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在8月初寫過,英國脫歐後,有兩個歐盟機關要從倫敦搬遷,當時寫了為何各大國家都想爭取這兩個機關的總部搬來,以及遴選過程。歐盟27個成員國(不包括英國)在20日已投票作出決定,但我8月寫到這個議題時,沒想過遴選過程會如此精彩——精彩在於,如此重要的決定,最終竟是抽籤決定!
先由8月文章copy and paste一次投票方法:
根據EUObserver,第一輪投票結果如下:
米蘭(意大利,25分)
阿姆斯特丹(荷蘭,20分)
哥本哈根(丹麥,20分)
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斯洛伐克,15分)
巴塞隆拿(西班牙,13分)
斯德哥爾摩(瑞典,12分)
雅典(希臘,10分)
波圖(Porto,葡萄牙,10分)
華沙(波蘭,7分)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7分)
布魯塞爾(比利時,5分)
赫爾辛基(芬蘭,5分)
維也納(奧地利,4分)
波恩(德國,3分)
里爾(Lille,法國,3分)
索菲亞(保加利亞,3分)
到了第二輪投票,哥本哈根被淘汱,而在最後一輪投票,米蘭與阿姆斯特丹竟然同得13票——神奇之處在於,明明有27個成員國投票,單數都可以弄出個打和的結果!據報,是因為在首輪投票排第四的斯洛伐克不滿沒有一個中東歐國家進入第二輪投票,於是在第二、三輪投票都棄權。最終要由主持會議的輪任主席國愛沙尼亞的官員抽籤,令阿姆斯特丹勝出。
至於EBA,有8個城市爭奪,包括:巴黎、都柏林(愛爾蘭)、法蘭克福(德國)、維也內、華沙、盧森堡、布拉格(捷克)及布魯塞爾。進入第二輪投票的是巴黎、都柏林及法蘭克福,到了第三輪投票,巴黎及都柏林同樣是13VS13,據報是因為有一票同是剔了巴黎及都柏林,變廢票,於是愛沙尼亞官員又要出來抽籤,令巴黎勝出。
由巴黎奪得EBA總部,對英國來說應是最不感味兒的結果,因為法國一向希望把巴黎變成英國脫歐後的歐洲金融中心,取代巴黎,現在同時奪得EBA,一定會令法國人覺得向取代倫敦邁進一步。
歐盟機關的總部設在哪兒,十分技術性但都算重要,因為始終有利益,但一個重要的決定要由抽籤拍板,都十分兒戲。
另外,兩個總部都遷往「西歐」、「舊歐盟成員國」,甚至算是「北部」(法國傳統上跟意大利等地中海國家被撥作同一陣營,但若以南北來區分,巴黎位置較像北部),在地理上似乎並不平衡,這在歐盟政治絕對是一個禁忌。
中東歐這些「新歐盟成員國」尤其不會滿意。歐盟目前有37個機關,他們較獨立,不是直屬歐盟執委會,但由於不少機關的總部在「新成員國」21世紀陸續加入前已經建成,因此當中有29個的總部在「舊成員國」,「新成員國」只有8個,包括:
歐洲創新及科技研究所(EIT,布達佩斯,匈牙利)
歐洲性別平等研究所(EIGE,維爾紐斯,立陶宛)
歐洲執法訓練局(CEPOL,布達佩斯,匈牙利)
歐洲電子通訊監管機關局(BEREC,里加,拉脫維亞)
能源監管機關合作局(ACER,盧布爾雅那,斯洛文尼亞)
歐洲政庇支援辦公室(EASO,瓦勒塔,馬耳他)
內政司法大型IT系統運作管理歐洲機關(eu-LISA,塔林,愛沙尼亞)
歐洲邊境及海防局(Frontex,華沙,波蘭)
上述機關中,只有Frontex算是重要,其他7間都十分次要,員工人數及政策影響力都不及今次搬遷的EMA及EBA。
不過,不少EMA及EBA的員工都不想搬往較窮的中東歐國家工作,阿姆斯特丹及巴黎都是員工內部調查中,不少人願意搬往的城市,因此這次選址對他們來說是十分理想的決定。
先由8月文章copy and paste一次投票方法:
