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傳出,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可能蓄意破壞了2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後,這艘船隻周二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軍事專家懷疑「伊鵬3」遭丹麥海軍及海岸防衛隊勒令停駛,以便迫「伊鵬3」船上人員面對調查。
(預料會成為比利時下任首相的萊特姆/圖:比利時黃昏報Le Soir)
一談比利時10日舉行的國會大選。若簡單地說,就是在位8年的首相伏思達(Guy Verhofstadt)領導的政黨敗選,並已在11日提出辭職,下任首相預計是荷語基督教民主黨兼北部弗拉芒大區區長、46歲的萊特姆(Yves Leterme)。(可看新華社報導1和2)
想寫的,是關於新華社(以致大部份外電)的這一段:
”比利時政治格局較為複雜,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在大選中贏得全國範圍的支援。因此,佔全國人口60%的弗拉芒大區的選情對大選最終結果具有決定性影響。一般情況下,弗拉芒地區的第一大黨具有組建聯合政府的優先權,其領導人通常也是新首相候選人。”
以及這一句:
”由於比利時政治體制複雜,在正式大選結果出來後,一般依然要花很長時間協商組成聯合政府。”
上面引述文字中,最奇怪的可能是: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在大選中贏得全國範圍的支援。
這是因為,比利時分為2大區:北部是說荷蘭語(但當地人稱為「弗拉芒語」/Vlaams,二者實則分別不大)的弗拉芒大區(Vlaanderen),南部是說法語的瓦隆大區(Wallonie,瓦隆大區中約有90萬人說德語,但不重要)。
歷史上,比利時由人口較少的法語人士操控政經大局,因為瓦隆地區是產煤區,令比利時中央政府之前的官方語言是說法語的,亦可能因此,大家會認為比利時是說法語的國家。
不過,時移勢易,二戰後,工業重要性下降,亦瓦隆地區的煤變得不重要(而當地的煤亦已掘得七七八八),相反,北部弗拉芒區因靠近北海,而航運貿易變得重要,荷語人士地位日升,在1960年代起,開始要求獲得更多權力,而各黨也陸續開始出現法語與荷語人士分裂成兩黨的情況。
這造成2個後果:1、荷語區和法語區在政治上壁壘分明,就算如10日般的聯邦議會大選,基本上都是荷語區有自己的政治辯論,法語人士及傳媒則有自己的議題,若你看其中一區的傳媒有關大選的報導,你是不會感覺到另一區的存在,情況比某些人說,美國聯邦國會大選時只討論地方議題但影響國政的情況更嚴重誇張(而由於荷語人口佔六成,近幾十年的傳統是荷語區人士任首相,內閣大臣比例也是六四比,亦因此上述說弗拉芒區選情有決定性影響的原因)。
事實上,弗拉芒地區的分離主義情緒有增無減,從極右政黨成為第二大黨便可見一斑,而極有可能組閣的萊特姆也一直要求將更多權力由中央下放給地方,並表示他領導的內閣將會推動下放更多權力的措施。(雖然比利時除了皇室、網球雙妹或Made in Belgium的朱古力外,基本上已不是一個統一個家)
政黨依法荷語分界線來分裂的第2個後果是:比利時的政黨極多。一方面,比利時承襲了荷蘭、德國等歐陸國家的多黨制,在左右光譜上有頗為齊存的政黨供國民選擇,若將其他國家的多黨制「乘二」,後果可想而知。例如:在荷語區,由極右開始有:弗拉芒利益黨(VB)、基督教民主黨(CD&V)、自民黨(VLD)、另一社會黨(SP.A)、綠黨(Groen!)五大黨,在法語區則是:國民陣線(FN)、人道主義基督教中間黨(CDh)、屬自由派的「改革運動」(MR)、社會黨(PS)和生態黨(Ecolo,即綠黨)。而在今次大選中,還有一個名為Lijst Dedecker的極右名單奪得議席,亦即來屆國會有11個政黨。
至於「要花很長時間」來討論組閣問題,除了因政黨數目多,「算術」上都已有很可能外,亦因為荷語區和法語區選戰結果反映出來的政治形勢未必一樣。以今次為例,比利時議會整體形勢是「藍化」--即右派勢力其實冒起(雖然伏斯達領導的是自民黨),以及執政聯盟4黨中有3黨得票率下跌。
但若仔細分開兩區的選戰結果,便會發現選前執政聯盟中、法語區的MR成為法語區最大黨,聯盟內另一大黨社會黨則成為第二大黨,而法語區的基民黨CDh則仍是第三大黨,跟荷語區的形勢CD&V-->VB-->VLD-->SP.A明顯地反對執政聯盟兩黨VLD和SP.A是有點不同的。
