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西班牙最高法院星期一(14日)早上就2017年10月1日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案,裁定9名獨派領袖要入獄9至13年,並褫奪他們同樣年份的擔任公職權利,這個裁決即時引起獨派反彈,發動抗爭行動,其中示威焦點放在堵塞巴塞隆拿市兩個機場,尤其是較重要的el Prat國際機場。我在Facebook的一些香港朋友分享相關照片、影片,他們稱立即聯想到香港早前出現的「和你塞」行動。
這個聯想沒有錯,這次圍堵機場行動的確是仿效了香港示威。
堵塞機場不是香港首見,法國兩年前試過一次,巴塞隆拿市2006年甚至試過佔領跑道,但該次示威是由航空業人員發起,他們要佔領跑道會較外人容易。不過,這次堵塞el Prat行動,西班牙人和傳媒都是立即聯想到香港的情況,甚至有示威者前往機場時,高呼「我們做一次香港吧!」(¡Vamos a hacer un Hong Kong!)
西班牙和加泰那邊有這個聯想,因為加泰獨派學習香港過去數月示威的技巧,不是秘密,報章 el Confidencial 在9月6日已有相關報導,當中提及:
根據同一報導,加獨人士集中研究香港示威者的堵路和堵塞機場手法,其中一名不具名激進獨派人士說,香港國際機場較巴塞隆拿的el Prat大得多,但都只需要5000人就可癱瘓機場,而若仔細觀看堵塞機場的影片,發現他們只是在叫喊口號,沒有攜帶任何象徵物品,只是阻撓乘客登機,就可簡單地做到令機場停止運作的效果,毋須複雜到要佔領跑道等這類機場內的重要地點,而他得出的結論是,湧往機場示威時不用帶橫額,這可令警察難以分辨哪些是遊客、哪些是示威者。有激進獨派平台鼓勵支持者參與行動時還稱,香港只需要5000人就癱瘓了機場,不用100萬、50萬或2萬,還有人敢說加獨運動不夠人(所以不能採取強硬行動)嗎?
當然,巴塞隆拿和香港「和你塞」之間也有分別,那就是巴塞隆拿這次行動迅速得多。香港「和你塞」是漸進式,一開始只是「和你飛」,只在機場示威,但沒有阻撓乘客入閘,之後才變成「和你塞」,而且是行動前數天已預告在哪一天行動。至於巴塞隆拿這一次,各方都知道堵塞機場會是抗議行動之一,包括西班牙中央政府和警察,但何時出手則沒有人知道,直至一個名為「民主海嘯」(Tsunami Democràtic)的Twitter帳戶在下午1時04分發出「全部人往機場」的帖文和製圖(文首那張圖片),加獨支持者才突然大舉湧入機場。
巴塞隆拿版「和你塞」沒有提早預告何時進行,但明顯有備而來。幾天前各大傳媒已引述消息報導,最高法院會在14日公佈裁決,因此「民主海嘯」也預早呼籲支持者,當天身穿舒服的衣服和攜帶食物出門,這個呼籲沒有說明,但大家都知是暗示當天發動示威,各位有機會幾天不能回家;在香港,當局之後禁止沒有當天機票的人士進入機場,西班牙當局在14日也很快採用這一措施,但「民主海嘯」立即透過Telegram頻道,發放多張機票的機本,問道「今天要乘飛機但忘記帶機票嗎?」,稱支持者可立即下載這些機票:
甚至,因為大家都知道法院必須在這幾週宣佈裁決(而且也知道會怎樣判),因此「民主海嘯」預早找來英超球會曼城的教練Pep Guardiola拍攝影片,以英語向全球說出加獨派的訴求,全部反制行動是連環出擊,精心部署。
題外話:由el Prat機場步行至巴塞隆拿市中心大概12公里,由香港機場步行至青衣島大概17公里。
堵塞機場可算是「民主海嘯」第一次顯示實力的行動,也令人關注這是個什麼「組織」?
