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英國政府星期三早上放風說,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當天已曾跟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通電話,默克爾表明北愛爾蘭需要留在歐洲關稅區,否則不可能達成脫歐協議。不少人很質疑默克爾是否真的曾這樣說過,因為默克爾從來不是這種會把話講死的人,更覺是英國想把談判失敗的責任推向歐洲。有這個的想法包括歐盟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他在Twitter發炮批評莊漢生,並用拉丁語質問對方:quo vadis?
直譯的話,quo vadis意指「你往何處去?」,再看前幾句,圖斯克批評英國什麼都不要,這句「quo vadis?」可以很直接併入去。
不過,quo vadis還有另外兩個含意。
此句出自基督教一個故事,門徒彼得正逃離羅馬,逃避羅馬帝國的逼害,途中遇到(已經掛了十字架的)耶穌,彼得便問他:「quo vadis?」耶穌回答說,他正走向羅馬,準備第二次被掛十字架,彼得聽了後感到羞愧,便掉頭返回羅馬,接受殉道。
這個故事意指彼得勇敢接受艱難的抉擇,所以圖斯克似乎有意指莊漢生需要面對現實,作出艱難的選擇,如果是自己想no deal離開歐盟,就直接說出來,不要逃避。
上述基督教典故已算是「表面的」含意,這個tweet發出後再過一會兒,一些波蘭人便指出:quo vadis是波蘭文學一本歷來在國際中最著名小說的書名,寫於20世紀末,由首名憑波蘭語文學奪得諾貝爾文學獎(至今也只有4名波蘭語文學作家拿過諾貝爾獎)的Henryk Sienkiewicz撰寫,1950年代在荷里活被改拍成電影《暴君焚城錄》,故事講述一名羅馬帝國士兵戀上一名異國女基督徒,故事背景是著名暴君尼祿(Nero)管治下羅馬帝國禮崩樂壞的情況,包括了他焚燒羅馬的描述,也加插了上述彼得折返羅馬的故事。
有波蘭人在Twitter便說,波蘭人一定在讀書時讀過Sienkiewicz的小說的章節,任何一個波蘭人、包括圖斯克,寫出、或看到quo vadis時,一定會聯想到這本小說,所以亦有人猜想,圖斯克是把莊漢生比作尼祿,抨擊他亂來。
直譯的話,quo vadis意指「你往何處去?」,再看前幾句,圖斯克批評英國什麼都不要,這句「quo vadis?」可以很直接併入去。
不過,quo vadis還有另外兩個含意。
此句出自基督教一個故事,門徒彼得正逃離羅馬,逃避羅馬帝國的逼害,途中遇到(已經掛了十字架的)耶穌,彼得便問他:「quo vadis?」耶穌回答說,他正走向羅馬,準備第二次被掛十字架,彼得聽了後感到羞愧,便掉頭返回羅馬,接受殉道。
這個故事意指彼得勇敢接受艱難的抉擇,所以圖斯克似乎有意指莊漢生需要面對現實,作出艱難的選擇,如果是自己想no deal離開歐盟,就直接說出來,不要逃避。
上述基督教典故已算是「表面的」含意,這個tweet發出後再過一會兒,一些波蘭人便指出:quo vadis是波蘭文學一本歷來在國際中最著名小說的書名,寫於20世紀末,由首名憑波蘭語文學奪得諾貝爾文學獎(至今也只有4名波蘭語文學作家拿過諾貝爾獎)的Henryk Sienkiewicz撰寫,1950年代在荷里活被改拍成電影《暴君焚城錄》,故事講述一名羅馬帝國士兵戀上一名異國女基督徒,故事背景是著名暴君尼祿(Nero)管治下羅馬帝國禮崩樂壞的情況,包括了他焚燒羅馬的描述,也加插了上述彼得折返羅馬的故事。
有波蘭人在Twitter便說,波蘭人一定在讀書時讀過Sienkiewicz的小說的章節,任何一個波蘭人、包括圖斯克,寫出、或看到quo vadis時,一定會聯想到這本小說,所以亦有人猜想,圖斯克是把莊漢生比作尼祿,抨擊他亂來。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