有政治分析員便指出,弗拉芒地區八成選民支持右翼,但瓦隆地區則仍是左翼為主的地區。在必須顧及兩大語區平衡下,如何「砌」一個內閣的確十分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若果依得票率,新執政聯盟應包括VB,但法語區對跡近要求弗拉芒地區獨立、比利時分裂的VB沒有好感,要VB跟法語政黨合作似乎可能性又不大。最終聯盟包括哪些政黨,看來要多等一個月左右才分曉。
一談比利時10日舉行的國會大選。若簡單地說,就是在位8年的首相伏思達(Guy Verhofstadt)領導的政黨敗選,並已在11日提出辭職,下任首相預計是荷語基督教民主黨兼北部弗拉芒大區區長、46歲的萊特姆(Yves Leterme)。(可看新華社報導1和2)
想寫的,是關於新華社(以致大部份外電)的這一段:
”比利時政治格局較為複雜,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在大選中贏得全國範圍的支援。因此,佔全國人口60%的弗拉芒大區的選情對大選最終結果具有決定性影響。一般情況下,弗拉芒地區的第一大黨具有組建聯合政府的優先權,其領導人通常也是新首相候選人。”
以及這一句:
”由於比利時政治體制複雜,在正式大選結果出來後,一般依然要花很長時間協商組成聯合政府。”
上面引述文字中,最奇怪的可能是: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在大選中贏得全國範圍的支援。
這是因為,比利時分為2大區:北部是說荷蘭語(但當地人稱為「弗拉芒語」/Vlaams,二者實則分別不大)的弗拉芒大區(Vlaanderen),南部是說法語的瓦隆大區(Wallonie,瓦隆大區中約有90萬人說德語,但不重要)。
歷史上,比利時由人口較少的法語人士操控政經大局,因為瓦隆地區是產煤區,令比利時中央政府之前的官方語言是說法語的,亦可能因此,大家會認為比利時是說法語的國家。
不過,時移勢易,二戰後,工業重要性下降,亦瓦隆地區的煤變得不重要(而當地的煤亦已掘得七七八八),相反,北部弗拉芒區因靠近北海,而航運貿易變得重要,荷語人士地位日升,在1960年代起,開始要求獲得更多權力,而各黨也陸續開始出現法語與荷語人士分裂成兩黨的情況。
這造成2個後果:1、荷語區和法語區在政治上壁壘分明,就算如10日般的聯邦議會大選,基本上都是荷語區有自己的政治辯論,法語人士及傳媒則有自己的議題,若你看其中一區的傳媒有關大選的報導,你是不會感覺到另一區的存在,情況比某些人說,美國聯邦國會大選時只討論地方議題但影響國政的情況更嚴重誇張(而由於荷語人口佔六成,近幾十年的傳統是荷語區人士任首相,內閣大臣比例也是六四比,亦因此上述說弗拉芒區選情有決定性影響的原因)。
事實上,弗拉芒地區的分離主義情緒有增無減,從極右政黨成為第二大黨便可見一斑,而極有可能組閣的萊特姆也一直要求將更多權力由中央下放給地方,並表示他領導的內閣將會推動下放更多權力的措施。(雖然比利時除了皇室、網球雙妹或Made in Belgium的朱古力外,基本上已不是一個統一個家)
政黨依法荷語分界線來分裂的第2個後果是:比利時的政黨極多。一方面,比利時承襲了荷蘭、德國等歐陸國家的多黨制,在左右光譜上有頗為齊存的政黨供國民選擇,若將其他國家的多黨制「乘二」,後果可想而知。例如:在荷語區,由極右開始有:弗拉芒利益黨(VB)、基督教民主黨(CD&V)、自民黨(VLD)、另一社會黨(SP.A)、綠黨(Groen!)五大黨,在法語區則是:國民陣線(FN)、人道主義基督教中間黨(CDh)、屬自由派的「改革運動」(MR)、社會黨(PS)和生態黨(Ecolo,即綠黨)。而在今次大選中,還有一個名為Lijst Dedecker的極右名單奪得議席,亦即來屆國會有11個政黨。
至於「要花很長時間」來討論組閣問題,除了因政黨數目多,「算術」上都已有很可能外,亦因為荷語區和法語區選戰結果反映出來的政治形勢未必一樣。以今次為例,比利時議會整體形勢是「藍化」--即右派勢力其實冒起(雖然伏斯達領導的是自民黨),以及執政聯盟4黨中有3黨得票率下跌。
但若仔細分開兩區的選戰結果,便會發現選前執政聯盟中、法語區的MR成為法語區最大黨,聯盟內另一大黨社會黨則成為第二大黨,而法語區的基民黨CDh則仍是第三大黨,跟荷語區的形勢CD&V-->VB-->VLD-->SP.A明顯地反對執政聯盟兩黨VLD和SP.A是有點不同的。
有政治分析員便指出,弗拉芒地區八成選民支持右翼,但瓦隆地區則仍是左翼為主的地區。在必須顧及兩大語區平衡下,如何「砌」一個內閣的確十分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若果依得票率,新執政聯盟應包括VB,但法語區對跡近要求弗拉芒地區獨立、比利時分裂的VB沒有好感,要VB跟法語政黨合作似乎可能性又不大。最終聯盟包括哪些政黨,看來要多等一個月左右才分曉。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