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伊鵬3」停留Kattegat海峽逾半天 疑遭丹麥海軍截停

星期二傳出,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可能蓄意破壞了2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後,這艘船隻周二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軍事專家懷疑「伊鵬3」遭丹麥海軍及海岸防衛隊勒令停駛,以便迫「伊鵬3」船上人員面對調查。

歐盟對華軍售禁令-各國立場

EUObserver在7月25日有一篇關於歐盟對華武器禁售令的報導,引述了Wikileaks在7月22日公開、原撰寫於2004年4月7日的美國一封外交電文,談及當時各歐盟成員國對是否解除禁令的立場。

根據EUObserver,這項禁令會再成為中歐今年下半年峰會的主要議題。有趣的是,歐洲目前要靠中國協助度過債務危機,但禁令源於1989年武力鎮壓天安門民運,而中國人權近一、兩年明顯倒退了,且看歐盟各國是根據經濟還是根據人權來作決定。


說回那篇電文。中歐2004年下半年的峰會前,中國媒體曾不斷炒作歐盟會在該峰會上宣佈解除軍售禁令,記得香港一份報章當時有人去了訪問法國不具名外交部官員後作出的報導亦曾指,峰會很大機會解除了禁令,儘管我當時也在這個網誌的前身上寫道,純粹根據歐盟的決策機制和各國立場分析,歐盟解除禁令的條件還未出現。(而最後,我正確了!!!)

若看這篇美國電文,又或者不難解釋為何當時中國傳媒如此樂觀(或實際上應是中國駐歐洲的外交官,因為中國傳媒獲得的消息應該都是來自官方,而中國政府原本胸有成竹,應是來自前線外交官的判斷和匯報)。法國是歐盟中最主張解除禁令的成員國,不是秘密,這亦解釋了上述香港報章為何會得出禁令可解除的觀察。

最大力反對的是北歐國家,也屬正常,但北歐中各國反對程度則與當時大家所以為的有點出入。原本以為是瑞典最反對解除禁令,結果帶頭反對的是丹麥,荷蘭更是表明解除禁令要與是否釋放全部1989年民運政治犯掛鈎(而該2004年峰會舉行時,主席國是荷蘭!)

但也有兩個主要大國的立場讓我有點意外。大家認為英國是傾向反對解除禁令,其中一個原因是該國與美國的外交關係,而美國反對的立場眾所周知的。但根據電文,英國是偏向法國支持解除禁令的立場。

更大意外應是德國。電文形容,德國「在近幾週似乎已趨向較接近丹麥的立場,並成為目前對解除禁令有嚴重保留的最大歐盟成員國」。放在現在曾生活在東德共產政權下的默克爾(Angela Merkel)主政年代,這立場並不出奇,但當時仍是施羅德(Gerhard Schroeder)年代,施羅德一向被視為較親俄/親華。當然,要解釋的話,或者可能是當時的外長是綠黨領袖費希爾(Joschka Fischer),而綠黨一向對中國的人權問題十分敏感。

回到2011年,根據EUObserver,有關解除對華售武禁令,目前立場仍然瞹眛的德國將成為決定歐盟最終取態的關鍵--連同歐債危機,德國「統治」歐洲的年代真的來了嗎?(一笑)

留言

  1. 這算是歐盟對外關係吧?

    藉機吐一下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成立好一段時間了。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Hong Kong and Macao網站還沒有中文;歐洲駐台經貿辦事處也沒有歐盟的介紹,歐盟睦鄰政策還是簡體字= =""

    回覆刪除
  2. 會注意到這點...

    是因為歐盟機構的漢字譯名根本就是一團亂,我約半年前在中文維基百科打了一張表。但我找不到港澳地區歐盟機構的正式漢字譯名,因為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Hong Kong and Macao網站沒有中文,香港政府沒有外交部介紹外國的官方譯名,我也不知道那個香港網站有寫正式的外國機構的官方譯名orz

    看到這篇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中文維基百科補完港澳地區歐盟機構的正式漢字譯名: )
    我那天心情好再寫到全文手工轉換裡~~~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沒有孩子,沒有國家」 俄杜馬通過「禁止鼓吹不生孩子」

俄羅斯杜馬 星期二完成立法工作 ,三讀通過「禁止鼓吹不生孩子」,個人違法者最多可罰款40萬盧布(3.3萬港元),組織違法可罰500萬盧布(42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