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歐洲文壇本週有一項重大消息:捷克駐法國大使在星期一(2日)晚《費加羅報》公開的專訪中透露,捷克著名旅法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已獲恢復捷克國籍,大使上星期四親自他在巴黎的住所,在昆德拉的妻子見證下,把有關證書交給他。
除了象徵意義,捷克電台的報導指出,恢復捷克籍也有實際意義:昆德拉的作品,會否終於全部有其母語捷克語的版本面世?
昆德拉今年4月1日剛90歲生日,年輕時是共產黨成員,但很快就對捷共政權失去幻想。他以1967年推出的《玩笑》而成名,但翌年發生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政權轉趨保守,而《玩笑》諷刺捷國政權的極權,令昆德拉開始被打壓,失去大學教職。他1975年移居法國工作,1978年推出的《笑忘書》再度惹怒捷國政權,捷國1979年遂褫奪他的國籍,令他正式展開流亡海外生涯,他1981年獲法國國籍,自此一直居法,就算在1989年捷共政權倒台,他也是到1996年才首度回鄉,而且極低調,每次回國都不會張揚。
昆德拉被視為捷克文壇國寶,名氣及地位僅次卡夫卡(Franz Kafka),但他跟祖國的關係可說愛恨交纏。捷共時期固然被打壓,但民主化後,捷克社會不時有對他的非議,包括在2008年曾有人指控他做過捷共間諜,令另一人因此被捷共囚禁。昆德拉當時嚴辭否認。
昆德拉跟自己家鄉最糾結的是作品有沒有捷克語版本的問題。由《笑忘書》開始,昆德拉的作品都是先以法語出版,包括1984年他的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這些小說都是先以捷克語撰寫的,但當時捷共禁止他的書籍,因此只能由一對流亡加拿大的捷克作家夫婦所營運的加拿大出版社68 Publishers出版捷克語版,但這是小型出版社,沒有大量印刷這些小說,要偷運禁書回捷也很困難,出版社也已經倒閉,所以現在要買到該版本的小說,是近乎沒可能。
到90年代中開始,昆德拉更是以法語寫作小說,而且他曾試過《玩笑》被「亂譯」,語氣甚至內容都改變了,因此他對翻譯能否忠於其原著神髓方面,是十分執著,他一直堅持其法語作品的捷克語譯本只能由他處理,但他到現在都不見有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於是,這名捷克作家的作品差不多在其他所有語言都有翻譯版,唯獨是捷克語沒有,全世界只有捷克的讀者不能讀到他的小說(除非他懂外語),連《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都是要靠美國電影版認識。
直到2006年,《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才由捷克出版社Atlantis推出捷克語版(文首圖片左),而且是首度由捷克出版社出版,而《笑忘書》捷克語版到2017年才推出(文首圖片右)。不過,他的法語小說的捷語版則仍推出無期,所以捷克電台稱,捷克書迷期待,昆德拉願意拿回捷克國籍,代表他同意餘下全部小說都將有捷克語版。
在文學層面,昆德拉究竟是否「捷克作家」,或應說為「法國作家」,一直是探討重點之一,而昆德拉曾說過,他自己是「法國作家」,自己的作品屬法國文學的一部份。昆德拉不單是個人生活曾涉及這兩個國家,連書寫語言也涉及兩種語言、涉及作家的非母語。以非母語創作小說,在昆德拉的同輩中,主要是(前)殖民地的作家,但那些小說涉及後殖民主義,這個分析框架不適用於昆德拉,他更似是涉及「流亡」作家的類別。
不過,昆德拉真實生活中曾流亡,但這是否代表他的小說也大量涉及流亡的經驗和感受,也備受討論,至少昆德拉自己一直堅持讀者毋須以政治角度閱讀他的小說。
延伸閱讀:
DW:米蘭‧昆德拉:流亡半生 重獲捷克國籍
捷克電台:ACCLAIMED CZECH-BORN AUTHOR AND ESSAYIST MILAN KUNDERA, STILL AN ENIGMA AT 90
除了象徵意義,捷克電台的報導指出,恢復捷克籍也有實際意義:昆德拉的作品,會否終於全部有其母語捷克語的版本面世?
昆德拉今年4月1日剛90歲生日,年輕時是共產黨成員,但很快就對捷共政權失去幻想。他以1967年推出的《玩笑》而成名,但翌年發生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政權轉趨保守,而《玩笑》諷刺捷國政權的極權,令昆德拉開始被打壓,失去大學教職。他1975年移居法國工作,1978年推出的《笑忘書》再度惹怒捷國政權,捷國1979年遂褫奪他的國籍,令他正式展開流亡海外生涯,他1981年獲法國國籍,自此一直居法,就算在1989年捷共政權倒台,他也是到1996年才首度回鄉,而且極低調,每次回國都不會張揚。
昆德拉被視為捷克文壇國寶,名氣及地位僅次卡夫卡(Franz Kafka),但他跟祖國的關係可說愛恨交纏。捷共時期固然被打壓,但民主化後,捷克社會不時有對他的非議,包括在2008年曾有人指控他做過捷共間諜,令另一人因此被捷共囚禁。昆德拉當時嚴辭否認。
昆德拉跟自己家鄉最糾結的是作品有沒有捷克語版本的問題。由《笑忘書》開始,昆德拉的作品都是先以法語出版,包括1984年他的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這些小說都是先以捷克語撰寫的,但當時捷共禁止他的書籍,因此只能由一對流亡加拿大的捷克作家夫婦所營運的加拿大出版社68 Publishers出版捷克語版,但這是小型出版社,沒有大量印刷這些小說,要偷運禁書回捷也很困難,出版社也已經倒閉,所以現在要買到該版本的小說,是近乎沒可能。
到90年代中開始,昆德拉更是以法語寫作小說,而且他曾試過《玩笑》被「亂譯」,語氣甚至內容都改變了,因此他對翻譯能否忠於其原著神髓方面,是十分執著,他一直堅持其法語作品的捷克語譯本只能由他處理,但他到現在都不見有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於是,這名捷克作家的作品差不多在其他所有語言都有翻譯版,唯獨是捷克語沒有,全世界只有捷克的讀者不能讀到他的小說(除非他懂外語),連《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都是要靠美國電影版認識。
直到2006年,《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才由捷克出版社Atlantis推出捷克語版(文首圖片左),而且是首度由捷克出版社出版,而《笑忘書》捷克語版到2017年才推出(文首圖片右)。不過,他的法語小說的捷語版則仍推出無期,所以捷克電台稱,捷克書迷期待,昆德拉願意拿回捷克國籍,代表他同意餘下全部小說都將有捷克語版。
在文學層面,昆德拉究竟是否「捷克作家」,或應說為「法國作家」,一直是探討重點之一,而昆德拉曾說過,他自己是「法國作家」,自己的作品屬法國文學的一部份。昆德拉不單是個人生活曾涉及這兩個國家,連書寫語言也涉及兩種語言、涉及作家的非母語。以非母語創作小說,在昆德拉的同輩中,主要是(前)殖民地的作家,但那些小說涉及後殖民主義,這個分析框架不適用於昆德拉,他更似是涉及「流亡」作家的類別。
不過,昆德拉真實生活中曾流亡,但這是否代表他的小說也大量涉及流亡的經驗和感受,也備受討論,至少昆德拉自己一直堅持讀者毋須以政治角度閱讀他的小說。
延伸閱讀:
DW:米蘭‧昆德拉:流亡半生 重獲捷克國籍
捷克電台:ACCLAIMED CZECH-BORN AUTHOR AND ESSAYIST MILAN KUNDERA, STILL AN ENIGMA AT 9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