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傳出,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可能蓄意破壞了2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後,這艘船隻周二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軍事專家懷疑「伊鵬3」遭丹麥海軍及海岸防衛隊勒令停駛,以便迫「伊鵬3」船上人員面對調查。
"an historic missed opportunity",是瑞典外相Carl Bildt在歐盟特別峰會臨近開始時對這次峰會的評語。
正如我之前已寫過,峰會前後歐洲傳媒都有不少相關評論,但我在這裏不厭其煩地再寫一次:如果你是希望歐盟可以提升其國際政治影響力,如果當初《里斯本條約》是希望令歐盟在國際的話語權可以增加的話,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及艾嘉蓮(Baroness Catherine Ashton)這兩個任命是十分令人失望的。
問題不在於他們個人本身--有人戲言兩個人的重要政治資歷加起來只有2年,但至少范龍佩而言,他在九十年代已曾擔任副首相;而根據目前所得的評論,艾嘉蓮的能力其實是毋須質疑的,以她不熟悉貿易政策下,她過去13至14個月擔任歐盟貿易專員的表現在歐盟圈內是廣獲讚賞,被稱為很快便熟悉政策(歐盟的專員較似美國部長多於議會制國家下的部長,外界對專員就其管理政策的熟悉程度要求是很高的,否則他/她不可能令下面的官僚信服)。
問題是那班領袖決定人選時的思維和兒戲程度。他們推舉總統時的心態根本就是「武大郎請人」,不能「高過自己」,就算范龍佩能力十分高或十分有野心,各國領袖推舉時的態度已註定新職不能發揮「代表歐洲」的作用,若你是美國國務卿或中國外長,看到自己的counterpart/「同僚」是這樣挑選出來,你會尊重這個人嗎?
英國衛報一篇文章便引述歐盟問題專家Simon Hix所言:「歐洲顯示出,她只想當一個面積十分巨大的瑞士。」僅此而已。
+++++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亦不得不讚嘆英國果然是政治談判高手的國家。
艾嘉蓮「跑出」,的確是爆大冷,因為她自己也是在當天晚餐會議開始前不久才接獲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 Brown)的電話,問她是否願意當任歐盟任長,她這樣才匆匆趕往會場,趕及出席記者會和拍攝大合照,連演辭都未準備好便立即在記者會發表「當選感想」。
我在上一篇文章說英國「棄帥保車」,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英國在適當時候在重要問題讓步,不會怕失面子,亦認清在全盤及整體大局考慮下,什麼才能為國家得到最多的利益--失去了歐盟總統一職,但換來部份人已接其實更重要的外長一職,而一直態度強硬之餘,又在最適合的時機讓步,不在晚餐會議上繼續糾纏,否則會議一拖,令歐盟聲譽進一步受打擊,各國只會怪罪白高敦,令英國不單連外長一職也不能奪得,甚至加深英國的「疑歐形象」,英國未來幾年在歐盟更沒影響力。
而且,其實據報英國提出的歐盟外長人選中是沒有艾嘉蓮的,只包括現任外相文禮彬(David Miliband)、商務大臣文德森(Peter Mandelson)及前國防大臣褟智輝(Geoff Hoon),但他最終決定改派艾嘉蓮,除了考慮到上述三人都是現任下議院議員,他們離開英國政壇會波及明年大選前的政局外,亦明顯想到「她是女人」這因素,這可令其他成員國更易及更快地接受他的建議,絕對高招。但當然,歐盟圈內對歐盟繼續成為「高官退休俱樂部」或「不受重用政治人物廢棄場」而不滿!
