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美國《時代》雜誌選出16歲瑞典的氣候問題活躍份子彤貝里(Greta Thunberg)為2019年風雲人物,是個合理但又很多人不以為然的選擇。合理,因為相信大部份人都會認同她有很大的影響力,即使你多討厭她,但不少人都覺得她名過其實,對於她獲得這些榮譽,仍十分抗拒。
我對彤貝里的印象只是一般,從我在Twitter或fb專頁分享有關她的新聞的次數是極低,也可見一斑,我承認她的影響力和重要,但她的新聞,例如一句「How dare you?!」,又真的不能令我有衝動在社交媒體分享。不過,對於《時代》選她所出現的反彈,我也必須強調:除了氣候變化問題,《時代》選她,還因為她代表了包括香港示威潮在內的全球「年輕的力量」,這在封面已寫得很清楚。
《時代》總編輯每年都會另外撰文解釋當年的決定,在今年的解釋文章,有3段我想highlight出來,因為就算各大媒體會譯寫出來,但相信大家都會忽略了,繼續把《時代》的決定集中在彤貝里在氣候議題的重要。例如文章有以下一段:
除了稱彤貝里是「地球面對的最大議題中一把最大的聲音」,《時代》同時形容她代表了「世代轉變」,由香港校園(香港示威潮)到美國國會外(青年要求加強槍管的示威)都反映出這一點。
《時代》指出,「風雲人物」的理念是,世界大事由重要人物所改寫,「歷史上這代表在主要組織的階梯上爬升,並在國內位處權力地帶的人們」,不過,現時「很多傳統機構都看似辜負了我們,不平等嚴重,社會動盪,政治癱瘓,我們看到新形式的影響成型」,這些影響力由彤貝里等人所發揮,他們是「有訴求和有手機的領袖,不符合舊有規則,但能夠以大機構做不到方式跟大眾連繫起來」。
《時代》的文章指出,理論上應由政客和精英去應付各大挑戰,但他們沒有做、做不到,於是年輕人便起來行動,「要由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去迫我們面對我們無所作為所引發的危險」,並指出智利、香港和美國反槍擊暴力的年輕人為當中的例子。
你是否認同彤貝里,是一回事——事實上,《時代》一向指出,「風雲人物」不涉相關人事的價值觀判斷,好人壞人都可以封他做風雲人物。想指出的是,《時代》選擇的,不只是彤貝里本身或是氣候議題,還包括、甚至更多地是包括了近年各地年輕人在公共議題上變得十分活躍的趨勢,以及已不是只能靠在傳統平台獲得高位才能獲得影響力的現象。
【註:文首的《時代》封面圖片,為了遷就fb專頁出來的效果而作出裁剪】
我對彤貝里的印象只是一般,從我在Twitter或fb專頁分享有關她的新聞的次數是極低,也可見一斑,我承認她的影響力和重要,但她的新聞,例如一句「How dare you?!」,又真的不能令我有衝動在社交媒體分享。不過,對於《時代》選她所出現的反彈,我也必須強調:除了氣候變化問題,《時代》選她,還因為她代表了包括香港示威潮在內的全球「年輕的力量」,這在封面已寫得很清楚。
《時代》總編輯每年都會另外撰文解釋當年的決定,在今年的解釋文章,有3段我想highlight出來,因為就算各大媒體會譯寫出來,但相信大家都會忽略了,繼續把《時代》的決定集中在彤貝里在氣候議題的重要。例如文章有以下一段:
除了稱彤貝里是「地球面對的最大議題中一把最大的聲音」,《時代》同時形容她代表了「世代轉變」,由香港校園(香港示威潮)到美國國會外(青年要求加強槍管的示威)都反映出這一點。
《時代》指出,「風雲人物」的理念是,世界大事由重要人物所改寫,「歷史上這代表在主要組織的階梯上爬升,並在國內位處權力地帶的人們」,不過,現時「很多傳統機構都看似辜負了我們,不平等嚴重,社會動盪,政治癱瘓,我們看到新形式的影響成型」,這些影響力由彤貝里等人所發揮,他們是「有訴求和有手機的領袖,不符合舊有規則,但能夠以大機構做不到方式跟大眾連繫起來」。
《時代》的文章指出,理論上應由政客和精英去應付各大挑戰,但他們沒有做、做不到,於是年輕人便起來行動,「要由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去迫我們面對我們無所作為所引發的危險」,並指出智利、香港和美國反槍擊暴力的年輕人為當中的例子。
你是否認同彤貝里,是一回事——事實上,《時代》一向指出,「風雲人物」不涉相關人事的價值觀判斷,好人壞人都可以封他做風雲人物。想指出的是,《時代》選擇的,不只是彤貝里本身或是氣候議題,還包括、甚至更多地是包括了近年各地年輕人在公共議題上變得十分活躍的趨勢,以及已不是只能靠在傳統平台獲得高位才能獲得影響力的現象。
【註:文首的《時代》封面圖片,為了遷就fb專頁出來的效果而作出裁剪】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回覆刪除我當年知道環保緊要何尚唔係都想改變下社會,只係冇佢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