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英國國防大臣房應麟(Michael Fallon)因為性騷擾醜聞而在1日突然辭職,消息令人意外,但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選擇的接替人選更令政壇意外,她在2日選擇了年僅41歲的首席黨鞭韋廉信(Gavin Williamson,上面照片來自衛報)接掌國防部。這令很多保守黨議員不滿,有人更形容這是文翠珊「最大錯誤」——原來6月大選令保守黨不明不白失去了國會多數優勢後,文翠珊仍可以以首相兼黨魁身份作出「最大錯誤」。
英國保守黨人在2號整天炮轟委任韋廉信的決定,主要源自3個理由。
一、韋廉信被認為經驗不足。年輕不是罪過(而且41歲也不算年輕了),但相對於快將出任奧地利總理的「老人精」庫爾茨(Sebastian Kurz),後者讀大學時已是人民黨青年支部主席,畢業不久就當上地方議員,27歲出任外長時,剛在大選以票王身份當選國會議員,是該屆全國得票最高的人;韋廉信卻沒有這些年紀輕輕就從政資歷豐富的往績,2010年才首度當選議員,去年文翠珊上台時才加入內閣,擔任首席黨鞭,入閣前只做過首相私人秘書,而且黨鞭不是掌管一個政府部門,現在他卻要出掌一個管理人數最大、預算最龐大的部門。
房應麟過去3年多出任國防大臣,被評為十分稱職,而且贏得軍方尊重,因為他盡力在內閣中為軍方爭取利益(和預算)。即使房應麟必須去職,即使也有不少人讚韋廉信工作能力不底,但當地政界也列出不少現在或之前在國防部擔任國務大臣(類似副部長)的人選可接替房應麟,認為無論如何也排不到韋廉信。
韋廉信另外一個問題是,他被視為文翠珊的親信。文翠珊去年角逐黨魁時,韋廉信是她的競選辦經理,因此外界覺得文翠珊是在獎賞親信。
除了與文翠珊的關係,韋廉信的黨鞭身份在這次換人中也引起非議。黨鞭的工作是執行紀律,除了要確保黨友在國會中跟隨黨路線投票外,還要監察各議員會否有傷害到黨聲譽的有問題行為。同時,改組內閣時,首相通常會諮詢黨鞭的意見。因此,理論上,文翠珊應會詢問韋廉信,房應麟的醜聞是否嚴重到必須要他離職的地步,亦應會詢問韋廉信,什麼替代人選會較安全,不會令內閣又捲入醜聞,這就令不少人覺得,韋廉信利用自己的身份升職,「搞垮房應麟後自己升職」,也因此有人公開說韋廉信「自己升自己職」。(但首相府強調,文翠珊作出這決定,不是諮詢韋廉信的意見才作出)
不過,也有人說,文翠珊其實選擇不多,找替代人選時有很多局限。首先,國會快將表決預算案,文翠珊原本想在本月底通過了預算案後才改組內閣,以鞏固自己權力,如果現在就借機改組內閣,政府會不穩——例如,現在執位,她不可能調走財相夏文達(Philip Hammond),但在財相一定不能調職的前提下改組內閣,又很難作出大調動。
另一個考慮是親歐派(留歐+軟脫歐派)及疑歐派(硬脫歐派)之間的勢力平衡。房應麟是親歐派,因此接替他的人也必須是親歐派。
七除八扣後,把不是一個部門首長的人調往國防部,然後首席黨鞭由副首席黨鞭頂上,是調動最小的安排。而且,文翠珊要開始擢升年輕一代,以確保保守黨可世代交替(並阻止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在她卸任後爭逐首相之位)。
究竟韋廉信的個人能力如何?有些人批評他名大於實,也有不少人稱他能幹,而不同報導(及不同消息來源)較一致的評價是:得罪人多,權力慾大。
正如上述黨鞭的工作,以在辦公室養了一隻蜘蛛做寵物而知名的韋廉信要做不少「骯髒工作」,威迫利誘黨友跟隨黨的決定。一方面,黨「友」都說,他為了執行這方面的任務,會不惜用強硬手段迫其他保守黨議員就範,因此有「童顏殺手」(baby-faced assassin)的稱號。
大家亦覺得,韋廉信的權力慾極大,他對終有一日想做首相的野心,表露無遺,他經常被人跟美劇《紙牌屋》內的男主角Frank Underwood相提並論。
不過,另一方面,在脫歐公投後形勢複雜的政局,尤其是6月大選後保守黨失去國會多數優勢,但過去一年多,文翠珊政府未試過在政府提出的議案中挫敗,一個弱勢政府有這個成績,足以反映韋廉信的能力。
而且,過去幾個月不斷傳出黨內有人想向文翠珊逼宮,但最終文翠珊仍然穩坐唐寧街10號,這當中有不少都是韋廉信在幕後發功的功勞。
整件事的最大輸家始終是文翠珊。無論韋廉信是否稱職,這次調職進一步讓保守黨人覺得,文翠珊的人脈圈子極小,也極依賴自己親信的意見,不能接觸黨內更廣泛的層面來獲取意見。保守黨議員對她的觀感進一步轉差,想在脫歐完成前把她拉下馬的意欲又再進一步增加。
本文章資料還來自:
The real reason Theresa May had to appoint Gavin Williamson was because of how high risk every other option was
Safety first by May? Not so much
英國保守黨人在2號整天炮轟委任韋廉信的決定,主要源自3個理由。
一、韋廉信被認為經驗不足。年輕不是罪過(而且41歲也不算年輕了),但相對於快將出任奧地利總理的「老人精」庫爾茨(Sebastian Kurz),後者讀大學時已是人民黨青年支部主席,畢業不久就當上地方議員,27歲出任外長時,剛在大選以票王身份當選國會議員,是該屆全國得票最高的人;韋廉信卻沒有這些年紀輕輕就從政資歷豐富的往績,2010年才首度當選議員,去年文翠珊上台時才加入內閣,擔任首席黨鞭,入閣前只做過首相私人秘書,而且黨鞭不是掌管一個政府部門,現在他卻要出掌一個管理人數最大、預算最龐大的部門。
房應麟過去3年多出任國防大臣,被評為十分稱職,而且贏得軍方尊重,因為他盡力在內閣中為軍方爭取利益(和預算)。即使房應麟必須去職,即使也有不少人讚韋廉信工作能力不底,但當地政界也列出不少現在或之前在國防部擔任國務大臣(類似副部長)的人選可接替房應麟,認為無論如何也排不到韋廉信。
韋廉信另外一個問題是,他被視為文翠珊的親信。文翠珊去年角逐黨魁時,韋廉信是她的競選辦經理,因此外界覺得文翠珊是在獎賞親信。
除了與文翠珊的關係,韋廉信的黨鞭身份在這次換人中也引起非議。黨鞭的工作是執行紀律,除了要確保黨友在國會中跟隨黨路線投票外,還要監察各議員會否有傷害到黨聲譽的有問題行為。同時,改組內閣時,首相通常會諮詢黨鞭的意見。因此,理論上,文翠珊應會詢問韋廉信,房應麟的醜聞是否嚴重到必須要他離職的地步,亦應會詢問韋廉信,什麼替代人選會較安全,不會令內閣又捲入醜聞,這就令不少人覺得,韋廉信利用自己的身份升職,「搞垮房應麟後自己升職」,也因此有人公開說韋廉信「自己升自己職」。(但首相府強調,文翠珊作出這決定,不是諮詢韋廉信的意見才作出)
不過,也有人說,文翠珊其實選擇不多,找替代人選時有很多局限。首先,國會快將表決預算案,文翠珊原本想在本月底通過了預算案後才改組內閣,以鞏固自己權力,如果現在就借機改組內閣,政府會不穩——例如,現在執位,她不可能調走財相夏文達(Philip Hammond),但在財相一定不能調職的前提下改組內閣,又很難作出大調動。
另一個考慮是親歐派(留歐+軟脫歐派)及疑歐派(硬脫歐派)之間的勢力平衡。房應麟是親歐派,因此接替他的人也必須是親歐派。
七除八扣後,把不是一個部門首長的人調往國防部,然後首席黨鞭由副首席黨鞭頂上,是調動最小的安排。而且,文翠珊要開始擢升年輕一代,以確保保守黨可世代交替(並阻止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在她卸任後爭逐首相之位)。
究竟韋廉信的個人能力如何?有些人批評他名大於實,也有不少人稱他能幹,而不同報導(及不同消息來源)較一致的評價是:得罪人多,權力慾大。
正如上述黨鞭的工作,以在辦公室養了一隻蜘蛛做寵物而知名的韋廉信要做不少「骯髒工作」,威迫利誘黨友跟隨黨的決定。一方面,黨「友」都說,他為了執行這方面的任務,會不惜用強硬手段迫其他保守黨議員就範,因此有「童顏殺手」(baby-faced assassin)的稱號。
大家亦覺得,韋廉信的權力慾極大,他對終有一日想做首相的野心,表露無遺,他經常被人跟美劇《紙牌屋》內的男主角Frank Underwood相提並論。
不過,另一方面,在脫歐公投後形勢複雜的政局,尤其是6月大選後保守黨失去國會多數優勢,但過去一年多,文翠珊政府未試過在政府提出的議案中挫敗,一個弱勢政府有這個成績,足以反映韋廉信的能力。
而且,過去幾個月不斷傳出黨內有人想向文翠珊逼宮,但最終文翠珊仍然穩坐唐寧街10號,這當中有不少都是韋廉信在幕後發功的功勞。
整件事的最大輸家始終是文翠珊。無論韋廉信是否稱職,這次調職進一步讓保守黨人覺得,文翠珊的人脈圈子極小,也極依賴自己親信的意見,不能接觸黨內更廣泛的層面來獲取意見。保守黨議員對她的觀感進一步轉差,想在脫歐完成前把她拉下馬的意欲又再進一步增加。
本文章資料還來自:
The real reason Theresa May had to appoint Gavin Williamson was because of how high risk every other option was
Safety first by May? Not so much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