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英國早前公佈第二季GDP按季收縮0.2%後,德國昨天亦公佈,他們的GDP亦出現萎縮,按季下降0.1%,亦代表德國和英國同樣瀕臨衰退——經濟學上對衰退最簡單的定義,是GDP連續兩季按季下降。
德國經濟去年夏季開始已有停滯不前的跡象,去年第三季GDP也下降了0.1%,但在之後的一季反彈,才勉強避過衰退。德國經濟主要受中美貿易爭拗影響,因為出口佔德國經濟很大的比重,而中美兩國又是德國的主要貿易夥伴,貿易爭拗令中美經濟放緩,連帶德國的出口(以及製造業)也受打擊。
去年原本還有國內消費和服務業支撐住德國經濟,始終德國失業率仍然很低,而且薪金仍有增長,但消費和服務業來到今年也開始有轉弱的跡象,似乎開始感受到出口轉差的影響。至於今年下半年,德國跟其他歐洲國家一樣,都面對3項問題:一、全球經濟轉弱,尤其是中國(撇除關稅的影響,中國經濟早已在放緩);二、中美貿易爭拗;三、英國會否在10月31日無協議硬脫歐。基於這3個問題不見得會即時改善,所以很多人估計德國GDP本季都有可能再度下降,亦即陷入衰退的機會不低——儘管德國的前景未差到好像金融海嘯般。德國對上一次出現衰退是2013年年初,但當時很快就反彈(因此普遍的說法是德國目前經歷了10年黃金增長期),而再上一次衰退就是2008-09金融海嘯。
為何要注視德國經濟好壞?德國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也是歐洲最大經濟,該國在歐元區經濟佔不小的比重,如果德國轉差,整體歐元區經濟也不會好。歐元區上季GDP增長放緩至0.2%,現時歐元區兩個最大隱憂是德國,以及政局不穩、第二季GDP沒有增長的意大利。
如果歐元區經濟轉差,下一個影響是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能需要減息,或其他放寬銀根的措施,目前估計最快9月中,現任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任內倒數第二個議息會議就會推出新的刺激經濟措施。這連帶也會影響到其他央行——包括美國聯儲局——會否跟隨減息。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德國政府開支。目前德國政壇已在討論是否放寬對財政收支平衡的要求,推出赤字預算,暫時討論焦點是增加開支來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長遠環保投資措施,但現在開始有人提出,經濟轉差、政府需要推動經濟,是推出赤字預算的另一個原因。歐盟本身都在討論,應否把希臘債務危機期間大幅收緊的財政赤字限制措施放寬,如果德國改變立場,整體歐盟路線也可能由著重控制成員國政府開支,變成著重透過政府開支推動經濟。
德國經濟去年夏季開始已有停滯不前的跡象,去年第三季GDP也下降了0.1%,但在之後的一季反彈,才勉強避過衰退。德國經濟主要受中美貿易爭拗影響,因為出口佔德國經濟很大的比重,而中美兩國又是德國的主要貿易夥伴,貿易爭拗令中美經濟放緩,連帶德國的出口(以及製造業)也受打擊。
去年原本還有國內消費和服務業支撐住德國經濟,始終德國失業率仍然很低,而且薪金仍有增長,但消費和服務業來到今年也開始有轉弱的跡象,似乎開始感受到出口轉差的影響。至於今年下半年,德國跟其他歐洲國家一樣,都面對3項問題:一、全球經濟轉弱,尤其是中國(撇除關稅的影響,中國經濟早已在放緩);二、中美貿易爭拗;三、英國會否在10月31日無協議硬脫歐。基於這3個問題不見得會即時改善,所以很多人估計德國GDP本季都有可能再度下降,亦即陷入衰退的機會不低——儘管德國的前景未差到好像金融海嘯般。德國對上一次出現衰退是2013年年初,但當時很快就反彈(因此普遍的說法是德國目前經歷了10年黃金增長期),而再上一次衰退就是2008-09金融海嘯。
為何要注視德國經濟好壞?德國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也是歐洲最大經濟,該國在歐元區經濟佔不小的比重,如果德國轉差,整體歐元區經濟也不會好。歐元區上季GDP增長放緩至0.2%,現時歐元區兩個最大隱憂是德國,以及政局不穩、第二季GDP沒有增長的意大利。
如果歐元區經濟轉差,下一個影響是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能需要減息,或其他放寬銀根的措施,目前估計最快9月中,現任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任內倒數第二個議息會議就會推出新的刺激經濟措施。這連帶也會影響到其他央行——包括美國聯儲局——會否跟隨減息。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德國政府開支。目前德國政壇已在討論是否放寬對財政收支平衡的要求,推出赤字預算,暫時討論焦點是增加開支來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長遠環保投資措施,但現在開始有人提出,經濟轉差、政府需要推動經濟,是推出赤字預算的另一個原因。歐盟本身都在討論,應否把希臘債務危機期間大幅收緊的財政赤字限制措施放寬,如果德國改變立場,整體歐盟路線也可能由著重控制成員國政府開支,變成著重透過政府開支推動經濟。
感謝報導~
回覆刪除這裡真的是一個很棒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