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伊鵬3」停留Kattegat海峽逾半天 疑遭丹麥海軍截停

星期二傳出,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可能蓄意破壞了2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後,這艘船隻周二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軍事專家懷疑「伊鵬3」遭丹麥海軍及海岸防衛隊勒令停駛,以便迫「伊鵬3」船上人員面對調查。

巴西右派「小禮物」 意左翼游擊隊遣返回國

逃亡超過37年的意大利前左翼游擊隊份子巴蒂斯蒂(Cesare Battisti,照片中;照片來自安莎通訊社)終於在14日被遣返回國,接受終身監禁的懲罰。正如英國《衛報》這篇報導標題的形容 Cesare Battisti arrest highlights rightwing alliance of Italy and Brazil ,巴蒂斯蒂的遣返更多是反映了巴西、拉美的政局變化。

巴蒂斯蒂64歲,是70年代左翼武裝組織「武裝共產無產階級者」(PAC)的成員,1979年被捕,1981年以參與武裝組織及非法擁有武器的罪名被判監超過12年,但他同年稍後就逃獄,一度逃往法國,不久就轉往墨西哥匿藏。

不過,法國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是左翼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的年代,他在1985年表明,如果之前不涉及暴力罪行,並同意之後不再參與政治,法國願意收留意大利左翼武裝份子。在這個承諾下,巴蒂斯蒂1990年去到法國逃亡,而且公開生活,沒有匿名,期間搖身一變成為銷量口碑皆不俗的犯罪小說作家。

這個情況到九十年代中又開始發生變化。「密特朗主義」出現的背景,是當時仍是冷戰時期,西方的民主左翼政黨仍然親近蘇共及左翼武裝,但冷戰結束後,同情左翼武裝的環境也一同消失;而且,意大利在九十年代進行缺席聆訊,裁定巴蒂斯蒂4項謀殺罪名成立,判囚終身,死者包括2名執法人員,以及打劫珠寶店時,在死者的兒子面前殺死其當珠寶商的父親,還槍傷了這名少年,導致他從此下半身癱瘓。這樣,巴蒂斯蒂便不再是左翼武裝份子,而是跟政治沒什麼關係的殺人犯,法國很難再給予庇護。更重要的是,法國在1995年也換上了右派的希拉克(Jacques Chirac)做總統。

意大利又再向法國要求引渡巴蒂斯蒂,經過多年司法程序後,法國法院2004年同意要把他引渡,但他此時已逃往巴西。剛巧巴西2003年開始,跟多個其他拉美國家一樣,政治思潮向左轉,當時的總統工運領袖出身的盧拉(Inacio Lula da Silva)。巴蒂斯蒂一開始時也是隱姓埋名在巴西生活,2007年被捕才再公開身份,期間巴西法院裁定可以把他引渡回意大利,但盧拉在2010年12月31日臨卸任前一天,決定不把他引渡。繼任盧拉的羅塞芙(Dilma Rousseff)在巴西右翼獨裁時期都做過游擊隊份子,他更加不會把巴蒂斯蒂引渡。

事件大大打擊巴西和意大利的外交關係。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南美洲其實也有不少意大利移民,尤其是19世紀末意大利經濟危機期間,不少人移民至當時頗富庶的南美洲東南部——亦即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及巴西的聖保羅。在巴西,擁有意大利裔背景的人口估計超過3000萬,佔15%左右,因此巴意在人文歷史上淵源頗深。

巴蒂斯蒂此後在巴西又可公開生活,但在羅塞芙被彈劾下台後,接任的特梅爾(Michel Temer)屬中間偏右,他的政府已開始著手研究是否把巴蒂斯蒂引渡;但去年年底,較特梅爾更右翼的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當選總統,他競選時已揚言上台後一定把巴蒂斯蒂遣返,所以特梅爾政府在臨卸任前已正式提出把巴蒂斯蒂引渡。這亦是文首提及《衛報》的報導所說,巴意兩個右翼執政黨透過巴蒂斯蒂案來互相示好的意思。博索納羅的兒子在Twitter寫道:「Salvini(領導極右聯盟黨的意大利副總理),送給你的小禮物正在運送途中。」

巴蒂斯蒂在巴西出手前,已潛逃仍是左翼執政的玻利維亞,但玻利維亞以他非法入境為由,送回巴西,拒絕庇護他,巴西接收過後也很快就把他交給意大利,為這個37年潛逃海外的故事劃上句號。

本文資料來自:
Timeline: how Cesare Battisti fled Italian justice for almost four decades
The crimes that made Cesare Battisti one of Italy's most wanted
Ex leftwing terrorist Battisti back in Italy
2010年報導:Lula sparks diplomatic spat with Italy over refusal to extradite killer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沒有孩子,沒有國家」 俄杜馬通過「禁止鼓吹不生孩子」

俄羅斯杜馬 星期二完成立法工作 ,三讀通過「禁止鼓吹不生孩子」,個人違法者最多可罰款40萬盧布(3.3萬港元),組織違法可罰500萬盧布(42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