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今天是美國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促銷日子「黑色星期五」,這個零售傳統近年傳到歐洲,但在法國,今年可能是最後一次「黑色星期五」,因為國會一個委員會在星期一(25日)晚上通過一項修訂,列明禁止進行「黑色星期五」促銷,違者可判入獄2年和罰款30萬歐元(259萬港元/990萬新台幣/228萬人民幣),而禁止的理由是環保,約束過度消費。
法定減價時節
法國法例規定了零售商每年只可在兩個時段進行大減價促銷,分別在夏天和冬天,2019年夏季大減價是由6月26日至8月6日,下一次大減價是2020年的1月8日至2月4日,時期由原本每次6週減少至4週,而最新法例修訂,便是寫明要嚴格遵守這項規定,若果在這兩段時期以外進行令消費者相信價格大減的促銷,會視作非法營商手法。
美國有「黑色星期五」,是因為他們有感恩節,這個假期在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翌日通常都會減少工作量,因此形成一個長週末,而離聖誕節又不足一個月,因此美國人習慣在「黑色星期五」進行聖誕購物。這個傳統近年傳入歐洲,主要受網購影響,例如亞馬遜這類美國的跨國公司,他們的網購平台反正都面向全球,既然在美國做了感恩節促銷,不如索性向歐洲也進行同類推廣活動,道理跟阿里巴巴把大陸的「雙11」向全球推廣一樣。不過,歐洲沒有感恩節,在11月底「大血拼」是很奇怪的,而在法國,他們本身每年已有一個「購物時間表」,在此插入一個感恩節,打亂了他們的零售運作,法國人會覺得引入「黑色星期五」令消費者過度消費。
準備聖誕節的大購物,法國人原本一般會在12月第一個週末進行。根據統計,「黑色星期五」令法國人在11月多買了衣物、珠寶、香水、家電等貨品,似乎「黑色星期五」改變了法國人購買聖誕禮物的時間,至於食品,法國人依然集中在12月增加購買了,相信是因為食物不能存放太久,不會為了「黑色星期五」而提前購買聖誕大餐的食材。
就算沒有新法例,法國近一、兩年已出現杯葛「黑色星期五」的浪潮,把Black Friday變成Boycott Friday,昨天和今天都有相關示威,針對目標是亞馬遜,呼籲大家關注過度消費會影響環境及加劇氣候變化。也有商店發起「綠色星期五」,之前是把「黑色星期五」促銷的收入捐給環保團體,今年則是拒絕進行「黑色星期五」促銷,至少超過500個品牌響應。
《反浪費法》
打擊「黑色星期五」是法國目前「打擊浪費」政策的其中一環。法國內閣今年7月推出《反浪費法》(loi anti-gaspillage)草案,而禁止「黑色星期五」是國會議員審議該法案時,加插的一項修訂,仍需要國會全國討論,但相信可望通過,明年今日應該已生效。
《反浪費法》是法國之前禁止浪費食物的延續,法國已禁止商店丟掉仍可吃用、但賣不去的食物,最新法例就是把這項措施延伸至食物以外的大部份貨品,基本上除了公共衛生理由可豁免外(例如醫療用品、衛生物品),其餘貨品都不能因為賣不出去而丟掉,需要循環再用。在零售消費方面,目前的焦點放在衣物,因為衣物是最容易循環再用的物品,浪費掉的數量頗大,而且生產過程涉及大量用水。
另外,法例亦要求加強利用可再使用的零部件,例如丟掉家電的話,要把當中可再用的零部件拆除再用。同時,法例亦要針對建築物廢料。
《反浪費法》涉及4大目標,除了減少浪費外,另外3個目標是改變生產模式、提高給予消費者的資訊、以及改善垃圾收集和分類。對於外國人來說,前兩者頗為重要,因為這涉及在法例生效後,向法國出口時,相關貨品需要符合新法例,例如改變生產模式,法國政府會訂出不同類別的貨品至少要使用多少循環再造物料,以及設計上要更環保,例如更容易再用或修理。至於消費者資訊,法例要求貨品資料要有更多涉及環保的資訊,例如使用了多少環保物料,好讓消費者更能購買環保貨品。
這些新要求都會對出口至法國的公司有影響,香港貿發局7月曾發出簡介,可以參考。
【文首漫畫來自Rodho,稱法國進口了美國的萬聖節和麥當勞文化,現在又引入「黑色星期五」,左邊的人說:「我們不能歡迎全世界的文化悲劇哦!」此句是調侃反移民運動,法國的反移民人士其中一個論調是法國不能承擔全球戰亂的難民,會說:「我不能歡迎全世界的悲劇哦!」於是,「萬聖節南瓜」便說,這樣只是因為「黑色星期五」是「黑人」,是種族歧視。】
