orientation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