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文章是龍應台在香港明報登出的《今天這一課:品格》,其實是談及台灣罷免陳水扁的,但當她講及任何國家都有其歷史負擔時,引述一名17歲德國青年給她的電郵(應該不是她的兒子吧?),該青年以第一身訴說自己在世界盃期間對德國民族身份的體會。雖然網主在此已寫過2次,但一個德國人自己寫,又要是中文而不用翻譯 =P,就不妨轉貼一下:
...
■ 足球不只是足球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負擔。昨天,收到一封電郵,作者是一個17歲的德國少年﹕
「麥茵河中央搭起一個大得不能再大的電視銀幕,兩邊都可以看到球賽現場轉播。河兩岸擠滿了人,新聞說,起碼有30萬人聚到河邊來,隔中間的河水,兩岸對看。
馬路上、河岸邊、廣場上、酒館裏,擠滿了人,各色人種……最奇怪的是,每個人都在微笑,都在擁抱,都在唱歌。我從來沒見過德國人對彼此那麼友善,對陌生人那麼熱情,我從來沒見過德國人那麼喜悅,那麼開懷。
我也從來沒見過這麼多德國國旗同時出現──幾千幾萬幅國旗在人們的手裏揮舞飄動。我從來沒見過德國人那麼以自己的國家『自豪』,其實,我從來沒見過德國人以自己的國家『自豪』過──這真是第一次。大家在揮舞國旗為德國隊加油的時候,好像納粹的陰影真的消失了,好像人們突然發現──我們是德國人,是一體的。
我這才發現,這次主辦足球世界盃,對德國人的『認同』是多麼、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我很吃驚。」
這個17歲的德國青年以一種最天真的方式認識了政治領袖們非常明白的一種規則﹕成功地主辦國際體育競賽可以給國民帶來自豪感以及向心力。在全世界的注目之下,把盛會辦得風光,人民會以他所屬的國家為榮﹔國際競技所帶來的「同舟共濟」和「同仇敵愾」的情感,又能加深人民的國家認同和社會凝聚。每一個有能力的國家都卯足了勁在競爭重大國際競技或博覽的主辦權,除了經濟考量之外,這「凝聚認同」、給國人光榮感的政治考量,是一個核心因素。
+++++
新浪留言
民族主义并没有什么先进性可言.
[引用] | 作者 欣斯基 | 2nd Aug 2006 17:0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