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我曾在臉書說過,想跟一個在11月遊芬蘭的朋友說一個「殘酷」的事實。不過,這篇文章跟這個無關,那個「殘酷」的事實,我在星期日才貼出來(我會鞭策自己一定準時出文的,而且希望寫寫我的芬蘭「遊記」)。
這裏想寫的是:23日有不少外電都有這篇小報導,表示芬蘭食品製造商Fazer在24日起正式在部份分店推出新的麵包產品,就正如上邊照片(來自路透)的宣傳海報中的麵包。看來平平無奇但這麼多人報導,因為這是由蟋蟀製成的麵包。
大家以後到芬蘭有新手信了!!
先叉開話題:Fazer本身都是芬蘭特產,一開始時是芬蘭糖果製作師傅Karl Fazer在19世紀末於赫爾辛基市中心開了一間「法俄式咖啡室」起家,兼營糖果及巧克力,那間咖啡室到現在仍於原址營業,往赫爾辛基市不妨去朝聖一下(但很多人)。現在Fazer已是一間大型北歐食品集團,主要生產不同款式的糖果及巧克力,基本上你在芬蘭隨便去一間便利店,甚至在機場等候登機前想買點小吃,都會看到這個牌子。
好,說遠了。根據BBC,Fazer一條「蟋蟀麵包」包含了70隻蟋蟀,將牠們曬乾並磨成粉,並混入一般麵粉、其他不同類別的種籽而製成。Fazer夏天開始研製,負責人說味道跟一般麵包沒有分別,但一條「蟋蟀麵包」賣3.99歐元(約37港元/140新台幣/31人民幣),而一般同等份量的麵包條在芬蘭賣2至3歐元(約19—28港元/70—100新台幣/15—23人民幣)。
英文外電通常止於這裏。芬蘭的YLE電視台英文報導有較詳細的背景解釋。
全球不少地方都會食蟲,但西方較少這個傳統,食昆蟲只是西方近年興起的潮流。不過,在歐盟國家,一般政府都禁止出賣「蟲製」食物,原本只有英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及丹麥批准,芬蘭今年9月也加入這個行列,並製訂了相關的安全食蟲指引,有關許何在11月1日生效,因此各大食品生產商今個月開始推出「蟲製」食品。
相對而言,芬蘭人似乎較敢嘗試食蟲,於是在芬蘭開放食蟲,涉及的市場較在其他人口多得多的國家更大,也較多人有興趣加入這個市場。
又叉開話題——我去年往芬蘭其實是出差,期間接觸過一些食品公司。不要以為「初創公司」(startup)只涉及手遊等網絡科技,芬蘭有不少「初創公司」是食品業,他們主要拿芬蘭的天然資源來製成一些「新」的食物。不一定是昆蟲,更多是取自森林的一些植物(芬蘭是很多森林的,畢竟他們原本最重要的產業是木材及造紙,不是諾基亞或憤怒鳥),包括一些大家都有在吃的東西,例如燕麥,而他們標榜的「新」,在於經過提煉,食物的營養濃度更高,或者把一些有在吃、但之前較難量產的東西,變成較易量產。
(免責聲明:這只是他們所說的,是否真的營養更高、與目前其他國家已有產品很不同,這些我就不擔保了)
跟這些「食品初創公司」交過手,就會理解為何芬蘭人覺得「昆蟲」食物在國內大有可為。
上述YLE報導中提及一間初創公司EntoCube,他們3年前已在製作這些「蟲製」食品,或是研究如何大量飼養昆蟲來供應給其他食品生產商,產品包括有「加鹽烤蟋蟀」、「花生蟋蟀chili小吃」、或混合燕麥後的蟋蟀小吃,另外也有麵包蟲小吃(mealworm,不知不同地方會否有不叫法)。
EntoCube之前只能「偷雞」出售這類產品,聲稱這些只是「廚房裝飾」——任何法例都只能規管售賣時聲稱可吃的東西,不能立法禁止大家吃一些不能吃的東西。
這些「蟲製」食品的報導,通常都會提及全球資源缺乏、氣候問題等,因為理論上昆蟲的飼養所需要的資源(飼料),一定較肉(家禽、魚等)少得多,而且多蛋白質,也是有營養的,因此在缺乏糧食的世界,以及西方近年一些人十分顧忌獲取肉類時對動物不人道下,食昆蟲是一個出路。
不過,網主就覺得,如其吃昆蟲,倒不如食素,這樣更環保。
題外話:網主是肉食獸,身為香港人卻完全不吃飲茶中的鳳爪、或動物內臟等食物。
這裏想寫的是:23日有不少外電都有這篇小報導,表示芬蘭食品製造商Fazer在24日起正式在部份分店推出新的麵包產品,就正如上邊照片(來自路透)的宣傳海報中的麵包。看來平平無奇但這麼多人報導,因為這是由蟋蟀製成的麵包。
大家以後到芬蘭有新手信了!!