+++++
早前曾說過,理解歐盟成員國間的談判時,「討價還價」(horse-trading)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而在這次任命中再次顯示這種文化,否則不會出現艾嘉蓮這個「驚喜結果」。
但若說「綑綁式討論」,大家應把這次的討論進一步延伸到其他政治任命。至少,討論完歐盟總統及外長人選後,下一步便是研究歐盟新一屆執委會各專員人選了。
歐委會專員的揀選方法是每個國家拋出一個人選,然後由歐委會(候任)主席(亦即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再決定各人擔任什麼位置,然後再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須由議會確認。
但實際上成員國本身私下會向巴羅佐提出要求,希望其代表擔任什麼職位。例如,法國已公開表示,其代表要負責重要政策,「例如內部市場」--亦即未來幾年將是全球重要議題的金融監管改革。
英國已有人擔任外長,而且外長會身兼歐委會副主席,因此英國不用再花時間找一名專員,亦不會再有其他重要職位。
而很多人都指出,德國由總統、外長以至目前各專員分配職務上都出奇地低調,而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早前派出的專員被廣泛認為是輕量級人物,是另一位默克爾不想對方留在德國政壇以免拖累她民望的人物,亦即德國專員所獲的職務應該不會是十分重要。因此,各界認為,默克爾的企圖已是呼之欲出,就是劍指2011年換屆的歐洲央行行長一職,所以暫時韜光養晦,保留彈藥以便日後有更多籌碼爭這個職位。
但另一大國意大利未獲外長一職後,相信該國亦會極力爭取意大利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出掌歐洲央行。
以個人質素而言,網主認為德拉吉的聲望其實較德國最有可能人選、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更高,德拉吉的國際地位遠超韋伯,但韋伯本身有一定資歷,而且經過19日歐盟特別峰會後,大家也應見識到,在歐盟出任高職,各成員國、各地區、男女、政黨等的平衡,以及成員國本身實力似乎更重要,所以除非德國自殺、或真的沒有人才而派一個「低能的」角逐,否則歐洲央行下一任行長應該是德國人。
-----------------
新浪留言
[1]
「循序漸進」嘛﹗XD
總不可能一下子就要各國把大權都交出來。
作者 方潤 | 21st Nov 2009 13:11
[2] Re: 方潤
方潤 :
「循序漸進」嘛﹗XD
總不可能一下子就要各國把大權都交出來。
從歷史或往績來自,歐盟的「循序漸進」比香港的「循序漸進」似乎更可信!
作者 示芒 | 21st Nov 2009 16:54
[3]
什麼政治都是‘討價還價’的,我給你這個,你給我什麼就是了。
德拉吉當歐盟中央銀行行長會不會得到意國執政黨大力支持,現在還說的太早了點,主要因為現任意大利中央銀行行長的他不是當政者的心腹,當然,這職位是一塊肥肉,意國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人選呢,還得過些時日才看得準。
作者 allie | 21st Nov 2009 21:28
歐盟的討價還價跟一般政治上的give and take差很遠
舉一個例子: 話說有一次歐盟峰會需要就新設的歐洲專利註冊局作決定,其中最大問題是該區的官方語言,因為要使用所有成員國語言是不可能的(而當時歐盟仍未擴張至東歐),成本及耗時實在太高,要求廠商或發明家把其產品專利申請文件譯做十幾種語言,還該局聘用大量人手處理翻譯以致申請成本急升,都是不可能。
但要決定用哪種語言就十分棘手。現在看,似乎英語是最合理的選擇,但當時是九十年代,英語還未全球化至現在的程度,而且統計上,申請專利文件用得最多的其實是德文(十分正常,因為德國工業強大)。「理性而言」,法文毋須考慮,但在政治上,法國不會容許這情況出現,而如果接納法文,工業其實都不弱的意大利便也應該有份,再接下去一些中型國家也會說自己的工業其實都很大,整個討論沒完沒了......
