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上一篇遊記提及,1950年世界盃巴西在最後一場比賽敗在烏拉圭腳下的「馬拉卡納悲劇」(Maracanazo)對巴西歷史--不只足球,還包括社會以至政經--有極重要的意義,要知道這歷史,才能理解這次巴西1比7大敗的「明尼路悲劇」(Mineirazo)對巴西社會的意義。
同樣地,要知道西德在1954年世界盃的「伯爾尼奇跡」(Wunder von Bern)這段歷史,才能理解德國7比1大勝對德國的意義。德國幾份報章,例如上面的《柏林晨報》,9日頭條標題便是「貝洛奧里桑奇跡」。
所謂伯爾尼奇跡,是指1954年瑞士世界盃,西德爆大冷擊敗當時被視為無敵的匈牙利奪走雷米金盃。匈牙利在此前連續5年的國際賽中未嚐一敗,是應屆奧運及歐國盃冠軍,當時在小組賽先後4比1擊敗土耳其、9比0擊敗南韓和8比3擊敗西德,在淘汰賽先後都以4比2擊敗上屆亞軍巴西和冠軍烏拉圭,殺入決賽。相對下,經歷完二戰及戰後盟軍佔領的西德該年才重新參與國際足球賽事。然而,在決賽,西德在落後2球下,連追3球反勝,最後一球還是在離完場前不足10分鐘射入。
這是德意志(西德/東德/二戰前或冷戰後的德國)第一次奪得世界盃,被視為德意志正式晉身為世界球壇一線隊伍的轉捩點。政治上,這是德意志國歌在二戰後首度在國際體育場合播出,被視為德意志(或至少西德)終於走出二戰侵略全歐陰影、重新獲各國接納為國際一員的象徵,在政治、外交和國民心理上都是重要轉捩點。
此後,德意志合共3度奪得世界盃,其中1990年對上一次奪盃亦是極具象徵意義,因為該年11月是東西德統一,是德意志民族在二戰後另一個重要轉捩點。如果德國今屆真的第4度奪得世界盃,這又將會巧合地與德國在歐債危機中冒起成為歐盟龍頭的政經發展互相輝映--這純粹是穿鑿附會,還是真的有關連?
當然,前提是德國在決賽中會勝出。如果7比1令德國全國抱有極大期望的亢奮後,只換來決賽落敗的更大失望,恐怕德國人情緒會跌落谷底,比四強輸了更失望。
事實上,因為納粹歷史而對顯示愛國情緒十分顧忌的德國人來說,世界盃是少有能讓他們「發洩」愛國情操的機會,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時,我已po過3篇文章,談及世界盃與德國人民族身份的關係,大家可以重溫:
世界盃與德國民族身份
德國國旗重見天日-再談世界盃與德國民族身份
節錄龍應台文章-17歲德國青年談民族身份
最後,有關「馬拉卡納悲劇」的意義,建議大家可看這篇文章,文章解釋了足球與巴西國民身份如何連成一體、足球在1950年左右對巴西的國際形象代表了什麼、巴西全國上下如何自認為在該屆世盃必勝無疑,以至巴西傳統上看扁鄰國「小弟弟」烏拉圭(以及另一鄰國阿根廷),導致失落世盃可以對巴西造成猶如廣島原爆或紐約「9.11」的創傷。
「馬拉卡納悲劇」如何影響巴西至今?最明顯,大家現在熟知的巴西傳統黃綠球衣正是在這場比賽之後才設計,巴西原本傳統球衣是白衣藍領(或掉轉),「馬拉卡納悲劇」令巴西連這傳統球衣也放棄。另外,被視為罪人的該屆巴西門將此後一直被同胞唾罵,甚至連足球後輩也看不起他,他在2000年臨終前不久概嘆,巴西最高刑罰是監禁30年,但他被監禁足足50年。
同樣地,要知道西德在1954年世界盃的「伯爾尼奇跡」(Wunder von Bern)這段歷史,才能理解德國7比1大勝對德國的意義。德國幾份報章,例如上面的《柏林晨報》,9日頭條標題便是「貝洛奧里桑奇跡」。