先叉開話題:Fazer本身都是芬蘭特產,一開始時是芬蘭糖果製作師傅Karl Fazer在19世紀末於赫爾辛基市中心開了一間「法俄式咖啡室」起家,兼營糖果及巧克力,那間咖啡室到現在仍於原址營業,往赫爾辛基市不妨去朝聖一下(但很多人)。現在Fazer已是一間大型北歐食品集團,主要生產不同款式的糖果及巧克力,基本上你在芬蘭隨便去一間便利店,甚至在機場等候登機前想買點小吃,都會看到這個牌子。
好,說遠了。根據BBC,Fazer一條「蟋蟀麵包」包含了70隻蟋蟀,將牠們曬乾並磨成粉,並混入一般麵粉、其他不同類別的種籽而製成。Fazer夏天開始研製,負責人說味道跟一般麵包沒有分別,但一條「蟋蟀麵包」賣3.99歐元(約37港元/140新台幣/31人民幣),而一般同等份量的麵包條在芬蘭賣2至3歐元(約19—28港元/70—100新台幣/15—23人民幣)。
英文外電通常止於這裏。芬蘭的YLE電視台英文報導有較詳細的背景解釋。
全球不少地方都會食蟲,但西方較少這個傳統,食昆蟲只是西方近年興起的潮流。不過,在歐盟國家,一般政府都禁止出賣「蟲製」食物,原本只有英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及丹麥批准,芬蘭今年9月也加入這個行列,並製訂了相關的安全食蟲指引,有關許何在11月1日生效,因此各大食品生產商今個月開始推出「蟲製」食品。
相對而言,芬蘭人似乎較敢嘗試食蟲,於是在芬蘭開放食蟲,涉及的市場較在其他人口多得多的國家更大,也較多人有興趣加入這個市場。
又叉開話題——我去年往芬蘭其實是出差,期間接觸過一些食品公司。不要以為「初創公司」(startup)只涉及手遊等網絡科技,芬蘭有不少「初創公司」是食品業,他們主要拿芬蘭的天然資源來製成一些「新」的食物。不一定是昆蟲,更多是取自森林的一些植物(芬蘭是很多森林的,畢竟他們原本最重要的產業是木材及造紙,不是諾基亞或憤怒鳥),包括一些大家都有在吃的東西,例如燕麥,而他們標榜的「新」,在於經過提煉,食物的營養濃度更高,或者把一些有在吃、但之前較難量產的東西,變成較易量產。
(免責聲明:這只是他們所說的,是否真的營養更高、與目前其他國家已有產品很不同,這些我就不擔保了)
跟這些「食品初創公司」交過手,就會理解為何芬蘭人覺得「昆蟲」食物在國內大有可為。
上述YLE報導中提及一間初創公司EntoCube,他們3年前已在製作這些「蟲製」食品,或是研究如何大量飼養昆蟲來供應給其他食品生產商,產品包括有「加鹽烤蟋蟀」、「花生蟋蟀chili小吃」、或混合燕麥後的蟋蟀小吃,另外也有麵包蟲小吃(mealworm,不知不同地方會否有不叫法)。
EntoCube之前只能「偷雞」出售這類產品,聲稱這些只是「廚房裝飾」——任何法例都只能規管售賣時聲稱可吃的東西,不能立法禁止大家吃一些不能吃的東西。
這些「蟲製」食品的報導,通常都會提及全球資源缺乏、氣候問題等,因為理論上昆蟲的飼養所需要的資源(飼料),一定較肉(家禽、魚等)少得多,而且多蛋白質,也是有營養的,因此在缺乏糧食的世界,以及西方近年一些人十分顧忌獲取肉類時對動物不人道下,食昆蟲是一個出路。
不過,網主就覺得,如其吃昆蟲,倒不如食素,這樣更環保。
題外話:網主是肉食獸,身為香港人卻完全不吃飲茶中的鳳爪、或動物內臟等食物。
记得去年瑞士就通过新的规章条例,可以食用以下三种昆虫:面粉虫、蟋蟀和蝗虫。该条例于 2017 年 5 月 1 日生效。芬兰不是第一个吃蟋蟀的欧洲国家哦。个人觉得吃昆虫非常环保。比如面粉虫和蝗虫都是害虫,与其用杀虫剂污染环境,不如抓来吃掉它们。决心下次去瑞士时,到餐厅里去尝一尝虫子。据说香酥面粉虫非常美味。
回覆刪除我也有寫其他歐洲國家也批准吃昆蟲哦~~~~
刪除但感覺上好像真的芬蘭人較敢吃,昆蟲暫時在其他歐洲仍然很少眾。在芬蘭也不算主流,但至少真的不少企業會考慮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