「民主海嘯」的Twitter帳戶、網站等平台在9月初才出現,之前聞所未聞。不知道「民主海嘯」是否也有參考過香港網絡論壇「連登」,但它與連登有一點很相似:沒有領袖。「民主海嘯」是個頗神秘的「組織」,正式上它沒有宣佈背後由誰領導,也沒有公開了身份的人士擔任其發言人。連登就是不知道背後由誰去發帖提出行動主張,令香港及中國政府難以對付,就算你拘捕了民主黨、公民黨、眾志等所有反對派政團的人士都沒有用,因為他們也控制不了這場示威,而「民主海嘯」無領袖的格局,也令西班牙當局面對這個問題。
然而,兩者依然有很大分別,「民主海嘯」絕對不會是「無領導、無大台、無組織」。連登是一個類似批批踢的論壇,內容由用戶生成,而且當中不少提出的行動和主張跟民主黨之類的主流泛民有很大出入,甚至作出不少批評,因此大家相信連登是「無大台」。相反,「民主海嘯」是有自己Twitter帳戶、Telegram頻道、網站等平台,單向發放訊息,不是大家討論後才決定進行什麼行動,而且「民主海嘯」很快就獲幾乎全部現有獨派組織背書,認可它在Twitter、Telegram發起的行動,因此應該背後有組織,暫時大家估計,「民主海嘯」其實是流亡比利時的加泰政府前主席佩德蒙(Carles Puigdemont)主導成立的。
據報,「民主海嘯」包括原有獨派社運人士,也有一些沒有從政或之前沒參與社運的人士,採取行動時,他們之間只會跟很少人聯絡,不會跟該行動涉及的所有人都有連繫,而聯絡時又採取十分保密的方式,例如Telegram,所以連行動參與者也不知道「民主海嘯」整個組織有什麼人,就算拘捕了其中一人,也很難一網成擒。獨派改用「民主海嘯」這個平台,而不是已有的獨派組織,主要有2個原因:一為原有組織的領袖很多都已被捕,需要減少再有活躍份子及領袖被捕的機會;二為這一輪獨派宣傳已進行了幾年,覺得西班牙中央政府有問題的,毋須再宣傳都會明白,因此現階段只需要發動抗爭行動,以及對國際做文宣便可,因此「民主海嘯」更像一個溝通模式、平台,只需要向支持者傳達要做什麼行動就可。
加獨人士想到仿效香港堵塞機場,明顯是看到香港「和你塞」引起全球關注,對航班的影響和期間示威場面在全球廣泛報導,是動用最少資源而博得最大國際注視的方法之一,而巴塞隆拿同樣是西班牙和南歐航空樞紐之一,有條件進行這類行動。
另外有兩點也明顯跟香港示威靠攏。其中一點是,「民主海嘯」在裁決後也立即發動海外加泰人在大學示威,這跟全球香港人在多個城市發起示威相似,而加泰獨立運動此前有做國際文宣,但沒有這類全球大示威。
第二點相似是,「民主海嘯」一推出,講解自己的宗旨時,很強調自己是和平抗爭,這個其實很奇怪的,「和平理性非暴力」只有香港的社運人士才會這麼強調,歐美的社運很少著重這一點,他們可能會略有提及,但不會強調,因為示威期間跟警察推撞是很平常,而且對歐美來說,一日未拿出重型武器跟政權打過,但不算暴力。同時,「民主海嘯」也很強調他們抗爭的焦點在民主、人權,是自決權利,獨立訴求略為沖淡。
這個做法,一方面是因為加獨問題現在的焦點是獨派領袖被囚禁,的確涉及這是否嚴重侵犯人權及自由的爭議;但另一方面,強調和平、人權,也似有跟香港示威拉上關係的意圖,在目前香港局勢廣受關注的情況下,加泰獨派很想自己跟香港相提並論,把西班牙打成另一個中國,這對獨派爭取國際支持、同情較有利。加泰傳媒過去一、兩個月已頗多地報導香港示威,包括加泰地方公營電視台TV3其中一集半小時的新聞節目介紹香港的情況,即使香港成為國際焦點,相關報導篇幅都似乎仍算很多,因此有統派人士批評是為把西班牙抹黑為另一個中國而舖路。
香港的示威亦對加泰獨派造成壓力,或者反思。例如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西班牙語文學教授Joan Ramon Resina在8月曾撰文質疑,當香港人面對著一個更有機會武力鎮壓、現已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政權,都敢於積極抗爭,為何面對著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加泰獨派卻選擇被動抗爭,他稱加泰獨派面對兩難,究竟獨派運動要進入「香港式階段」、即積極主動抗爭,還是繼續目前只做些掛掛黃絲帶等只具象徵意義的被動抗爭。另外,也有人說,香港的示威者以年輕人為主,而加獨運動示威的參與者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質疑加泰的年輕人去了哪裏。
大概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林鄭月娥決定推出逃犯條例修訂法案之時,又或是那個MK仔發現自己女友被另外一個男人中出時,沒想過自己的舉動可以在全球引發這麼大的效應,在很多地方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反送中示威」大概就是蝴蝶效應,又或者一場海嘯——有人在Twitter借用「民主海嘯」的名字稱,海嘯觸發後,擊起的浪會擴散至全球各地沿岸才會消散。
延伸閱讀:
我在2010年所寫的文章:足球與西班牙分離主義(二之二)巴塞的政治性
這個聯想沒有錯,這次圍堵機場行動的確是仿效了香港示威。
堵塞機場不是香港首見,法國兩年前試過一次,巴塞隆拿市2006年甚至試過佔領跑道,但該次示威是由航空業人員發起,他們要佔領跑道會較外人容易。不過,這次堵塞el Prat行動,西班牙人和傳媒都是立即聯想到香港的情況,甚至有示威者前往機場時,高呼「我們做一次香港吧!」(¡Vamos a hacer un Hong Kong!)