分開兩個機關投票,先決定EMA。投票分3輪,每個國家在第一輪投票可投「6分」,首選國家/城市投3分,次選投2分,第三選擇投1分,如果有國家獲得至少14票「3分」(即超過一半成員國),該國家當選;否則,就要進行第二輪投票,篩選剩得分最高的3個國家,各國此時只需要投1票,得14票或以上的國家當選;如果仍未分出高下,則篩剩最高票的2個國家,較高票者得勝。在歐洲藥物署(EMA)總部的爭奪中,有16個城市角逐,在投票前,克羅地亞、馬耳他及愛爾蘭的城市退出,其中愛爾蘭是希望以此換取更多國家支持他們獲得歐洲銀行局(EBA)的總部。
根據EUObserver,第一輪投票結果如下:
米蘭(意大利,25分)
阿姆斯特丹(荷蘭,20分)
哥本哈根(丹麥,20分)
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斯洛伐克,15分)
巴塞隆拿(西班牙,13分)
斯德哥爾摩(瑞典,12分)
雅典(希臘,10分)
波圖(Porto,葡萄牙,10分)
華沙(波蘭,7分)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7分)
布魯塞爾(比利時,5分)
赫爾辛基(芬蘭,5分)
維也納(奧地利,4分)
波恩(德國,3分)
里爾(Lille,法國,3分)
索菲亞(保加利亞,3分)
到了第二輪投票,哥本哈根被淘汱,而在最後一輪投票,米蘭與阿姆斯特丹竟然同得13票——神奇之處在於,明明有27個成員國投票,單數都可以弄出個打和的結果!據報,是因為在首輪投票排第四的斯洛伐克不滿沒有一個中東歐國家進入第二輪投票,於是在第二、三輪投票都棄權。最終要由主持會議的輪任主席國愛沙尼亞的官員抽籤,令阿姆斯特丹勝出。
至於EBA,有8個城市爭奪,包括:巴黎、都柏林(愛爾蘭)、法蘭克福(德國)、維也內、華沙、盧森堡、布拉格(捷克)及布魯塞爾。進入第二輪投票的是巴黎、都柏林及法蘭克福,到了第三輪投票,巴黎及都柏林同樣是13VS13,據報是因為有一票同是剔了巴黎及都柏林,變廢票,於是愛沙尼亞官員又要出來抽籤,令巴黎勝出。
由巴黎奪得EBA總部,對英國來說應是最不感味兒的結果,因為法國一向希望把巴黎變成英國脫歐後的歐洲金融中心,取代巴黎,現在同時奪得EBA,一定會令法國人覺得向取代倫敦邁進一步。
歐盟機關的總部設在哪兒,十分技術性但都算重要,因為始終有利益,但一個重要的決定要由抽籤拍板,都十分兒戲。
另外,兩個總部都遷往「西歐」、「舊歐盟成員國」,甚至算是「北部」(法國傳統上跟意大利等地中海國家被撥作同一陣營,但若以南北來區分,巴黎位置較像北部),在地理上似乎並不平衡,這在歐盟政治絕對是一個禁忌。
中東歐這些「新歐盟成員國」尤其不會滿意。歐盟目前有37個機關,他們較獨立,不是直屬歐盟執委會,但由於不少機關的總部在「新成員國」21世紀陸續加入前已經建成,因此當中有29個的總部在「舊成員國」,「新成員國」只有8個,包括:
歐洲創新及科技研究所(EIT,布達佩斯,匈牙利)
歐洲性別平等研究所(EIGE,維爾紐斯,立陶宛)
歐洲執法訓練局(CEPOL,布達佩斯,匈牙利)
歐洲電子通訊監管機關局(BEREC,里加,拉脫維亞)
能源監管機關合作局(ACER,盧布爾雅那,斯洛文尼亞)
歐洲政庇支援辦公室(EASO,瓦勒塔,馬耳他)
內政司法大型IT系統運作管理歐洲機關(eu-LISA,塔林,愛沙尼亞)
歐洲邊境及海防局(Frontex,華沙,波蘭)
上述機關中,只有Frontex算是重要,其他7間都十分次要,員工人數及政策影響力都不及今次搬遷的EMA及EBA。
不過,不少EMA及EBA的員工都不想搬往較窮的中東歐國家工作,阿姆斯特丹及巴黎都是員工內部調查中,不少人願意搬往的城市,因此這次選址對他們來說是十分理想的決定。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