所謂伯爾尼奇跡,是指1954年瑞士世界盃,西德爆大冷擊敗當時被視為無敵的匈牙利奪走雷米金盃。匈牙利在此前連續5年的國際賽中未嚐一敗,是應屆奧運及歐國盃冠軍,當時在小組賽先後4比1擊敗土耳其、9比0擊敗南韓和8比3擊敗西德,在淘汰賽先後都以4比2擊敗上屆亞軍巴西和冠軍烏拉圭,殺入決賽。相對下,經歷完二戰及戰後盟軍佔領的西德該年才重新參與國際足球賽事。然而,在決賽,西德在落後2球下,連追3球反勝,最後一球還是在離完場前不足10分鐘射入。
這是德意志(西德/東德/二戰前或冷戰後的德國)第一次奪得世界盃,被視為德意志正式晉身為世界球壇一線隊伍的轉捩點。政治上,這是德意志國歌在二戰後首度在國際體育場合播出,被視為德意志(或至少西德)終於走出二戰侵略全歐陰影、重新獲各國接納為國際一員的象徵,在政治、外交和國民心理上都是重要轉捩點。
此後,德意志合共3度奪得世界盃,其中1990年對上一次奪盃亦是極具象徵意義,因為該年11月是東西德統一,是德意志民族在二戰後另一個重要轉捩點。如果德國今屆真的第4度奪得世界盃,這又將會巧合地與德國在歐債危機中冒起成為歐盟龍頭的政經發展互相輝映--這純粹是穿鑿附會,還是真的有關連?
當然,前提是德國在決賽中會勝出。如果7比1令德國全國抱有極大期望的亢奮後,只換來決賽落敗的更大失望,恐怕德國人情緒會跌落谷底,比四強輸了更失望。
事實上,因為納粹歷史而對顯示愛國情緒十分顧忌的德國人來說,世界盃是少有能讓他們「發洩」愛國情操的機會,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時,我已po過3篇文章,談及世界盃與德國人民族身份的關係,大家可以重溫:
世界盃與德國民族身份
德國國旗重見天日-再談世界盃與德國民族身份
節錄龍應台文章-17歲德國青年談民族身份
最後,有關「馬拉卡納悲劇」的意義,建議大家可看這篇文章,文章解釋了足球與巴西國民身份如何連成一體、足球在1950年左右對巴西的國際形象代表了什麼、巴西全國上下如何自認為在該屆世盃必勝無疑,以至巴西傳統上看扁鄰國「小弟弟」烏拉圭(以及另一鄰國阿根廷),導致失落世盃可以對巴西造成猶如廣島原爆或紐約「9.11」的創傷。
「馬拉卡納悲劇」如何影響巴西至今?最明顯,大家現在熟知的巴西傳統黃綠球衣正是在這場比賽之後才設計,巴西原本傳統球衣是白衣藍領(或掉轉),「馬拉卡納悲劇」令巴西連這傳統球衣也放棄。另外,被視為罪人的該屆巴西門將此後一直被同胞唾罵,甚至連足球後輩也看不起他,他在2000年臨終前不久概嘆,巴西最高刑罰是監禁30年,但他被監禁足足50年。
世界杯也是數據建模愛好者的遊戲。 這裡有一篇對世界杯勝出結果的純技術面分析,作者用到 / 建立的模型,令我想起前年在一門課上學過的 Value at Risk (VaR) 的建模與分析, 我覺得很好玩:
回覆刪除http://fivethirtyeight.com/datalab/the-most-shocking-result-in-world-cup-history/
決賽前大約一個小時,德國街頭掃街片:
回覆刪除http://horizongermany.blogspot.de/2014/07/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