延伸閱讀:2014年文章《黑色星期五「歪風」吹至英國》
法定減價時節
法國法例規定了零售商每年只可在兩個時段進行大減價促銷,分別在夏天和冬天,2019年夏季大減價是由6月26日至8月6日,下一次大減價是2020年的1月8日至2月4日,時期由原本每次6週減少至4週,而最新法例修訂,便是寫明要嚴格遵守這項規定,若果在這兩段時期以外進行令消費者相信價格大減的促銷,會視作非法營商手法。
美國有「黑色星期五」,是因為他們有感恩節,這個假期在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翌日通常都會減少工作量,因此形成一個長週末,而離聖誕節又不足一個月,因此美國人習慣在「黑色星期五」進行聖誕購物。這個傳統近年傳入歐洲,主要受網購影響,例如亞馬遜這類美國的跨國公司,他們的網購平台反正都面向全球,既然在美國做了感恩節促銷,不如索性向歐洲也進行同類推廣活動,道理跟阿里巴巴把大陸的「雙11」向全球推廣一樣。不過,歐洲沒有感恩節,在11月底「大血拼」是很奇怪的,而在法國,他們本身每年已有一個「購物時間表」,在此插入一個感恩節,打亂了他們的零售運作,法國人會覺得引入「黑色星期五」令消費者過度消費。
準備聖誕節的大購物,法國人原本一般會在12月第一個週末進行。根據統計,「黑色星期五」令法國人在11月多買了衣物、珠寶、香水、家電等貨品,似乎「黑色星期五」改變了法國人購買聖誕禮物的時間,至於食品,法國人依然集中在12月增加購買了,相信是因為食物不能存放太久,不會為了「黑色星期五」而提前購買聖誕大餐的食材。
就算沒有新法例,法國近一、兩年已出現杯葛「黑色星期五」的浪潮,把Black Friday變成Boycott Friday,昨天和今天都有相關示威,針對目標是亞馬遜,呼籲大家關注過度消費會影響環境及加劇氣候變化。也有商店發起「綠色星期五」,之前是把「黑色星期五」促銷的收入捐給環保團體,今年則是拒絕進行「黑色星期五」促銷,至少超過500個品牌響應。
《反浪費法》
打擊「黑色星期五」是法國目前「打擊浪費」政策的其中一環。法國內閣今年7月推出《反浪費法》(loi anti-gaspillage)草案,而禁止「黑色星期五」是國會議員審議該法案時,加插的一項修訂,仍需要國會全國討論,但相信可望通過,明年今日應該已生效。
《反浪費法》是法國之前禁止浪費食物的延續,法國已禁止商店丟掉仍可吃用、但賣不去的食物,最新法例就是把這項措施延伸至食物以外的大部份貨品,基本上除了公共衛生理由可豁免外(例如醫療用品、衛生物品),其餘貨品都不能因為賣不出去而丟掉,需要循環再用。在零售消費方面,目前的焦點放在衣物,因為衣物是最容易循環再用的物品,浪費掉的數量頗大,而且生產過程涉及大量用水。
另外,法例亦要求加強利用可再使用的零部件,例如丟掉家電的話,要把當中可再用的零部件拆除再用。同時,法例亦要針對建築物廢料。
《反浪費法》涉及4大目標,除了減少浪費外,另外3個目標是改變生產模式、提高給予消費者的資訊、以及改善垃圾收集和分類。對於外國人來說,前兩者頗為重要,因為這涉及在法例生效後,向法國出口時,相關貨品需要符合新法例,例如改變生產模式,法國政府會訂出不同類別的貨品至少要使用多少循環再造物料,以及設計上要更環保,例如更容易再用或修理。至於消費者資訊,法例要求貨品資料要有更多涉及環保的資訊,例如使用了多少環保物料,好讓消費者更能購買環保貨品。
這些新要求都會對出口至法國的公司有影響,香港貿發局7月曾發出簡介,可以參考。
【文首漫畫來自Rodho,稱法國進口了美國的萬聖節和麥當勞文化,現在又引入「黑色星期五」,左邊的人說:「我們不能歡迎全世界的文化悲劇哦!」此句是調侃反移民運動,法國的反移民人士其中一個論調是法國不能承擔全球戰亂的難民,會說:「我不能歡迎全世界的悲劇哦!」於是,「萬聖節南瓜」便說,這樣只是因為「黑色星期五」是「黑人」,是種族歧視。】
延伸閱讀:2014年文章《黑色星期五「歪風」吹至英國》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