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星期四報導,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新加坡去年3047間食肆倒閉,是19年來(2005年以來)最高的數字。結業潮影響廣泛,由最低價的小販熟食中心食肆、中價餐廳到米芝蓮星級高級餐廳都關閉;文首照片是今年元旦結束營業的 Tippling Club。
路透訪問了計劃今年8月租約期滿時結業的餐廳Wine RVLT,其老闆說,所有成本都上升,來貨、水電、租金和薪金都上升,顧客少了,而光顧的客人平均花費也下降,較2022年結束COVID限制外出措施時減少,Wine RVLT 自2023年6月以來一直蝕錢。
另一個原因是鄰近地區的飲食和旅遊都較新加坡便宜得多,在這些國家外出用膳較新加坡便宜30%-40%,新加坡人多了外遊。
CNA 今年2月發表過一篇評論分析,指出去年3047間食肆結業,但新開3791間,淨增加744間餐廳,較2023年的860間少了,但較疫情前2019年的627間多。
文章說,疫情期間的2020和2021年淨增加1251間和1477間餐廳,認為是疫情期餐飲業過度擴張,而且業界為了穩陣而紛紛新開風格類似的食肆,餐飲業現在要調整、鞏固。
這篇文章亦有提及路透報導所指出的因素。文章說,餐飲業利潤率低,當成本上升,勞工短缺,顧客更着重價錢,一些餐廳便很快挨不住,基於餐廳租約一般3年,2021年開業的大量餐廳便要在去年評估是繼續經營。
文章亦說,儘管訪新旅客人數已大致重回疫前水平,但由於坡元強勢,遊客在新加坡花費時也變得謹慎。新加坡人則更多到曼谷、東京等區內旅遊熱點,甚至到毗鄰的新山,在這些地方飲食更划算,享受好但較新加坡便宜。
文章還提及另一個現象:中國餐廳品牌大舉在東南亞插旗,特別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些大公司有財力燒錢,推高了新加坡餐廳租金和薪金,都令本地餐廳面對更激烈的競爭。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