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懷孕防長

容許網主有點「性別歧視」,但看著一個「大肚」(懷孕)女人檢閱大部分是男人的軍隊、帶領士兵高呼「西班牙萬歲、國王萬歲」的照片,確實有點超現實。

西班牙新內閣在14日宣誓就職,首相薩帕特羅(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在上一屆政府已令內閣男女大臣數目均等,而今次更打破自己紀錄,9女8男,是西班牙首次--亦相信是全球首次--出現女多於男的內閣,包括第二號人物、留任副首相的德拉維加(Maria Teresa Fernandez de la Vega);而新任平等機會大臣Bibiana Aido(同樣是女)只有31歲,是西班牙歷來最年輕的大臣。

而西班牙新任國防大臣Carme Chacon在前一屆政府出任房屋大臣,37歲的她目前已懷胎7個月,西班牙人很有興趣知道,究竟她放產假時由誰代任。

不過,軍政界更有興趣知道的是,Carme Chacon有沒有能力令只有18%是女性的軍隊信服。當然,無論軍中還是保守派也沒有人敢公然以女性--而且是正在懷孕的女性--為由來反對Carme Chacon的任命,但據報有軍方高層不滿,質疑薩帕特羅只是玩噱頭,以及獎勵Carme Chacon大選時帶領工人社會主義黨在她的區域表現出色,並非真的任人唯才。

當然,不能以內閣官員數目來指出西班牙女權抬頭。正如不少國家一樣,女性在商界領導、平均就業及薪金等的待遇仍較男性(明顯地)低,國會只有36%議員是女性。最嚴重的「女性問題」則是家庭暴力,被丈夫或男友打死的西班牙女性在去年仍達71人。

然而,若要想想在西班牙至1975年獨裁者佛朗哥統治結束前,已婚女性在沒有丈夫同意下,不能自己決定接受一份工作、開銀行戶口、申請護照等時,西班牙出現的轉變則快得令人刮目相看。

其中薩帕特羅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社會風氣的改變當然要一點一滴累積下來,但政策上的轉變則明顯在薩帕特羅之前4年的任期內才出現。薩帕特羅更說自己不單是「反大男人主義者」,更是「女權份子」;而他的「自由派」社會政策不單涉及女權,還包括進一步放寬墮胎限制、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等,而他推行這些政策時之迅速、決心,在全球也屬罕見,以一個風格不算是強勢強悍、不常大談「強政勵治」的領袖而言,情況更令人意想不到。

這些政策引起保守派和天主教的強烈不滿,但在3月的大選中,人民黨黨魁拉霍伊(Mariano Rajoy)以保守派社會政策作號召,卻未為他贏得大選,西班牙人完全沒有共鳴。

或者,西班牙經濟正開始放緩,通脹又加劇,令選民可能無心理會;或者,選舉結果不能顯示西班牙人「熱烈擁護」自由派社會政策。但最少,西班牙人已對新的社會模式習慣了。

看過陳彥在香港《信報》一篇描述西班牙今次大選的文章,他以「平淡」來形容西班牙的民主政制--在轉型至民主約30年後,已沒有了「打倒親獨裁份子」和「保守派生死存亡」的激情。

西班牙的民主轉型已成功,這個並非全球大國、能影響國際事務的國家的大選將不再受全球注視,天翻地覆、連同性戀合法化等香港等其他地方認為需要大吵一輪才可得出結論的具爭議社會議題的轉變,也可在票箱下,寧靜地解決,寧靜地作出革命。

++++
新浪留言

睇下步操就沒所謂,如果是看軍事演習,開槍放砲的,就對胎兒不是那麼好了!
作者 Chris | 15th Apr 2008 06:16

Re: Chris
當地反而有人問:她大肚如何飛往戰區巡視軍隊?
作者 simon/示芒 | 17th Apr 2008 04:13

這樣的胎教,以後小孩可能去做將軍:p
作者 琮 | 22nd Apr 2008 02:36

Re: 琮
不怕嚇倒小孩嗎???
作者 simon/示芒 | 23rd Apr 2008 00:36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

德俄領袖近2年首通電話 普京:協議以「最新領土現實」為基礎

德國總理蕭凌志(Olaf Scholz) 近2年來首度跟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對話約一小時 ,要求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的侵略,從烏克蘭撤軍,必須展示出願意跟烏克蘭和談,以達至「公義和持續的和平」。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