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過去一年多,不少華人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難民政策,而近日德國不斷出現由穆斯林(當中包括難民)進行的襲擊,很多華人都說「I told you so」。
不過,德國人是否這樣想呢?根據民調機構Forsa替雜誌Stern進行的調查,69%德國人認為近日襲擊增加與難民人數大升無關,只有28%德國人把襲擊歸咎於默克爾的難民政策。
近日多宗襲擊後,德國是多了批評默克爾難民政策的聲音,尤其是默克爾領導政黨基民盟(CDU)的姊妹黨基社盟(CSU)。有趣的是,即使是CSU支持者,也有67%不覺得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導致襲擊多了,只有極右的「另一選項黨」(AfD)支持者中,有78%認為默克爾的政策要負責。
過去一年多,我看到不少網上言論稱德國如此「有愛心地」接收大批難民,早晚出事時,我心想:德國人不是這樣想。
必須強調,我不是全盤否定上述網上言論(儘管我的確傾向反對這些言論),我只是想說,在批評人家的政策前,先理解一下德國人的邏輯。
首先,我想搬出我的「納粹理論」——「但凡德國政府/社會持有一些與全球絕大部份國家共識相反的立場時,你一定可以從納粹崛起及統治時期的歷史找到原因解釋這立場」。在納粹統治期間,有大批猶太人逃避迫害而做了難民離開德國,因此,德國人是沒可能覺得可以把大部份甚全部難民拒諸門外。德國可以在審批難民申請時十分嚴格,嚴打「經濟難民」,但不會在未審核前,連入境也不准。
也由於納粹歷史,德國人更擔心極右恐怖主義多於伊斯蘭恐怖主義,德國不時有掃蕩極端極右組織的新聞。
另外,德國的穆斯林主要來自土耳其,土耳其實施政教分離,因此德國很少出現穆斯林思想受極端伊斯蘭主義影響的情況。相對下,法國穆斯林主要來自北非,英國的則來自南亞,這兩個地區一向有很多極端伊斯蘭組織。而且,法國和英國都有一些貧窮穆斯林集中的地區,印象中德國反而沒這情況,而德國土耳其裔與主流社會的財富及社會地位差距不是那麼大。
因此,法英兩國人民會容易有一個「穆斯林是搞事」的印象,德國人就從來不覺伊斯蘭是個重大安全威脅;法英兩國主流保守派也更傾向把一些社會問題歸咎穆斯林,但CDU及CSU沒有這個傾向。
以近年的「穆斯林襲擊」來說,英國的2005年7.7襲擊,以至法國近一兩年大部份襲擊,絕對較德國近日的襲擊有組織及有規模得多,與恐怖組織連繫較大,但德國近日的多是一個人襲擊,的確不能排除施襲者的個人情緒因素是襲擊動機。這也令德國人較法英兩國人民不會那麼容易相信,穆斯林襲擊就一定是涉及恐怖主義。
重申一次:上述德國人的思維不是真理,並非不能反駁,我只想說,批評德國的政策前,請先認識一下人家的社會背景。情況跟希臘債務危機一樣,批評德國的緊縮政策前,要先理解一下,人家有個怎樣的歷史背景令緊縮政策變成德國(近乎)全民共識。
現在問題只是在於,德國邏輯變成歐洲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歸,其他未必持有德國邏輯的歐洲國家面對龐大壓力要改用德國邏輯去思考。
不過,德國人是否這樣想呢?根據民調機構Forsa替雜誌Stern進行的調查,69%德國人認為近日襲擊增加與難民人數大升無關,只有28%德國人把襲擊歸咎於默克爾的難民政策。
近日多宗襲擊後,德國是多了批評默克爾難民政策的聲音,尤其是默克爾領導政黨基民盟(CDU)的姊妹黨基社盟(CSU)。有趣的是,即使是CSU支持者,也有67%不覺得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導致襲擊多了,只有極右的「另一選項黨」(AfD)支持者中,有78%認為默克爾的政策要負責。
