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英倫銀行今天(9日)早上宣佈,跟財政部達成協議,臨時擴大「籌款設施」(Ways and Means facility,簡稱W&M設施)。簡單來說,這項措施是指英倫銀行直接向政府印鈔,毋須轉一個彎經公開市場來向派錢。學術一點地說的話,就是「央行替政府融資」。
正常情況下,各國政府在債券市場發債來借錢,向市場的私人投資者借錢,但私人市場的流動性高低,其實可操控在央行的政策手上,央行透過決定在市場買賣多少債券或其他資產(即所謂「公開市場操作」),來把市場的流動性推高或推低,當中有些錢借給政府,因此央行放寬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資金時,也同時在向政府間接注資。
英倫銀行最新公佈,是指連上述的步驟也省掉,英倫銀行一「印鈔」(比喻而已),就直接將「新增鈔票」過戶給政府。
聲明對「籌款設施」前加了一個「設立已久」(long-established)的形容詞,希望減少大家覺得這措施是史無前例的感覺。所謂「W&M設施」,就是英國政府在英倫銀行的透支工具,跟你在銀行可以透支沒分別——唯一分別是,你的透支有額度限制,銀行可透支給客戶的能力也有限制,但英國政府可透支的金額是無限大。
「W&M設施」的確早已存在,本來的用途是應付政府日常資金周轉。正如透支的「正確」用途,理論上透支了,應該數天後有資金回籠就要立即補回金額,而英國政府平日都會這樣做,這次的宣佈是把英國政府盡快補回透支金額的日期延長,變成今年年底前才補回。
英倫銀行原本是協助英國政府處理資金周轉的機構,但2000年開始交由債務管理處(DMO)接手,自此「W&M設施」已減少使用,DMO有另外一套債務管理程序,去管理英國政府的資金周轉。對上一次大規模使用「W&M設施」是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英國政府要出巨資拯救銀行。
出動「W&M設施」,不是無跡可尋,英國財金界已有討論,例如BBC在3月26日的文章已有引述專家提及。這次政府要出資救經濟的金額遠大於2008年,單是津貼薪金已涉及龐大金額,但這次跟金融海嘯不同,政府不能靠加稅削其他開支來彌補,因為很多企業和員工已沒有收入,無稅可加,因此要動用其他手段尋找救經濟的資金。
【文首照片來自英倫銀行】
正常情況下,各國政府在債券市場發債來借錢,向市場的私人投資者借錢,但私人市場的流動性高低,其實可操控在央行的政策手上,央行透過決定在市場買賣多少債券或其他資產(即所謂「公開市場操作」),來把市場的流動性推高或推低,當中有些錢借給政府,因此央行放寬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資金時,也同時在向政府間接注資。
英倫銀行最新公佈,是指連上述的步驟也省掉,英倫銀行一「印鈔」(比喻而已),就直接將「新增鈔票」過戶給政府。
聲明對「籌款設施」前加了一個「設立已久」(long-established)的形容詞,希望減少大家覺得這措施是史無前例的感覺。所謂「W&M設施」,就是英國政府在英倫銀行的透支工具,跟你在銀行可以透支沒分別——唯一分別是,你的透支有額度限制,銀行可透支給客戶的能力也有限制,但英國政府可透支的金額是無限大。
「W&M設施」的確早已存在,本來的用途是應付政府日常資金周轉。正如透支的「正確」用途,理論上透支了,應該數天後有資金回籠就要立即補回金額,而英國政府平日都會這樣做,這次的宣佈是把英國政府盡快補回透支金額的日期延長,變成今年年底前才補回。
英倫銀行原本是協助英國政府處理資金周轉的機構,但2000年開始交由債務管理處(DMO)接手,自此「W&M設施」已減少使用,DMO有另外一套債務管理程序,去管理英國政府的資金周轉。對上一次大規模使用「W&M設施」是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英國政府要出巨資拯救銀行。
出動「W&M設施」,不是無跡可尋,英國財金界已有討論,例如BBC在3月26日的文章已有引述專家提及。這次政府要出資救經濟的金額遠大於2008年,單是津貼薪金已涉及龐大金額,但這次跟金融海嘯不同,政府不能靠加稅削其他開支來彌補,因為很多企業和員工已沒有收入,無稅可加,因此要動用其他手段尋找救經濟的資金。
【文首照片來自英倫銀行】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