主席國比利時當時的解決方法便是把峰會上的其他議題跟上述問題綑綁式討論----當時歐盟還要新設幾個機構,比利時於是建議,把這些機構的總部所在地分配給那些其語言不能成為專利註冊官方語言的國家,好讓這些國家的領袖回國時可聲稱自己「成功爭取XXX」。
故事說完,由於可見的是,一般政治下的give and take,通常只會就單一政策不同範疇之間互相妥協,例如美國現在討論醫療改革,只會在方案不同措施互相讓步,例如A方削減某些措施以控制成本,換取對方同意設立全民保險。
但歐盟是將不相關的議題拉在一起give and take,好處是有時候真的要這樣做才可以做事,否則一切原地踏步,但壞處是政治權宜性極高,例如選擇艾嘉蓮出任外長,如果是獨立考慮的話,根本她不能被考慮,只有在跟總統人選(以至其他歐盟重要職位)考慮時才會得出這樣的結果。
作者 simon/示芒 | 22nd Nov 2009 14:51
正如我之前已寫過,峰會前後歐洲傳媒都有不少相關評論,但我在這裏不厭其煩地再寫一次:如果你是希望歐盟可以提升其國際政治影響力,如果當初《里斯本條約》是希望令歐盟在國際的話語權可以增加的話,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及艾嘉蓮(Baroness Catherine Ashton)這兩個任命是十分令人失望的。
問題不在於他們個人本身--有人戲言兩個人的重要政治資歷加起來只有2年,但至少范龍佩而言,他在九十年代已曾擔任副首相;而根據目前所得的評論,艾嘉蓮的能力其實是毋須質疑的,以她不熟悉貿易政策下,她過去13至14個月擔任歐盟貿易專員的表現在歐盟圈內是廣獲讚賞,被稱為很快便熟悉政策(歐盟的專員較似美國部長多於議會制國家下的部長,外界對專員就其管理政策的熟悉程度要求是很高的,否則他/她不可能令下面的官僚信服)。
問題是那班領袖決定人選時的思維和兒戲程度。他們推舉總統時的心態根本就是「武大郎請人」,不能「高過自己」,就算范龍佩能力十分高或十分有野心,各國領袖推舉時的態度已註定新職不能發揮「代表歐洲」的作用,若你是美國國務卿或中國外長,看到自己的counterpart/「同僚」是這樣挑選出來,你會尊重這個人嗎?
英國衛報一篇文章便引述歐盟問題專家Simon Hix所言:「歐洲顯示出,她只想當一個面積十分巨大的瑞士。」僅此而已。
+++++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亦不得不讚嘆英國果然是政治談判高手的國家。
艾嘉蓮「跑出」,的確是爆大冷,因為她自己也是在當天晚餐會議開始前不久才接獲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 Brown)的電話,問她是否願意當任歐盟任長,她這樣才匆匆趕往會場,趕及出席記者會和拍攝大合照,連演辭都未準備好便立即在記者會發表「當選感想」。
我在上一篇文章說英國「棄帥保車」,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英國在適當時候在重要問題讓步,不會怕失面子,亦認清在全盤及整體大局考慮下,什麼才能為國家得到最多的利益--失去了歐盟總統一職,但換來部份人已接其實更重要的外長一職,而一直態度強硬之餘,又在最適合的時機讓步,不在晚餐會議上繼續糾纏,否則會議一拖,令歐盟聲譽進一步受打擊,各國只會怪罪白高敦,令英國不單連外長一職也不能奪得,甚至加深英國的「疑歐形象」,英國未來幾年在歐盟更沒影響力。
而且,其實據報英國提出的歐盟外長人選中是沒有艾嘉蓮的,只包括現任外相文禮彬(David Miliband)、商務大臣文德森(Peter Mandelson)及前國防大臣褟智輝(Geoff Hoon),但他最終決定改派艾嘉蓮,除了考慮到上述三人都是現任下議院議員,他們離開英國政壇會波及明年大選前的政局外,亦明顯想到「她是女人」這因素,這可令其他成員國更易及更快地接受他的建議,絕對高招。但當然,歐盟圈內對歐盟繼續成為「高官退休俱樂部」或「不受重用政治人物廢棄場」而不滿!
