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一寫1月中已想寫的東西--1月中,巴黎接連出現襲擊,其中一個遇襲地點是「猶太雜貨舖」/「猶太超市」,這間商店在3月15日重開,以示猶太社區不向襲擊屈服,法國內政部長Bernard Cazeneuve當天也參觀商店,以示法國政府會保護國內猶太社群。
問題:大家當日看這宗新聞,有沒有留意到,這間「猶太雜貨舖/超市」是什麼?為什麼猶太人要有自己的超市?如果你有看英文外電,英文報導其實稱之為「kosher shop」/「kosher supermarket」,法文則是cacherout。其實「kosher」是什麼?
正如穆斯林有「halal」的食物,即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食物,猶太人同樣都有符合猶太教義的食物,他們稱為「kosher」,詞源的大義是「潔淨」。當日處理相關稿件時,也考慮了5秒要怎樣譯--工作量多,時間緊迫,大部份時間很難精雕細琢每個專有詞怎樣譯,最後一如大部份華文傳媒,譯作「猶太雜貨舖/超市」就算,因為當日同時發生兩宗脅持人質事件,再沒有空間解釋何謂kosher。(另外,嚴格來說,那間是超市,公司名字是Hyper Cacher,是當地連鎖集團)
對於猶太教,動物分開兩種:kosher和「不kosher」,只有kosher的動物才能吃,定義則是「偶蹄類」兼「反芻類」,即包括牛、羊、雞、鴨、鴿、火雞等。豬是偶蹄但不是反芻,駱駝是反芻但不是偶蹄,因此兩者都不能吃。
即使是kosher肉,也不是任何肉也可以吃,因為要經某一種方法屠宰的肉才能吃,最重要的是放血,且要去除某些部位,而且理論上屠宰的那位師傅是要有牌照的。
之後就到奶類產品。猶太教信眾只能食用由kosher動物得來的奶類食品,而且,肉和奶不能同場煮和同時吃。因此,吃完肉/奶後,要隔一段時間(大概一至三小時不等)才可吃另一種食物,而煮食時,猶太人有不同煮食用具,煮不同的食物,煮肉和煮奶是要分開不同餐具。
這亦解釋了為何猶太人要有自己的kosher店,因為不只是分開買不同食物這麼簡單,而是要確保那些食物符合kosher烹調方法。情況跟穆斯林一樣,不是點菜時不點有豬肉的食物就可以,因為若煮食工具煮過豬/用過豬油煮食,沒洗乾淨後就直接煮其他食物,對穆斯林來說,同樣不是halal食物。
Kosher還有其他要求,例如海鮮只可吃魚,不能吃蝦、蟹、龍蝦、貝殼類等。
其實香港都有這類Kosher店,在半山區的香港猶太社區中心便有。不過,相信一般人最多只可試試去那兒的餐廳吃飯,但那間Kosher店應該不能光顧,因為跟其他以色列設施一樣,那間Kosher店保安嚴密,只有社區中心會員才可便用,其他猶太人要帶齊護照之類的證件,並要經過保安檢查,才可使用。
最後,說回那間遇襲Kosher超市。重新開張後,全部員工都是新的,包括經理在內,因為當天遇到襲擊事件而倖存的員工全部仍在休假,包括那位因為帶著多名顧客往儲存庫避難的馬里穆斯林店員。而Cazeneuve參觀這間超市時,還特定買了一些東西,但他的信用卡試了8次、足足約2分鐘才能夠過數,有點尷尬:
問題:大家當日看這宗新聞,有沒有留意到,這間「猶太雜貨舖/超市」是什麼?為什麼猶太人要有自己的超市?如果你有看英文外電,英文報導其實稱之為「kosher shop」/「kosher supermarket」,法文則是cacherout。其實「kosher」是什麼?
正如穆斯林有「halal」的食物,即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食物,猶太人同樣都有符合猶太教義的食物,他們稱為「kosher」,詞源的大義是「潔淨」。當日處理相關稿件時,也考慮了5秒要怎樣譯--工作量多,時間緊迫,大部份時間很難精雕細琢每個專有詞怎樣譯,最後一如大部份華文傳媒,譯作「猶太雜貨舖/超市」就算,因為當日同時發生兩宗脅持人質事件,再沒有空間解釋何謂kosher。(另外,嚴格來說,那間是超市,公司名字是Hyper Cacher,是當地連鎖集團)
對於猶太教,動物分開兩種:kosher和「不kosher」,只有kosher的動物才能吃,定義則是「偶蹄類」兼「反芻類」,即包括牛、羊、雞、鴨、鴿、火雞等。豬是偶蹄但不是反芻,駱駝是反芻但不是偶蹄,因此兩者都不能吃。
即使是kosher肉,也不是任何肉也可以吃,因為要經某一種方法屠宰的肉才能吃,最重要的是放血,且要去除某些部位,而且理論上屠宰的那位師傅是要有牌照的。
之後就到奶類產品。猶太教信眾只能食用由kosher動物得來的奶類食品,而且,肉和奶不能同場煮和同時吃。因此,吃完肉/奶後,要隔一段時間(大概一至三小時不等)才可吃另一種食物,而煮食時,猶太人有不同煮食用具,煮不同的食物,煮肉和煮奶是要分開不同餐具。
這亦解釋了為何猶太人要有自己的kosher店,因為不只是分開買不同食物這麼簡單,而是要確保那些食物符合kosher烹調方法。情況跟穆斯林一樣,不是點菜時不點有豬肉的食物就可以,因為若煮食工具煮過豬/用過豬油煮食,沒洗乾淨後就直接煮其他食物,對穆斯林來說,同樣不是halal食物。
Kosher還有其他要求,例如海鮮只可吃魚,不能吃蝦、蟹、龍蝦、貝殼類等。
其實香港都有這類Kosher店,在半山區的香港猶太社區中心便有。不過,相信一般人最多只可試試去那兒的餐廳吃飯,但那間Kosher店應該不能光顧,因為跟其他以色列設施一樣,那間Kosher店保安嚴密,只有社區中心會員才可便用,其他猶太人要帶齊護照之類的證件,並要經過保安檢查,才可使用。
最後,說回那間遇襲Kosher超市。重新開張後,全部員工都是新的,包括經理在內,因為當天遇到襲擊事件而倖存的員工全部仍在休假,包括那位因為帶著多名顧客往儲存庫避難的馬里穆斯林店員。而Cazeneuve參觀這間超市時,還特定買了一些東西,但他的信用卡試了8次、足足約2分鐘才能夠過數,有點尷尬:
香港JCC的猶太餐廳和超市都要在羅便臣道入口以下,要經過安檢
回覆刪除你好!我正在做一個關於香港Kosher食物的資料搜集,但網上的資料似乎非常有限。冒昧請教,請問香港除了JCC、尖沙咀Mul Hayam和干諾道的Shuva之除,還有什麼地方有Kosher食物?感激不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