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經濟民族主義」只是歐盟面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冰山一角,歐盟更需要解決的是:如何一方面改革經濟,令經濟更具活力,但同時可以紓緩大部份人對現有社會模式改變的的憂慮。
歐洲經濟近年一直落後美國,美國經濟平均以3至5%的增長率發展,但歐盟整體經濟增長率只有0至2%。而且,停滯不前15年的日本經濟在2005年也開始有起色,該年第4季以4%以上的按年增長率上升,並擺脫了多年的通縮,歐盟的經濟表現便顯得榮辱互見。
因此,歐盟各國領導人急於進行經濟改革,否則便進一步落後美國和日本,甚至被中國和印度趕過。事實上,歐盟各國領導人2000年3月舉行峰 會時,通過了「里斯本策略」(Lisbon Strategy),勾劃出至2010年前的經濟改革藍圖和目標,由方便中小企建立業務、發展創意科技行業都涉及。
無論是什麼改革,涉及的都是同一個主旨:經濟自由化,拆牆鬆綁。全球目前的共識都認為開放市場,減少政府干預,以及增加市場靈活性是刺激經濟的不二法門 (閣下是否同意以上共識是另一個問題,但重點是大部份領導人都這樣認為)。不過,歐盟、特別歐盟中心法國和德國,他們戰後的傳統社會模式跟英美式的自由經 濟模式很不同,法德等歐陸國家的社會及勞工保障相對較高,對市場的干預也較多,要求這些國家的人民接受這些改革比英美等國家十分困難。
服務業開放法令最能代表箇中問題。這條法令旨在開放大部份服務業,包括的由旅遊業、保險等較商業性的服務至教育、醫療等較敏感的項目。但這引起很多人反對,認為法令將所有東西商品化,並且可能損害成員國和人民對其社會政策──如衛生、環境等──的控制權。
最終,歐洲議會大部份政黨3月達成協議,將最爭議的「來源地原則」刪去。這原則規定在某一成員國建立的服務業企業到另一成員國開設業務時,可按照其來源成員國的標準營運。另外,協議也將醫療和社會服務等的行業刪除。歐盟峰會3月24日也接受這項共識。
東歐、英國、愛爾蘭和荷蘭這些國家原來希望更激進的方案,但承認寧願擁有一條法令比什麼也沒有更好。這個例子也突顯出歐盟要以經濟自由化來刺激經濟的難度。
歐洲經濟近年一直落後美國,美國經濟平均以3至5%的增長率發展,但歐盟整體經濟增長率只有0至2%。而且,停滯不前15年的日本經濟在2005年也開始有起色,該年第4季以4%以上的按年增長率上升,並擺脫了多年的通縮,歐盟的經濟表現便顯得榮辱互見。
因此,歐盟各國領導人急於進行經濟改革,否則便進一步落後美國和日本,甚至被中國和印度趕過。事實上,歐盟各國領導人2000年3月舉行峰 會時,通過了「里斯本策略」(Lisbon Strategy),勾劃出至2010年前的經濟改革藍圖和目標,由方便中小企建立業務、發展創意科技行業都涉及。
無論是什麼改革,涉及的都是同一個主旨:經濟自由化,拆牆鬆綁。全球目前的共識都認為開放市場,減少政府干預,以及增加市場靈活性是刺激經濟的不二法門 (閣下是否同意以上共識是另一個問題,但重點是大部份領導人都這樣認為)。不過,歐盟、特別歐盟中心法國和德國,他們戰後的傳統社會模式跟英美式的自由經 濟模式很不同,法德等歐陸國家的社會及勞工保障相對較高,對市場的干預也較多,要求這些國家的人民接受這些改革比英美等國家十分困難。
服務業開放法令最能代表箇中問題。這條法令旨在開放大部份服務業,包括的由旅遊業、保險等較商業性的服務至教育、醫療等較敏感的項目。但這引起很多人反對,認為法令將所有東西商品化,並且可能損害成員國和人民對其社會政策──如衛生、環境等──的控制權。
最終,歐洲議會大部份政黨3月達成協議,將最爭議的「來源地原則」刪去。這原則規定在某一成員國建立的服務業企業到另一成員國開設業務時,可按照其來源成員國的標準營運。另外,協議也將醫療和社會服務等的行業刪除。歐盟峰會3月24日也接受這項共識。
東歐、英國、愛爾蘭和荷蘭這些國家原來希望更激進的方案,但承認寧願擁有一條法令比什麼也沒有更好。這個例子也突顯出歐盟要以經濟自由化來刺激經濟的難度。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