+++++
早前曾說過,理解歐盟成員國間的談判時,「討價還價」(horse-trading)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而在這次任命中再次顯示這種文化,否則不會出現艾嘉蓮這個「驚喜結果」。
但若說「綑綁式討論」,大家應把這次的討論進一步延伸到其他政治任命。至少,討論完歐盟總統及外長人選後,下一步便是研究歐盟新一屆執委會各專員人選了。
歐委會專員的揀選方法是每個國家拋出一個人選,然後由歐委會(候任)主席(亦即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再決定各人擔任什麼位置,然後再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須由議會確認。
但實際上成員國本身私下會向巴羅佐提出要求,希望其代表擔任什麼職位。例如,法國已公開表示,其代表要負責重要政策,「例如內部市場」--亦即未來幾年將是全球重要議題的金融監管改革。
英國已有人擔任外長,而且外長會身兼歐委會副主席,因此英國不用再花時間找一名專員,亦不會再有其他重要職位。
而很多人都指出,德國由總統、外長以至目前各專員分配職務上都出奇地低調,而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早前派出的專員被廣泛認為是輕量級人物,是另一位默克爾不想對方留在德國政壇以免拖累她民望的人物,亦即德國專員所獲的職務應該不會是十分重要。因此,各界認為,默克爾的企圖已是呼之欲出,就是劍指2011年換屆的歐洲央行行長一職,所以暫時韜光養晦,保留彈藥以便日後有更多籌碼爭這個職位。
但另一大國意大利未獲外長一職後,相信該國亦會極力爭取意大利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出掌歐洲央行。
以個人質素而言,網主認為德拉吉的聲望其實較德國最有可能人選、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更高,德拉吉的國際地位遠超韋伯,但韋伯本身有一定資歷,而且經過19日歐盟特別峰會後,大家也應見識到,在歐盟出任高職,各成員國、各地區、男女、政黨等的平衡,以及成員國本身實力似乎更重要,所以除非德國自殺、或真的沒有人才而派一個「低能的」角逐,否則歐洲央行下一任行長應該是德國人。
-----------------
新浪留言
[1]
「循序漸進」嘛﹗XD
總不可能一下子就要各國把大權都交出來。
作者 方潤 | 21st Nov 2009 13:11
[2] Re: 方潤
方潤 :
「循序漸進」嘛﹗XD
總不可能一下子就要各國把大權都交出來。
從歷史或往績來自,歐盟的「循序漸進」比香港的「循序漸進」似乎更可信!
作者 示芒 | 21st Nov 2009 16:54
[3]
什麼政治都是‘討價還價’的,我給你這個,你給我什麼就是了。
德拉吉當歐盟中央銀行行長會不會得到意國執政黨大力支持,現在還說的太早了點,主要因為現任意大利中央銀行行長的他不是當政者的心腹,當然,這職位是一塊肥肉,意國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人選呢,還得過些時日才看得準。
作者 allie | 21st Nov 2009 21:28
歐盟的討價還價跟一般政治上的give and take差很遠
舉一個例子: 話說有一次歐盟峰會需要就新設的歐洲專利註冊局作決定,其中最大問題是該區的官方語言,因為要使用所有成員國語言是不可能的(而當時歐盟仍未擴張至東歐),成本及耗時實在太高,要求廠商或發明家把其產品專利申請文件譯做十幾種語言,還該局聘用大量人手處理翻譯以致申請成本急升,都是不可能。
但要決定用哪種語言就十分棘手。現在看,似乎英語是最合理的選擇,但當時是九十年代,英語還未全球化至現在的程度,而且統計上,申請專利文件用得最多的其實是德文(十分正常,因為德國工業強大)。「理性而言」,法文毋須考慮,但在政治上,法國不會容許這情況出現,而如果接納法文,工業其實都不弱的意大利便也應該有份,再接下去一些中型國家也會說自己的工業其實都很大,整個討論沒完沒了......
主席國比利時當時的解決方法便是把峰會上的其他議題跟上述問題綑綁式討論----當時歐盟還要新設幾個機構,比利時於是建議,把這些機構的總部所在地分配給那些其語言不能成為專利註冊官方語言的國家,好讓這些國家的領袖回國時可聲稱自己「成功爭取XXX」。
故事說完,由於可見的是,一般政治下的give and take,通常只會就單一政策不同範疇之間互相妥協,例如美國現在討論醫療改革,只會在方案不同措施互相讓步,例如A方削減某些措施以控制成本,換取對方同意設立全民保險。
但歐盟是將不相關的議題拉在一起give and take,好處是有時候真的要這樣做才可以做事,否則一切原地踏步,但壞處是政治權宜性極高,例如選擇艾嘉蓮出任外長,如果是獨立考慮的話,根本她不能被考慮,只有在跟總統人選(以至其他歐盟重要職位)考慮時才會得出這樣的結果。
作者 simon/示芒 | 22nd Nov 2009 14:51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