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首相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中照片)面對更大的下台壓力,她周三被揭發跟柬埔寨前首相洪森(Hun Sen)通電話時稱,目前處理泰柬邊境爭議的泰軍第二軍區總指揮 Boonsin Padklang(右照片)是「現屆政府的反對者」。近日已跟貝東丹及對方所屬的為泰黨不和的內政大臣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左照片)周三晚順勢宣佈,帶領他領導的泰自豪黨(Bhumjaithai)退出內閣
德國農民罷賣牛奶的行動在3號已進入第8天,但除了發動罷賣的工會願意不再封鎖未有參與今次行動的農場外,問題未有解決跡象,而德國超市開始陸續出現沒有牛奶和奶類產品出售的問題,雪糕等一些奶類產品生產商也開始要停產。 德國奶農今次不滿的是收購價過低,由去年年底約每公升0.42歐羅(5.1港元,4.5人民幣,19.7新台幣)降至目前的0.36歐羅(4.3港元,3.9人民幣,16.9新台幣),而2間大型連鎖超市集團因為要減價,要求奶農進一步減價,因此令奶農強烈不滿。 令歐洲牛奶價格不斷下跌,是因為奶價去年年中急升,引起歐洲消費者擔心,歐盟因此增加牛奶供應配額,結果又導致供過於求,奶價下跌,輪到供應者不滿。 既然歐盟政策是引起奶價下跌的原因之一,很明顯,奶價下跌是全歐洲普遍問題,因此歐洲多國奶農也就此發起示威,要求歐盟提供補貼,而德國鄰國的奶農更拒絕向德國供奶。 當然,奶農有罷賣/罷工的權利,但看著他們把牛奶倒在地上、倒在坑渠,喂給牛隻,或好像照片中當作肥料灌溉,而羅馬這幾天正好召開全球糧食問題會議,大談以億計人口可能因糧食價格上漲而挨餓或貧窮問題加劇,罷賣牛奶、倒奶的行動似乎有點...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