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德國政府昨天(3日)晚上突然發聲明宣佈,原定9月14日在德國萊比錫舉行的歐中峰會取消,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先後分別跟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習近平通電話後,歐中雙方同意作出這個決定。根據聲明,取消的理由是受疫情影響。聲明未有公佈峰會新日期,包括未知能否趕在默克爾在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召開。
我在今年1月已寫過,歐中均視今年為雙邊關係關鍵年,希望雙邊關係大躍進,因此歐中今年原定召開兩次峰會,而默克爾也視提升歐中關係為其最遲明年離任前的重要政治遺產之一。
當然,歐洲今年「發春瘟」,單是收拾疫後經濟殘局、修補瘟疫曝露出來的歐洲衛生政策漏洞、以及修補瘟疫導致的歐洲內部裂痕,已夠默克爾忙碌。而且,原本春天歐盟領袖會訪中一次,但現已押後,變成本月舉行視像會議便算數,而低層次的歐中官員談判都近乎停頓,令9月萊比錫峰會有重要成果宣佈的可能變得很低,可能歐中因此而決定押後。
原本歐中希望萊比錫峰會有3項成果:一、簽署歐中投資協議,這是雙方最期望能在今年完成的工作;二、就氣候變化問題採取一致立場;三、討論協助非洲發展的問題。
9月萊比錫峰會要取消,未知押後到何時(可能是今年12月),來得有點突然。上週五,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仍說,香港問題不會影響萊比錫峰會,歐中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到星期三較早時候,中國外交部每天例行記者,發言人趙立堅仍重覆今年是歐中關係「大年」,正籌備一系列高層交往,言氣仍未見到9月歐中峰會取消的跡象。
峰會取消/押後,很容易令人揣測,是否跟香港問題有關?初步觀察是:沒有。正如上述,馬斯上週五仍未稱不會因香港問題,而暫停德國以至整體歐盟跟中國的對話。
不過,取消9月峰會跟香港問題同時出現,確是事實。值得關注,這會否令歐中關係進一步蒙上陰影。
歐盟27個成員國的政府普遍仍認為要跟中國關係,不應採取反制行動(當中應該只有瑞典是例外)。27國覺得,香港問題主要是英國政府要處理的事務,跟他們無關,亦跟已沒了英國為成員國的歐盟無關,27國會以整體對中關係來考慮香港局勢。
然而,不少歐盟國家的官員以外政要,以及輿論,因香港問題而(進一步)對中國觀感變差,如果香港局勢繼續惡化,並繼續在國際上出現不利北京的消息,歐洲政壇的「厭中」/「反中」情緒再升溫下去,屆時成員國的政府可能被迫對中變得強硬。
而且,現在峰會不會在9月舉行,歐盟27國又會有時間先深化討論對中關係是否進一步作調整,這令歐中關係節外生枝。
另一個跟取消9月歐中峰會差不多時間發生的,是G7峰會也由本月押後至起碼9月。因此,也有人猜測,默克爾是否因為這個原因而取消9月歐中峰會。
G7未必是萊比錫峰會取消的原因,歐中峰會可能真的純粹因疫情關係而受影響,但跟香港因素一樣,G7押後確是9月萊比錫峰會取消一事的背景。又或者說,歐中處理跟對方的關係時,無可避免要考慮美國因素,考慮自己跟美國的關係,歐中各自都可能想靜待美國選民11月決定未來4年由誰做總統,較確定美國未來外交政策後,才決定歐中關係如何走。
這就跟當初,歐中希望趁今年毋須太理會對美關係(因為美國自己都忙於大選,很難跟外國作出重要決定),而集中先處理歐中關係的想法,有很大出入。
【文首照片為默克爾去年9月訪華跟習近平會面;照片來自中國外交部/新華社】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