過去一年多,我看到不少網上言論稱德國如此「有愛心地」接收大批難民,早晚出事時,我心想:德國人不是這樣想。
必須強調,我不是全盤否定上述網上言論(儘管我的確傾向反對這些言論),我只是想說,在批評人家的政策前,先理解一下德國人的邏輯。
首先,我想搬出我的「納粹理論」——「但凡德國政府/社會持有一些與全球絕大部份國家共識相反的立場時,你一定可以從納粹崛起及統治時期的歷史找到原因解釋這立場」。在納粹統治期間,有大批猶太人逃避迫害而做了難民離開德國,因此,德國人是沒可能覺得可以把大部份甚全部難民拒諸門外。德國可以在審批難民申請時十分嚴格,嚴打「經濟難民」,但不會在未審核前,連入境也不准。
也由於納粹歷史,德國人更擔心極右恐怖主義多於伊斯蘭恐怖主義,德國不時有掃蕩極端極右組織的新聞。
另外,德國的穆斯林主要來自土耳其,土耳其實施政教分離,因此德國很少出現穆斯林思想受極端伊斯蘭主義影響的情況。相對下,法國穆斯林主要來自北非,英國的則來自南亞,這兩個地區一向有很多極端伊斯蘭組織。而且,法國和英國都有一些貧窮穆斯林集中的地區,印象中德國反而沒這情況,而德國土耳其裔與主流社會的財富及社會地位差距不是那麼大。
因此,法英兩國人民會容易有一個「穆斯林是搞事」的印象,德國人就從來不覺伊斯蘭是個重大安全威脅;法英兩國主流保守派也更傾向把一些社會問題歸咎穆斯林,但CDU及CSU沒有這個傾向。
以近年的「穆斯林襲擊」來說,英國的2005年7.7襲擊,以至法國近一兩年大部份襲擊,絕對較德國近日的襲擊有組織及有規模得多,與恐怖組織連繫較大,但德國近日的多是一個人襲擊,的確不能排除施襲者的個人情緒因素是襲擊動機。這也令德國人較法英兩國人民不會那麼容易相信,穆斯林襲擊就一定是涉及恐怖主義。
重申一次:上述德國人的思維不是真理,並非不能反駁,我只想說,批評德國的政策前,請先認識一下人家的社會背景。情況跟希臘債務危機一樣,批評德國的緊縮政策前,要先理解一下,人家有個怎樣的歷史背景令緊縮政策變成德國(近乎)全民共識。
現在問題只是在於,德國邏輯變成歐洲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歸,其他未必持有德國邏輯的歐洲國家面對龐大壓力要改用德國邏輯去思考。
明白香港人選擇以右翼觀點看待難民的背景,但必須明白不同國家對同一個議題都有相當不同的看法,不能像倒模般看相同議題。
回覆刪除本人在早前英國脫歐時也看到不少香港人(不能說大部份,畢竟我不可能全認識七百萬香港人)也是用香港人自己的背景看待脫歐,將難民問題看到無限大,幾乎沒有看其他factors,對香港這個國際都市而言,無疑是令人失望的。
德国的主流媒体较少极右或者仇外的言论空间恐怕对民众的想法也是有一定影响。不是说德国没有言论自由,而是各大媒体的作者和编辑在这个问题上都比较自律。煽动仇恨的言论更是不受欢迎。不光媒体上的正文不会这样做,连网站上的匿名评论都是有管理员实时 “照看”,他们认为不妥的煽动仇恨的言论,会被果断删除并且留下一句简短解释,大致说是该言论越界。他们甚至要求外国的公司,比如脸书,配合这样删除极右或者仇外的言论。许多在别的国家可能常见的排外仇外言论,在德国有举报热线可以举报。 一旦查实,发布那些言论者将会被处以罚款,金额一般也有几千欧元。而且,德国的电视上常常会有一些关于时事的讨论会,一般而言参加讨论的嘉宾还是比较理性的。 所以,仇外情绪在当下的德国是比较难以有效传播。
回覆刪除這一點我其實幾欣賞,可能當年德國的歷史成了他們前車之鑑;當然也會有限制言論自由的危機,這就要看他們如何平衡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