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全文可訂閱Patreon閱讀;請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德國星期一公佈初步2023年GDP數字,全年萎縮0.3%【文首圖片可點擊放大】,是表現最差的G7經濟體,反映一個討論了大半年的話題——德國成為新一代「歐洲病夫」,是歐洲經濟最差、且足以拖累整個歐洲的國家。
技術上,德國經濟仍未衰退。一般把衰退定義為「連續2季GDP按季收縮」,而德國第二、三季GDP剛剛好是零增長,沒有下挫,第四季才下跌0.3%,本季很大可能都是下跌,屆時才可以宣佈德國衰退。
以下是部份經濟環節2023年的升跌,可看到拖累德國經濟的主因是製造業、出口和內需3個環節:
* 製造業 -0.4%
* 建築業 +0.2%
* 機械及設備投資 +3.0%
* 建築業投資 -2.1%
* IT及通訊業 +2.6%
* 公共服務、教育及醫療 +1.0%
* 商業服務 +0.3%
* 貿易、運輸、住宿及飲食業 -1.0%
* 消費 -0.8%
* 耐用品消費 -6.2%
德國經濟疲弱,其中一個原因是通脹高,打擊消費,德國去年消費仍未完全收復疫情的打擊,2023年較2019年低1.5%。
利率高也拖累經濟,影響德國房地產業,住宅價格去年第三季按年大跌10.2%,上述數據也顯示去年建築業投資下跌2.1%。
全球大部份國家都面對這2個問題,德國最大問題在於世界正經歷去全球化的過程,過去一、兩年的經濟困境反映,德國之前大概十多二十年的經濟強勁是受惠於全球化,其經濟模式——尤其是生產鏈——建基於各國經濟緊密聯繫。
其中一個緊密聯擊的國家是俄羅斯。俄烏戰爭推高能源價格,但在德國,這不只影響一般住戶的用電供暖,也影響工業。工業佔德國GDP約24%,而且德國有不少耗用大量能源的工業,例如BASF等化工業,單是德國化工業的能源消耗已超過荷蘭全國所有工業的消耗量。現在沒了俄羅斯天然氣,德國面對工廠將長期外移的去工業化危機。
德國經濟另一個依賴的國家是中國,中國是德國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在結束清零後未有經濟大反彈,令中國對德國貨品的需求下跌,拖累德國出口。
另外,德國從中國進口不少零部件和原料,這是德國受惠全球化令成本下降的另一個例子,所謂德國產品,其供應鏈其實很大部份在海外,依靠中國等一些國家較廉宜的輸入,然後在德國加工,透過增值工序賺錢。
不過,當中國都會生產這些高端產品,向德國的零部件輸出就會減少,或者要加價,例如電池,電動車電池大部份來自中國,如果中國都有大量電動車工廠,中國電池商為什麼要向德國車廠出口?
德國星期一公佈初步2023年GDP數字,全年萎縮0.3%【文首圖片可點擊放大】,是表現最差的G7經濟體,反映一個討論了大半年的話題——德國成為新一代「歐洲病夫」,是歐洲經濟最差、且足以拖累整個歐洲的國家。
技術上,德國經濟仍未衰退。一般把衰退定義為「連續2季GDP按季收縮」,而德國第二、三季GDP剛剛好是零增長,沒有下挫,第四季才下跌0.3%,本季很大可能都是下跌,屆時才可以宣佈德國衰退。
以下是部份經濟環節2023年的升跌,可看到拖累德國經濟的主因是製造業、出口和內需3個環節:
* 製造業 -0.4%
* 建築業 +0.2%
* 機械及設備投資 +3.0%
* 建築業投資 -2.1%
* IT及通訊業 +2.6%
* 公共服務、教育及醫療 +1.0%
* 商業服務 +0.3%
* 貿易、運輸、住宿及飲食業 -1.0%
* 消費 -0.8%
* 耐用品消費 -6.2%
德國經濟疲弱,其中一個原因是通脹高,打擊消費,德國去年消費仍未完全收復疫情的打擊,2023年較2019年低1.5%。
利率高也拖累經濟,影響德國房地產業,住宅價格去年第三季按年大跌10.2%,上述數據也顯示去年建築業投資下跌2.1%。
全球大部份國家都面對這2個問題,德國最大問題在於世界正經歷去全球化的過程,過去一、兩年的經濟困境反映,德國之前大概十多二十年的經濟強勁是受惠於全球化,其經濟模式——尤其是生產鏈——建基於各國經濟緊密聯繫。
其中一個緊密聯擊的國家是俄羅斯。俄烏戰爭推高能源價格,但在德國,這不只影響一般住戶的用電供暖,也影響工業。工業佔德國GDP約24%,而且德國有不少耗用大量能源的工業,例如BASF等化工業,單是德國化工業的能源消耗已超過荷蘭全國所有工業的消耗量。現在沒了俄羅斯天然氣,德國面對工廠將長期外移的去工業化危機。
德國經濟另一個依賴的國家是中國,中國是德國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在結束清零後未有經濟大反彈,令中國對德國貨品的需求下跌,拖累德國出口。
另外,德國從中國進口不少零部件和原料,這是德國受惠全球化令成本下降的另一個例子,所謂德國產品,其供應鏈其實很大部份在海外,依靠中國等一些國家較廉宜的輸入,然後在德國加工,透過增值工序賺錢。
不過,當中國都會生產這些高端產品,向德國的零部件輸出就會減少,或者要加價,例如電池,電動車電池大部份來自中國,如果中國都有大量電動車工廠,中國電池商為什麼要向德國車廠出口?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