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立即訂閱網主的Patreon, 閱讀這篇深度文章的全文 !月費只需7.21美元】
加拿大公開指控印度特工跨境暗殺身在加拿大的錫克教徒社群領袖,令淡出國際視線差不多30年的錫克分離主義再受重視——究竟一個印度國內的分離主義問題,如何變成影響多國的外交議題?
錫克分離主義問題在80年代全面爆發,總理甘地夫人(Indira Gandhi)1984年下令軍警衝入錫克教徒的聖地黃金廟,拘捕被指鼓吹旁遮普邦獨立成卡利斯坦國(Khalistan)及襲擊印度教徒的人士,衝突十分血腥,大批錫克教徒被殺。
4個月後,甘地夫人遭2名錫克教徒暗殺身亡,引發新一輪印度教徒襲擊錫克教徒的浪潮。1985年,一架印度航空客機遭錫克教徒放炸彈炸毀,機上329人全部身亡,導致印度主流社會完全對錫克教徒反感,主流政黨再不敢為錫克教徒的權益說項。
卡利斯坦運動90年代初在印度沉寂下來,但同一時間悄悄輸出海外。
80年代的衝突引發錫克教徒移民潮,這些移民及他們的後代在西方依然保存着錫克教徒文化,而且他們不少人因為不滿原居地的政治狀況而移民,可以想像,他們的反印度情緒較留在國內的同胞更為強硬。
加拿大約有77萬錫克教徒,超過四分之一的海外錫克教徒在加拿大居住,也佔了加拿大約2%人口,因此海外卡利斯坦運動在加拿大最活躍,印度打擊海外「錫獨」時,也必然先向加拿大開刀。
同時,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以進步派價值觀(aka 某些香港YouTuber口中的「左膠」)自居,他特別有興趣吸納少數族群等較弱勢社群的選民,其中一個正是屬少數、但人口多到在不少選區具關鍵作用的錫克選民。他2015年上台時,第一個內閣任用了4名錫克教徒,又曾因為國內錫克社群不滿而在國安威脅報告中刪除「錫克極端主義」,可見杜魯多重視這班選民。到近日Nijjar被殺一事的表態,都延續杜魯多國內政治多於外交的表現。
海外錫克社群過去一、兩年不斷投訴,人在海外但都感受到印度的長臂威脅,Nijjar被殺後,溫哥華錫克社群已在揣測跟印度有關。而且,今年5月和6月巴基斯坦和英國都分別有一名被印度指控為恐怖分子的錫克教徒死亡,同樣死因可疑。
印度近年開始對卡利斯坦運動又再敏感起來,因為海外錫克教徒發動「環球公投」運動,在全球各地有大量錫克教徒聚居的地方就是否支持建立卡利斯坦國舉行「公投」,如果收集到一定數量的贊成票,便提交給聯合國,要求國際支持卡利斯坦。
印度很忌憚這個「公投」,而且這些組織呼籲錫克教徒出來投票時,示威變得頻繁起來,有時出現破壞印度使領館建築,以至印度外交官被毆打的情況,令印度不滿。
加拿大公開指控印度特工跨境暗殺身在加拿大的錫克教徒社群領袖,令淡出國際視線差不多30年的錫克分離主義再受重視——究竟一個印度國內的分離主義問題,如何變成影響多國的外交議題?
錫克分離主義問題在80年代全面爆發,總理甘地夫人(Indira Gandhi)1984年下令軍警衝入錫克教徒的聖地黃金廟,拘捕被指鼓吹旁遮普邦獨立成卡利斯坦國(Khalistan)及襲擊印度教徒的人士,衝突十分血腥,大批錫克教徒被殺。
4個月後,甘地夫人遭2名錫克教徒暗殺身亡,引發新一輪印度教徒襲擊錫克教徒的浪潮。1985年,一架印度航空客機遭錫克教徒放炸彈炸毀,機上329人全部身亡,導致印度主流社會完全對錫克教徒反感,主流政黨再不敢為錫克教徒的權益說項。
卡利斯坦運動90年代初在印度沉寂下來,但同一時間悄悄輸出海外。
80年代的衝突引發錫克教徒移民潮,這些移民及他們的後代在西方依然保存着錫克教徒文化,而且他們不少人因為不滿原居地的政治狀況而移民,可以想像,他們的反印度情緒較留在國內的同胞更為強硬。
加拿大約有77萬錫克教徒,超過四分之一的海外錫克教徒在加拿大居住,也佔了加拿大約2%人口,因此海外卡利斯坦運動在加拿大最活躍,印度打擊海外「錫獨」時,也必然先向加拿大開刀。
同時,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以進步派價值觀(aka 某些香港YouTuber口中的「左膠」)自居,他特別有興趣吸納少數族群等較弱勢社群的選民,其中一個正是屬少數、但人口多到在不少選區具關鍵作用的錫克選民。他2015年上台時,第一個內閣任用了4名錫克教徒,又曾因為國內錫克社群不滿而在國安威脅報告中刪除「錫克極端主義」,可見杜魯多重視這班選民。到近日Nijjar被殺一事的表態,都延續杜魯多國內政治多於外交的表現。
海外錫克社群過去一、兩年不斷投訴,人在海外但都感受到印度的長臂威脅,Nijjar被殺後,溫哥華錫克社群已在揣測跟印度有關。而且,今年5月和6月巴基斯坦和英國都分別有一名被印度指控為恐怖分子的錫克教徒死亡,同樣死因可疑。
印度近年開始對卡利斯坦運動又再敏感起來,因為海外錫克教徒發動「環球公投」運動,在全球各地有大量錫克教徒聚居的地方就是否支持建立卡利斯坦國舉行「公投」,如果收集到一定數量的贊成票,便提交給聯合國,要求國際支持卡利斯坦。
印度很忌憚這個「公投」,而且這些組織呼籲錫克教徒出來投票時,示威變得頻繁起來,有時出現破壞印度使領館建築,以至印度外交官被毆打的情況,令印度不滿。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