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法國在2日公佈了改組後的內閣名單,但今次不只換人這麼簡單,而是架構大改組,於是到現在仍討論新的政府架構。
例如,其中一個內閣仍在爭拗的問題是:上面中間、估計將會出任外貿國務秘書的原數碼經濟部長佩勒琳(Fleur Pellerin),將向誰匯報?是左面的經濟部長蒙特堡(Arnaud Montebourg),還是右面的外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全部照片來自Le Nouvel Observateur)?
法國傳統上是實行「大小部長制」,即內閣中有極多部長,大概30名,全部的名銜是都是「ministre」,但當中有些明顯是較重要的,有些的職務是較不重要,而且後者所統轄的公務員,他們所屬的部門的行政運作是由另一名部長管理,例如在前一個內閣,預算,以及社會經濟及消費保障這2名部長,辦公位置是財政部(其大樓為Bercy大樓,因此法國傳媒愛稱財政部為Bercy),所以一些法國以外的傳媒有時候會稱呼他們為junior minister。
但在薩爾科齊年代,他決定把內閣精簡,部長人數大概縮至16個左右,如果再有需要,在部長下設國務秘書(secretaire d'etat)。新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同樣走小內閣制,連同他只有16名部長。
不過,薩爾科齊主要把職能相近的部長合併,沒有大重組,但瓦爾斯做了一定的重組。因此就出現了佩勒琳究竟向誰負責的問題。法國傳統上、以至國際上,應是向經濟部負責的,但法比尤斯上任後力主「經濟外交」,認為法國的外交政策最主要目的是併經濟,因此一直想把外貿政策搶過來。目前的傳聞是,外貿會歸外交部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法比尤斯是目前內閣經驗最豐富的一員,80年代便以37歲之齡成為法國歷來最年輕的總理,被認為是政界神童,而目前是內閣第二號人物(排第3是環境能源部長羅雅爾Segolene Royal),因此有實力可以爭贏。
更令法國傳媒疑惑的是財長一分為二,一個是「財政及公共賬目部長」,由原勞工部長塞潘(Michel Sapin)擔任,另一個是「經濟、生產力振興及數碼部長」,由蒙特堡擔任。雖然這種分工在不少國家都有,例如法國傳媒形容這種分工為「德式財政部」--德國一向傳統是分開財政部和經濟部,目前前者是CDU的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擔任,後者是SPD的副總理加布里(Sigmar Gabriel)掌管,但法國的確從來都沒有分開為2個部門的傳統。奧朗德上台後,已把工業政策分拆出來,再之後,法國財長的正式名銜為「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可見財金政策高度集中在一人手中。
向傳媒解釋時,塞潘和蒙特堡都是以前者是蕭伯樂、後者是加布里來解釋二人分工,但實際運作上,因為這些政策一直在同一部門下工作,因此要把這些不同機關和公務員攤分,有點困難。最大問題其實是座位安置:原來只有一個部長,該部長的房間應該由誰佔據呢?相信二人會同時在Bercy工作,但二人所管轄的員工現時的座位未必是分得很清楚,可能是同一層樓同時有二人管理的員工,甚至同一個partition都坐了兩個部門的員工。為了方便溝通,他們可能要大執位。
例如,其中一個內閣仍在爭拗的問題是:上面中間、估計將會出任外貿國務秘書的原數碼經濟部長佩勒琳(Fleur Pellerin),將向誰匯報?是左面的經濟部長蒙特堡(Arnaud Montebourg),還是右面的外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全部照片來自Le Nouvel Observateur)?
法國傳統上是實行「大小部長制」,即內閣中有極多部長,大概30名,全部的名銜是都是「ministre」,但當中有些明顯是較重要的,有些的職務是較不重要,而且後者所統轄的公務員,他們所屬的部門的行政運作是由另一名部長管理,例如在前一個內閣,預算,以及社會經濟及消費保障這2名部長,辦公位置是財政部(其大樓為Bercy大樓,因此法國傳媒愛稱財政部為Bercy),所以一些法國以外的傳媒有時候會稱呼他們為junior minister。
但在薩爾科齊年代,他決定把內閣精簡,部長人數大概縮至16個左右,如果再有需要,在部長下設國務秘書(secretaire d'etat)。新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同樣走小內閣制,連同他只有16名部長。
不過,薩爾科齊主要把職能相近的部長合併,沒有大重組,但瓦爾斯做了一定的重組。因此就出現了佩勒琳究竟向誰負責的問題。法國傳統上、以至國際上,應是向經濟部負責的,但法比尤斯上任後力主「經濟外交」,認為法國的外交政策最主要目的是併經濟,因此一直想把外貿政策搶過來。目前的傳聞是,外貿會歸外交部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法比尤斯是目前內閣經驗最豐富的一員,80年代便以37歲之齡成為法國歷來最年輕的總理,被認為是政界神童,而目前是內閣第二號人物(排第3是環境能源部長羅雅爾Segolene Royal),因此有實力可以爭贏。
更令法國傳媒疑惑的是財長一分為二,一個是「財政及公共賬目部長」,由原勞工部長塞潘(Michel Sapin)擔任,另一個是「經濟、生產力振興及數碼部長」,由蒙特堡擔任。雖然這種分工在不少國家都有,例如法國傳媒形容這種分工為「德式財政部」--德國一向傳統是分開財政部和經濟部,目前前者是CDU的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擔任,後者是SPD的副總理加布里(Sigmar Gabriel)掌管,但法國的確從來都沒有分開為2個部門的傳統。奧朗德上台後,已把工業政策分拆出來,再之後,法國財長的正式名銜為「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可見財金政策高度集中在一人手中。
向傳媒解釋時,塞潘和蒙特堡都是以前者是蕭伯樂、後者是加布里來解釋二人分工,但實際運作上,因為這些政策一直在同一部門下工作,因此要把這些不同機關和公務員攤分,有點困難。最大問題其實是座位安置:原來只有一個部長,該部長的房間應該由誰佔據呢?相信二人會同時在Bercy工作,但二人所管轄的員工現時的座位未必是分得很清楚,可能是同一層樓同時有二人管理的員工,甚至同一個partition都坐了兩個部門的員工。為了方便溝通,他們可能要大執位。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