西班牙和加泰那邊有這個聯想,因為加泰獨派學習香港過去數月示威的技巧,不是秘密,報章 el Confidencial 在9月6日已有相關報導,當中提及:
“(香港)成為多個獨派閉門討論中的話題,他們逐個逐個(香港示威)行動討論,以看看能否在加泰複製。例如,在(加獨)活躍份子中,已瘋傳一段名為「如何在9.11熄掉催淚彈」的影片。”9.11,不是美國2001年恐襲,而是加泰民族日,獨派近年每年9月11日都會舉行大示威,要求獨立;而那段影片,是指香港一名示威者在衝突期間徒手處理催淚彈的影片。
根據同一報導,加獨人士集中研究香港示威者的堵路和堵塞機場手法,其中一名不具名激進獨派人士說,香港國際機場較巴塞隆拿的el Prat大得多,但都只需要5000人就可癱瘓機場,而若仔細觀看堵塞機場的影片,發現他們只是在叫喊口號,沒有攜帶任何象徵物品,只是阻撓乘客登機,就可簡單地做到令機場停止運作的效果,毋須複雜到要佔領跑道等這類機場內的重要地點,而他得出的結論是,湧往機場示威時不用帶橫額,這可令警察難以分辨哪些是遊客、哪些是示威者。有激進獨派平台鼓勵支持者參與行動時還稱,香港只需要5000人就癱瘓了機場,不用100萬、50萬或2萬,還有人敢說加獨運動不夠人(所以不能採取強硬行動)嗎?
當然,巴塞隆拿和香港「和你塞」之間也有分別,那就是巴塞隆拿這次行動迅速得多。香港「和你塞」是漸進式,一開始只是「和你飛」,只在機場示威,但沒有阻撓乘客入閘,之後才變成「和你塞」,而且是行動前數天已預告在哪一天行動。至於巴塞隆拿這一次,各方都知道堵塞機場會是抗議行動之一,包括西班牙中央政府和警察,但何時出手則沒有人知道,直至一個名為「民主海嘯」(Tsunami Democràtic)的Twitter帳戶在下午1時04分發出「全部人往機場」的帖文和製圖(文首那張圖片),加獨支持者才突然大舉湧入機場。
巴塞隆拿版「和你塞」沒有提早預告何時進行,但明顯有備而來。幾天前各大傳媒已引述消息報導,最高法院會在14日公佈裁決,因此「民主海嘯」也預早呼籲支持者,當天身穿舒服的衣服和攜帶食物出門,這個呼籲沒有說明,但大家都知是暗示當天發動示威,各位有機會幾天不能回家;在香港,當局之後禁止沒有當天機票的人士進入機場,西班牙當局在14日也很快採用這一措施,但「民主海嘯」立即透過Telegram頻道,發放多張機票的機本,問道「今天要乘飛機但忘記帶機票嗎?」,稱支持者可立即下載這些機票:
甚至,因為大家都知道法院必須在這幾週宣佈裁決(而且也知道會怎樣判),因此「民主海嘯」預早找來英超球會曼城的教練Pep Guardiola拍攝影片,以英語向全球說出加獨派的訴求,全部反制行動是連環出擊,精心部署。
題外話:由el Prat機場步行至巴塞隆拿市中心大概12公里,由香港機場步行至青衣島大概17公里。
堵塞機場可算是「民主海嘯」第一次顯示實力的行動,也令人關注這是個什麼「組織」?
