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正在訪華,他向習近平所送的其中一項禮物,竟然是一匹已退休的8歲共和國衛隊駿馬(上面那一匹;馬克龍在Twitter上載了介紹這匹馬的影片)。剛巧,他的中文譯名有一個「馬」字,而他在大陸的普遍譯法「馬克龍」又可以解作「馬.克(服).龍」,即「Macron馴服中國(龍的傳人)」——當然,這只是法國人才能想到的gag(梗)。
正常中國人/「中文人」其實很難想到「馬.克(服).龍」的含意。我想,大家看到他的名字,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法式甜點馬卡龍(macaron)吧?而且,名字取「克」,也可以是「克勤克儉」、「克苦耐勞」等意思,可以將之解作「克勤克儉的龍」,又或者兩個中文字之間完全不能串連出什麼句子出來。
早在去年大選期間,法國媒體已發現Macron在大陸的中譯有馬、龍這2隻動物,而為了向法國人解釋這個詞語可以有意思,於是變成「馴服龍的馬」(cheval qui dompte le dragon);到了這次他訪華,很多法國(傳媒)人也很容易想起這個gag,法廣法文版一篇談及他訪華時能否顧及法國以至歐洲對中國的不滿,例如不滿中國對歐企對待很差,而不只一味唱好兩國關係,那篇文章的題目也寫成「這匹馬能降服龍嗎?」。
事實上,察覺到馬克龍的中譯名字有個「馬」字及送「馬」之間的巧合,也只有法新社,路透等其他外國傳媒是沒提及這一點,相信華文傳媒都很難聯想到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至於向習近平送馬,原因,其實可以很簡單解釋:一、馬在中國以至大部份地方,都是一種形象正面的動物;二、珍貴(這點下面再解釋);三、習近平2014年訪法時,法國派出逾百名騎兵護送他進入愛麗舍宮,當時習近平對那些馬很感興趣,因此向習近平送一項習應該感興趣的東西,投其所好,也可顯示出馬克龍及法國很細心,會注意到收禮者的個人喜好。不過,該馬匹仍在隔離檢疫中,所以馬克龍只能向習近平展示該馬匹的照片及影片。
翻查資料時,發現費加羅報一篇文章談及法國政府向外賓送禮物的規則,在這裏翻譯部份內容。
首先,法國總統向外賓送什麼,一般是先由總統府禮賓事務主管作建議,然後由總統決定。但有前禮賓事務主管說,送馬似乎是馬克龍自己想出來,又指共和國衛隊是法國體制的一個重要部份,十分能代表法國。
另外,禮物要顯示出法國對與該國發展友誼感興趣,亦要尊重對方,需要反映出兩國的共同價值觀,照顧到受訪國的品味,並要展示出法國的技藝。例如,法國經常向美國領袖或高官送出法國名牌,在2002—15年之間,單是愛瑪士的產品都送出22件!
法國政府的規則是寫明,這類禮物要以合理成本買入,但規則沒列明上限金額,一般而言,如果是國家元首的話,價格最好是大概數百歐元,有時會達數千歐元。一匹馬的成本很明顯不只數千歐元這麼簡單,但為了顯示法國極其重視這次外訪,因此也要用上如此破格的禮物來突顯。
法國之前應該近乎未試過送動物給外國領袖的,因為運輸方面真的十分麻煩,但上任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任內反而收過幾次動物。阿爾及利亞總統曾向他送過2匹馬匹,馬里總統就試過送駱駝,以感謝法國派兵協助圍剿恐怖份子。當時奧朗德沒有把那隻駱駝帶回法國,把牠寄養在一個馬里家庭便算,但事後傳出那個家庭把那駱駝吃掉,結果馬里政府急急找來另一種駱駝當補償,還說那隻駱駝比原本那一種更大更好!
正常中國人/「中文人」其實很難想到「馬.克(服).龍」的含意。我想,大家看到他的名字,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法式甜點馬卡龍(macaron)吧?而且,名字取「克」,也可以是「克勤克儉」、「克苦耐勞」等意思,可以將之解作「克勤克儉的龍」,又或者兩個中文字之間完全不能串連出什麼句子出來。
早在去年大選期間,法國媒體已發現Macron在大陸的中譯有馬、龍這2隻動物,而為了向法國人解釋這個詞語可以有意思,於是變成「馴服龍的馬」(cheval qui dompte le dragon);到了這次他訪華,很多法國(傳媒)人也很容易想起這個gag,法廣法文版一篇談及他訪華時能否顧及法國以至歐洲對中國的不滿,例如不滿中國對歐企對待很差,而不只一味唱好兩國關係,那篇文章的題目也寫成「這匹馬能降服龍嗎?」。
事實上,察覺到馬克龍的中譯名字有個「馬」字及送「馬」之間的巧合,也只有法新社,路透等其他外國傳媒是沒提及這一點,相信華文傳媒都很難聯想到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至於向習近平送馬,原因,其實可以很簡單解釋:一、馬在中國以至大部份地方,都是一種形象正面的動物;二、珍貴(這點下面再解釋);三、習近平2014年訪法時,法國派出逾百名騎兵護送他進入愛麗舍宮,當時習近平對那些馬很感興趣,因此向習近平送一項習應該感興趣的東西,投其所好,也可顯示出馬克龍及法國很細心,會注意到收禮者的個人喜好。不過,該馬匹仍在隔離檢疫中,所以馬克龍只能向習近平展示該馬匹的照片及影片。
翻查資料時,發現費加羅報一篇文章談及法國政府向外賓送禮物的規則,在這裏翻譯部份內容。
首先,法國總統向外賓送什麼,一般是先由總統府禮賓事務主管作建議,然後由總統決定。但有前禮賓事務主管說,送馬似乎是馬克龍自己想出來,又指共和國衛隊是法國體制的一個重要部份,十分能代表法國。
另外,禮物要顯示出法國對與該國發展友誼感興趣,亦要尊重對方,需要反映出兩國的共同價值觀,照顧到受訪國的品味,並要展示出法國的技藝。例如,法國經常向美國領袖或高官送出法國名牌,在2002—15年之間,單是愛瑪士的產品都送出22件!
法國政府的規則是寫明,這類禮物要以合理成本買入,但規則沒列明上限金額,一般而言,如果是國家元首的話,價格最好是大概數百歐元,有時會達數千歐元。一匹馬的成本很明顯不只數千歐元這麼簡單,但為了顯示法國極其重視這次外訪,因此也要用上如此破格的禮物來突顯。
法國之前應該近乎未試過送動物給外國領袖的,因為運輸方面真的十分麻煩,但上任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任內反而收過幾次動物。阿爾及利亞總統曾向他送過2匹馬匹,馬里總統就試過送駱駝,以感謝法國派兵協助圍剿恐怖份子。當時奧朗德沒有把那隻駱駝帶回法國,把牠寄養在一個馬里家庭便算,但事後傳出那個家庭把那駱駝吃掉,結果馬里政府急急找來另一種駱駝當補償,還說那隻駱駝比原本那一種更大更好!
人家明明是寄寓龙马精神~~
回覆刪除馬剋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