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立即訂閱網主的Patreon, 閱讀這篇深度文章的全文 !月費只需7.21美元】
中國外交部2021年曾把中俄關係形容為「不是盟友,勝似盟友」,中俄兩國都說並非締結兩國軍事同盟,但兩國在對抗美國方面明顯越來越協調。這個形容同樣適用於上週五在大衛營舉行的美日韓峰會。
大衛營峰會最重要的成果是一口氣公佈了一系列三邊溝通機制,包括新增每年舉行一次三邊峰會。承諾定期召開連串三邊會議,個別會議看的話,沒有特別,但整體加起來,就是把三國關係「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令美日韓合作隱然好像一個包括了三國的國際組織,並非美國把自己對日和對韓的兩組雙邊同盟關係拉在一起。
這種制度化在以下兩方面有重大影響:
1、最重要的是迫三國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定期開會。很多區域合作組織都是由定期峰會/部長會議而發展出來,最明顯的例子是歐盟(及前身歐共體),當成員國的高層官員定期開會,這些國家之間的凝聚力會逐漸加強。對拜登政府來說,把三國關係制度化,可減少三國內政對三國關係的影響,就算三國日後換了領袖,不熱衷這種合作,也較難從這個機制退出。
2、三國的協商內容擴大,最明顯是經濟範疇大幅拓展合作,而且也有了更明確的討論內容,包括供應鏈、科技安全、科技標準、反經濟脅迫、AI等各類新科技等等。三國在外交、軍事、經濟、國際經濟合作、援助等多方面列出共同目標和價值觀,而且寫得十分仔細。三國在這些政策各自跟以往沒有大改變,大家都知道他們持十分接近的立場,但把這些政策共識全部寫在同一份聲明,可令三國的合作提升至另一個層次,也對中國有更強的震懾力,警告中國,如果感到受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活動威脅,韓日兩國是會跟美國合作的。
將美日韓關係制度化,主要針對日韓之間,兩國不時因為歷史問題而爭吵到影響美國的盤算,華府一直不想這種事情發生。不過,制度化也有針對美國的意味,拜登既為一旦連任成功後第二任期的外交開始佈局,同時也是用來對付川普,如果對方回朝,盡量提高他放棄這個合作的難度。
這種制度化依然不能跟歐盟、東盟(ASEAN)等相提並論。事實上,中日韓都有三邊峰會機制,2008年展開,甚至設立三國合作秘書處,較大衛營峰會公佈的合作機制更有組織,但此後中日韓峰會兩度中斷,先是中國和南韓分別都就島嶼主權爭議跟日本角力升級,之後韓日就戰時勞工賠償問題關係冰封而第二度暫停,再加上出現疫情,至今還未恢復中日韓峰會,三國正爭取今年重新舉辦。
美日韓合作也會面對類似問題。不過,拜登最快2025年1月才會下台,尹錫悅的任期2027年才屆滿,岸田文雄應該也不像幾個月內倒台(或他的繼任人應該都會維持三國峰會),對拜登來說,起碼短期可在今年內可能舉行美中實體峰會前,向習近平「曬馬」,展示美國有很多朋友——而且是「有用」、有能力在對付中國上提供實質協助的朋友。
在多個溝通機制中,最受關注的是地區緊急事態下的迅速三邊諮詢機制。這個機制令美日韓之間成為介乎盟友與非盟友之間的關係。一方面,這肯定不是北約(NATO)那種軍事同盟,三國聲明講明,協商後也不代表有義務互相協助或執行相同的應對政策,但這個協商包括分享情報、協調立場及協調回應行動,某程度已在暗示,如果區內某一地方有事,三國之間其中一國採取實際行動(制裁、參戰等),另外兩國也會採取對應行動——如果辦不到,協商、承諾盡量協調立場,有什麼用?
中國外交部2021年曾把中俄關係形容為「不是盟友,勝似盟友」,中俄兩國都說並非締結兩國軍事同盟,但兩國在對抗美國方面明顯越來越協調。這個形容同樣適用於上週五在大衛營舉行的美日韓峰會。
大衛營峰會最重要的成果是一口氣公佈了一系列三邊溝通機制,包括新增每年舉行一次三邊峰會。承諾定期召開連串三邊會議,個別會議看的話,沒有特別,但整體加起來,就是把三國關係「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令美日韓合作隱然好像一個包括了三國的國際組織,並非美國把自己對日和對韓的兩組雙邊同盟關係拉在一起。
這種制度化在以下兩方面有重大影響:
1、最重要的是迫三國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定期開會。很多區域合作組織都是由定期峰會/部長會議而發展出來,最明顯的例子是歐盟(及前身歐共體),當成員國的高層官員定期開會,這些國家之間的凝聚力會逐漸加強。對拜登政府來說,把三國關係制度化,可減少三國內政對三國關係的影響,就算三國日後換了領袖,不熱衷這種合作,也較難從這個機制退出。
2、三國的協商內容擴大,最明顯是經濟範疇大幅拓展合作,而且也有了更明確的討論內容,包括供應鏈、科技安全、科技標準、反經濟脅迫、AI等各類新科技等等。三國在外交、軍事、經濟、國際經濟合作、援助等多方面列出共同目標和價值觀,而且寫得十分仔細。三國在這些政策各自跟以往沒有大改變,大家都知道他們持十分接近的立場,但把這些政策共識全部寫在同一份聲明,可令三國的合作提升至另一個層次,也對中國有更強的震懾力,警告中國,如果感到受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活動威脅,韓日兩國是會跟美國合作的。
將美日韓關係制度化,主要針對日韓之間,兩國不時因為歷史問題而爭吵到影響美國的盤算,華府一直不想這種事情發生。不過,制度化也有針對美國的意味,拜登既為一旦連任成功後第二任期的外交開始佈局,同時也是用來對付川普,如果對方回朝,盡量提高他放棄這個合作的難度。
這種制度化依然不能跟歐盟、東盟(ASEAN)等相提並論。事實上,中日韓都有三邊峰會機制,2008年展開,甚至設立三國合作秘書處,較大衛營峰會公佈的合作機制更有組織,但此後中日韓峰會兩度中斷,先是中國和南韓分別都就島嶼主權爭議跟日本角力升級,之後韓日就戰時勞工賠償問題關係冰封而第二度暫停,再加上出現疫情,至今還未恢復中日韓峰會,三國正爭取今年重新舉辦。
美日韓合作也會面對類似問題。不過,拜登最快2025年1月才會下台,尹錫悅的任期2027年才屆滿,岸田文雄應該也不像幾個月內倒台(或他的繼任人應該都會維持三國峰會),對拜登來說,起碼短期可在今年內可能舉行美中實體峰會前,向習近平「曬馬」,展示美國有很多朋友——而且是「有用」、有能力在對付中國上提供實質協助的朋友。
在多個溝通機制中,最受關注的是地區緊急事態下的迅速三邊諮詢機制。這個機制令美日韓之間成為介乎盟友與非盟友之間的關係。一方面,這肯定不是北約(NATO)那種軍事同盟,三國聲明講明,協商後也不代表有義務互相協助或執行相同的應對政策,但這個協商包括分享情報、協調立場及協調回應行動,某程度已在暗示,如果區內某一地方有事,三國之間其中一國採取實際行動(制裁、參戰等),另外兩國也會採取對應行動——如果辦不到,協商、承諾盡量協調立場,有什麼用?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