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本網誌一談很少寫的經濟及金融題目:歐盟在15日公佈最新經濟數據,其中歐羅區經濟增長十分疲弱,按季僅增長0.2%,令外界大失所望,擔心歐洲經濟仍遠遠未復甦,亦令大家估計,歐洲央行在6月5日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時,一定會再放寬貨幣政策,其中負利率似乎是一定會實行的措施。
一些知識背景:貨幣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控制貨幣供應,正常的情況下,是指央行把目標利率調高或調低,然後透過公開市場運作來把資金由市場吸走(收緊貨幣政策)或放出(放寬貨幣政策)。但目前美國、英國、日本和歐羅區的息口都近乎零,很難再減,於是其中一個選擇就是「量化寬鬆」,即央行買入債券等各種資產,亦即俗稱的「印鈔」。
目前歐洲央行的基準目標利率是半厘,而銀行存在央行的過剩資金利率(下簡稱存款利率)是0厘,大家一般說的是「負利率」,暫時是指後者。瑞士等一些地方都試過負利率,作用是,當銀行要倒過來向央行支付利率,他們便有誘因把錢抽,然後貸出給私人或公司,後兩者便可消費及投資,繼而刺激經濟活動。
另外,目前大家亦在估計,歐洲央行亦可能:1、把低息貸款給銀行的計劃延長;或2、央行買入中小企貸款作抵押的證券。總之就是向銀行提供資金的計劃。
要理解歐洲央行的政策走勢,除了GDP數據,還要、甚至更重要,是另一個同在15日公佈的數據:通脹。歐羅區4月份按年通脹率為0.7%。歐盟條約列明,歐央行有責任確保通脹維持在略低於2%的水平。這是馬克年代的西德央行模式,央行只管通脹,不能太高,但也要防止通縮。因此,通脹率遠低於目標水平,歐央行更有理據放寬貨幣政策--更有理據說服德國歐央行應這樣做。
不過,歐羅區經濟一個結構性問題始終未解決,那就是區內強弱懸殊。看看上圖,歐羅區經濟上季差劣,主要是受法國零增長,以及意大利和荷蘭都收縮的拖累,但德國經濟仍增長0.8%,未算一枝獨秀,但都足以撐起全區。
這出現2個問題:1、德國是全歐最大經濟體,其經濟數據好,會拉高歐羅區整體數字,歐央行決定貨幣政策時,便是在考慮一個實際上高估了不少成員國經濟的數據,政策對不少成員國仍屬偏緊;2、德國在歐洲財金政策很有影響力,或多或少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而左右泛歐財金政策,例如法國和意大利要求放寬貨幣政策之際,這要求可能是對德國太寬鬆,德國倒過來勒住刺激經濟措施的力度。
現在,就要等待6月初的政策會議,看看歐央行最終推出什麼措施。
一些知識背景:貨幣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控制貨幣供應,正常的情況下,是指央行把目標利率調高或調低,然後透過公開市場運作來把資金由市場吸走(收緊貨幣政策)或放出(放寬貨幣政策)。但目前美國、英國、日本和歐羅區的息口都近乎零,很難再減,於是其中一個選擇就是「量化寬鬆」,即央行買入債券等各種資產,亦即俗稱的「印鈔」。
目前歐洲央行的基準目標利率是半厘,而銀行存在央行的過剩資金利率(下簡稱存款利率)是0厘,大家一般說的是「負利率」,暫時是指後者。瑞士等一些地方都試過負利率,作用是,當銀行要倒過來向央行支付利率,他們便有誘因把錢抽,然後貸出給私人或公司,後兩者便可消費及投資,繼而刺激經濟活動。
另外,目前大家亦在估計,歐洲央行亦可能:1、把低息貸款給銀行的計劃延長;或2、央行買入中小企貸款作抵押的證券。總之就是向銀行提供資金的計劃。
要理解歐洲央行的政策走勢,除了GDP數據,還要、甚至更重要,是另一個同在15日公佈的數據:通脹。歐羅區4月份按年通脹率為0.7%。歐盟條約列明,歐央行有責任確保通脹維持在略低於2%的水平。這是馬克年代的西德央行模式,央行只管通脹,不能太高,但也要防止通縮。因此,通脹率遠低於目標水平,歐央行更有理據放寬貨幣政策--更有理據說服德國歐央行應這樣做。
不過,歐羅區經濟一個結構性問題始終未解決,那就是區內強弱懸殊。看看上圖,歐羅區經濟上季差劣,主要是受法國零增長,以及意大利和荷蘭都收縮的拖累,但德國經濟仍增長0.8%,未算一枝獨秀,但都足以撐起全區。
這出現2個問題:1、德國是全歐最大經濟體,其經濟數據好,會拉高歐羅區整體數字,歐央行決定貨幣政策時,便是在考慮一個實際上高估了不少成員國經濟的數據,政策對不少成員國仍屬偏緊;2、德國在歐洲財金政策很有影響力,或多或少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而左右泛歐財金政策,例如法國和意大利要求放寬貨幣政策之際,這要求可能是對德國太寬鬆,德國倒過來勒住刺激經濟措施的力度。
現在,就要等待6月初的政策會議,看看歐央行最終推出什麼措施。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