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4天內逾300次微震 希臘Santorini島高度戒備強烈地震

希臘旅遊勝地 Santorini 島高度戒備快將有強烈地震 ,因為當地附近的海底上周五至周日共3天內有大概200次輕微地震,不少居民、遊客和工人已乘搭輪船和飛機,撤離 Santorini,渡輪和航空公司未來兩天將把班次增加一倍,疏導人群。

關於本站

【介紹更新於2023年7月2日】
這個網誌由一個香港人分享國際政經消息,以及有關香港與國際互動的新聞,包括外國傳媒眼中的香港。

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支持我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月費只是7.21美元

其他平台
Facebook專頁
Telegram
Mastodon
Twitter

由歐洲到國際:為何「歐洲動態」作出改變?
如果有訂閱我的Patreon,應該發現我早已不只寫歐洲新聞,寫了很多不同地區的國際新聞。這主要是因為我個人生活的轉變。

我原本在一間媒體擔任國際新聞編採工作,2019年上半年離職,跌跌碰碰下決定以這個blog等平台為「(不能維生的)正職」,「工餘時」做freelance來賺取生計。

基於我之前在媒體全職工作,blog也好,Facebook等社交媒體也好,都只能視作「興趣」,除了沒有拿來賺錢,也避免張貼跟工作有利益衝突的內容(例如我工作的媒體也會發佈的新聞和分析)。現在既然沒了這個顧慮,那就什麼國際新聞都可以寫了,甚至可以抒發一下個人感想(aka無病呻吟)。

原本沒有那麼大決心把分享新聞的地區範圍由歐洲擴大至全球,但蘋果日報、立場新聞以至眾新聞等媒體倒下,損害了的不只是新聞和言論自由,香港人還損失了資訊來源。

現時仍不乏香港傳媒報導國際新聞,內容跟幾年前其實變化不算大,但like it or not,沒了一些媒體,他們原來的讀者都不會閱讀、分享其他香港媒體的新聞。

這些人大多懂英文,可自行閱讀外國媒體——所以我之前不太喜歡純粹把英文新聞直譯,因為覺得無意義。不過,確實有些人寧願看中文新聞來吸收資訊,即使他們其實也會看BBC、NYT等英美媒體。

很多香港人應該多到了連登等平台吸取資訊,包括國際新聞。連登不乏高質post,但良莠不齊,同樣夾雜蘋果日報更嘩眾取寵的post,甚至滲透一些絕對懷疑是否有組織五毛的post。

所以,想在這裏給大家多一個吸收國際新聞的選擇。

理論上,任何地方的新聞都會在這裏分享,但這裏會較多歐洲,以及東北亞、東南亞、澳紐以及美加的新聞,因為這些地方是傳統上香港較多連繫的地區。

另一個有興趣想探討的題目是香港跟國際的連繫。香港本身充滿國際dimension,在2019年6月,反修例示威爆發,再加上2020年國安法,香港更全面變成一個國際議題,這就是後話了。

想寫一下/分享一下香港跟國際的交流,包括文化、經貿等等,可惜時間有限,仍未有做到這一點。

如果有關於香港與國際交流的活動,希望採訪,歡迎透過社交媒體平台聯絡,或者電郵: dungtaai@protonmail.com

網誌歷史
網誌起源:這個網誌可追溯到網主仍在讀大學的年代,當時我在外國留學,攻讀歐洲研究,有點悶,於是用製作網頁來打發時間,內容則是我讀書的學科,網頁名稱是很古老風格的「歐洲動態」。一個分享歐洲新聞的網誌便誕生了。

轉用網誌:那個網頁是用雅虎Geocities平台。現在已關了多年。另外,出來工作,少了時間,要更新一個網站,有點吃力,於是轉用網誌。

網誌轉場:曾經短暫使用過雅虎的網誌(同樣已經關掉了),之後轉用香港新浪(去年終於關掉),輾轉下2011年開始用Blogspot。

增加平台:隨着時代變遷,科技演變,我也用了其他不同網上發佈平台,例如Twitter、Facebook專頁等等。

有關網誌起源,有興趣的話,可以參閱2011年搬來這裏時的文章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王毅叫盧比奧「好自為之」 盧比奧:美國嚴重關切北京脅迫台灣

【更新了有關中國外交部英文版新聞稿的部份】 盧比奧(aka魯比奧)星期五首度以美國國務卿身份跟中國外長王毅通電話。

為格陵蘭激烈爭拗 丹麥美國領袖通電話「炒大鑊」

英國《金融時報》 星期五引述5名現任及前任歐洲官員報導 ,丹麥首相費德芯(Mette Frederiksen)上周跟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約45分鐘,形容這次對話「糟透了」(horrendous),氣氛極度惡劣,將令歐洲更相信川普可能採取危險舉動,奪取格陵蘭。

羅浮宮大翻新 東翼增設第二入口 《蒙娜麗莎》遷入獨立展館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星期二到了羅浮宮, 宣佈這個博物館大翻新的計劃 ,包括增設第二個主要入口,並把最多人觀看的《蒙娜麗莎》放入獨立展覽空間,跟其他展品區隔。

去年火車站簷篷倒塌怒火仍未息 塞爾維亞總理Novi Sad市長雙雙下台

【文章上載於塞爾維亞時間28日上午8時57分,更新於同日晚上10時】 塞爾維亞首都 貝爾格萊德星期一發生了24小時堵路大示威 ,抗議去年11月 Novi Sad (諾維薩德)火車站客運大樓簷篷倒塌意外涉及政府舞弊,要求有人要為此問責。

【Patreon文章】長期友好幾十年 哥倫比亞美國突然鬧翻

[全文可訂閱 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