「民主海嘯」的Twitter帳戶、網站等平台在9月初才出現,之前聞所未聞。不知道「民主海嘯」是否也有參考過香港網絡論壇「連登」,但它與連登有一點很相似:沒有領袖。「民主海嘯」是個頗神秘的「組織」,正式上它沒有宣佈背後由誰領導,也沒有公開了身份的人士擔任其發言人。連登就是不知道背後由誰去發帖提出行動主張,令香港及中國政府難以對付,就算你拘捕了民主黨、公民黨、眾志等所有反對派政團的人士都沒有用,因為他們也控制不了這場示威,而「民主海嘯」無領袖的格局,也令西班牙當局面對這個問題。
然而,兩者依然有很大分別,「民主海嘯」絕對不會是「無領導、無大台、無組織」。連登是一個類似批批踢的論壇,內容由用戶生成,而且當中不少提出的行動和主張跟民主黨之類的主流泛民有很大出入,甚至作出不少批評,因此大家相信連登是「無大台」。相反,「民主海嘯」是有自己Twitter帳戶、Telegram頻道、網站等平台,單向發放訊息,不是大家討論後才決定進行什麼行動,而且「民主海嘯」很快就獲幾乎全部現有獨派組織背書,認可它在Twitter、Telegram發起的行動,因此應該背後有組織,暫時大家估計,「民主海嘯」其實是流亡比利時的加泰政府前主席佩德蒙(Carles Puigdemont)主導成立的。
據報,「民主海嘯」包括原有獨派社運人士,也有一些沒有從政或之前沒參與社運的人士,採取行動時,他們之間只會跟很少人聯絡,不會跟該行動涉及的所有人都有連繫,而聯絡時又採取十分保密的方式,例如Telegram,所以連行動參與者也不知道「民主海嘯」整個組織有什麼人,就算拘捕了其中一人,也很難一網成擒。獨派改用「民主海嘯」這個平台,而不是已有的獨派組織,主要有2個原因:一為原有組織的領袖很多都已被捕,需要減少再有活躍份子及領袖被捕的機會;二為這一輪獨派宣傳已進行了幾年,覺得西班牙中央政府有問題的,毋須再宣傳都會明白,因此現階段只需要發動抗爭行動,以及對國際做文宣便可,因此「民主海嘯」更像一個溝通模式、平台,只需要向支持者傳達要做什麼行動就可。
加獨人士想到仿效香港堵塞機場,明顯是看到香港「和你塞」引起全球關注,對航班的影響和期間示威場面在全球廣泛報導,是動用最少資源而博得最大國際注視的方法之一,而巴塞隆拿同樣是西班牙和南歐航空樞紐之一,有條件進行這類行動。
另外有兩點也明顯跟香港示威靠攏。其中一點是,「民主海嘯」在裁決後也立即發動海外加泰人在大學示威,這跟全球香港人在多個城市發起示威相似,而加泰獨立運動此前有做國際文宣,但沒有這類全球大示威。
第二點相似是,「民主海嘯」一推出,講解自己的宗旨時,很強調自己是和平抗爭,這個其實很奇怪的,「和平理性非暴力」只有香港的社運人士才會這麼強調,歐美的社運很少著重這一點,他們可能會略有提及,但不會強調,因為示威期間跟警察推撞是很平常,而且對歐美來說,一日未拿出重型武器跟政權打過,但不算暴力。同時,「民主海嘯」也很強調他們抗爭的焦點在民主、人權,是自決權利,獨立訴求略為沖淡。
這個做法,一方面是因為加獨問題現在的焦點是獨派領袖被囚禁,的確涉及這是否嚴重侵犯人權及自由的爭議;但另一方面,強調和平、人權,也似有跟香港示威拉上關係的意圖,在目前香港局勢廣受關注的情況下,加泰獨派很想自己跟香港相提並論,把西班牙打成另一個中國,這對獨派爭取國際支持、同情較有利。加泰傳媒過去一、兩個月已頗多地報導香港示威,包括加泰地方公營電視台TV3其中一集半小時的新聞節目介紹香港的情況,即使香港成為國際焦點,相關報導篇幅都似乎仍算很多,因此有統派人士批評是為把西班牙抹黑為另一個中國而舖路。
香港的示威亦對加泰獨派造成壓力,或者反思。例如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西班牙語文學教授Joan Ramon Resina在8月曾撰文質疑,當香港人面對著一個更有機會武力鎮壓、現已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政權,都敢於積極抗爭,為何面對著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加泰獨派卻選擇被動抗爭,他稱加泰獨派面對兩難,究竟獨派運動要進入「香港式階段」、即積極主動抗爭,還是繼續目前只做些掛掛黃絲帶等只具象徵意義的被動抗爭。另外,也有人說,香港的示威者以年輕人為主,而加獨運動示威的參與者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質疑加泰的年輕人去了哪裏。
大概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林鄭月娥決定推出逃犯條例修訂法案之時,又或是那個MK仔發現自己女友被另外一個男人中出時,沒想過自己的舉動可以在全球引發這麼大的效應,在很多地方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反送中示威」大概就是蝴蝶效應,又或者一場海嘯——有人在Twitter借用「民主海嘯」的名字稱,海嘯觸發後,擊起的浪會擴散至全球各地沿岸才會消散。
延伸閱讀:
我在2010年所寫的文章:足球與西班牙分離主義(二之二)巴塞的政治性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