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5月, 2014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利率事隔15年重返正數 日本銀行社員學習新形勢

日本央行今天(19日)17年來首度加息,而且利率自2009年後即將重回正數, 路透報導 ,日本的銀行要教導職員,學習如何在正利率世界下工作。

波蘭衝擊歐盟外長寶座

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右,照片來自波蘭外交部)在28日正式宣佈,該國提名外長斯科斯基(Radoslaw Sikorski,左)為下任歐盟外交及防衛政策高級代表,接替英國的艾嘉蓮(Catherine Ashton)。 如果斯科斯基真的擔任這個「歐盟外長」職位,將極具意義,因為這是歐盟2004年東擴以來,前東歐共產集團成員國擔任的最高歐盟行政職位。至今東歐成員國擔任過的較重要歐盟高職,就只數到歐洲議會議長。

獨立賺1000 留英賺1400

離蘇格蘭獨立公投只有不足4個月時間,華文傳媒應該要等到至少8月底才開始關注,畢竟除非是一份專門國際時事的報刊,否則國際太多事情,而蘇格蘭獨立與否對中港台或全世界影響不是大得如美國總統選舉,很難這麼快就報導。 不過,在英國,兩陣營其實已不斷短兵相接,28日便來一場財政大辯論,英國政府和蘇格蘭地方政府分別派出財政部首席秘書、本身選區在蘇格蘭的艾德禮(Danny Alexander,圖上)和蘇格蘭首席部長薩蒙德(Alex Salmond),公開一旦蘇格蘭獨立的經濟財政後果。艾德禮稱,如果留在英國,蘇格蘭每人每年可享用「英國紅利」(UK Dividend)1400鎊(1.8萬港元/7萬新台幣/1.5萬人民幣),薩蒙德說,如果獨立,蘇格蘭每人每年可獲1000鎊(1.3萬港元/5萬新台幣/1萬人民幣)「花紅」。

政黨成立百日 歐選排名第四

歐洲選舉其實對成員國國內政治的衝擊大過對歐盟/歐洲議會整體,要寫歐選的影響,可以寫28篇--儘管我不可能找到有關一些小國如馬耳他的資料。 前一天說法國,今天寫西班牙。西班牙最受矚目的是,一個由社運發展而成、只註冊了約100天的政黨,一舉得票124多萬票,即全國得票率接近8%,獲5個議席。這個政黨名為「我們能夠黨」(Podemos,下稱「我黨」),其急速冒起完全由1個人而起--年僅35歲的政治學教授Pablo Iglesias(上面照片中間,來自該黨Facebook專頁)。

歐洲病夫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其中一個曝露出來的是,大家終於必須承認,「歐洲病夫」這「頭銜」,目前已由法國奪得,法國由經濟到政治都已十分積弱,但這個歐羅區第二大經濟體積弱,將打擊歐盟的融合。

歐盟(部份成員國)政壇地震

歐洲議會選舉仍在點票,上面是EUObserver暫時的預測結果,中右「歐洲人民黨」(EPP)一如所料力壓中左「社會及民主進步聯盟」(S&D),但沒有單一黨團可獲取過半議席,而極右(上圖中由右起的Others、NI及自由民主歐洲EFD)和極左(最左面的歐洲左翼聯合/北歐綠左GUE/NGL)亦一如所料大有進賬,大概180席,佔接近1/4,而原本四者合共只有約一成多一點的議席。 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形容這是「政壇地震」。不過,若細看各成員國的細分的話,嚴格來說,「地震」的主要只有3個國家:法國、英國和希臘。其他國家其實不算有大地震,主流/建制政黨仍至少算表現過得去。

荷蘭極右爆冷失利 D66成第一大黨

歐洲議會選舉第一份票站調查結果在荷蘭出爐,結果頗出人意表,大家以為極右自由黨(PVV)有望有好成績之際,結果卻只是僅排第4,似乎歐洲極右盟主非法國的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莫屬,PVV黨魁威德斯(Geert Wilders)個人遭遇重挫。而勝出的,是民調已指會排第一、全荷蘭最親歐親移民的民主66黨(D66)。另外,動物黨和推動長者權益的50Plus(姑且譯作「50後黨」)作出零的突破,首度在歐議會奪得議席。

抗國民陣線 薩爾科齊促整頓神根

法國的歐洲議會選舉投票25日才進行,前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終於出手,繼3月地選發表意見為UMP拉票後,在25日出版的雜誌Le Point發表文章,提出對歐盟前途的願景,一方面強調歐盟的重用,暗示選民應放棄投票給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同時建議整頓神根條約(Schengen),認為神根國應有單一出入境政策,入境政策及執行太寬鬆的國家不應加入,並建議加強法德經濟融合,作為穩定歐羅區的核心。

在巴別塔拉票

(圖片來自ARD影片) 歐洲議會選舉2大「歐委會主席候選人」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和舒爾茲(Martin Schulz)20日晚在德國電視第一台(ARD)以德語進行了一場電視辯論。我不懂德語,沒有看,但我想起另一個問題:歐委會主席的語言能力。 Euractiv4月下旬已有一篇文章 ,列出主要候選人的語言能力:

各式各樣的投票方式

上一篇po說過,歐洲議會選舉是全部都實行比例代表制,連英國也不例外,不過,究竟是哪一種比例代表制,卻是28個成員國都有不同的制度,本po仔細看看。(下面涉及不少專有名詞,例如什麼STV,詳情請自己在網上尋找,下面不詳細解釋)

歐洲議會選舉Q&A

本週四(5月22日)就是是一連4天的歐洲議會選舉揭幕之日,既然當初建立網站是以寫歐盟消息為主要目標,那麼本博今天起將集中寫歐洲議會選舉--儘管之前也略有寫過。第一篇將寫歐洲議會選舉的基本資料,先由上面的圖片開始: 舉行日期 。投票橫跨4天,28個成員國各自有不同的投票日期,如上(可點擊放大)。

可有可無的最低工資法

瑞士18日的公投一如所料,否決了設立時薪22瑞士法郎(191港元/744新台幣/154人民幣)的最低工資。之前在 Facebook 已寫過民調早已顯示六成人反對,但想不到的是,最終反對比率超過76%,而且26個邦全部否決。 有關這個公投,有幾點觀察。

哥倫比亞咖啡帶

 哥倫比亞最著名的農作物,除了毒品,應該是咖啡豆,該國咖啡產量是全球第3/4大--最大生產國的巴西,其次是越南(有點想不到,但越南主要生產Robusta,質素及價格遠不及最主要的Arabica咖啡豆,所以大家喝到越南咖啡的機會其實不高),哥倫比亞和印尼的產量十分接近,排名視乎兩國各自是豐收還是失收。 哥倫比亞全國多地都有咖啡豆出產,但以中部「咖啡帶」最著名,而且是僅次於 卡塔赫納 、全國第二多遊客的旅遊點。除了咖啡豆,還有當地超過一世紀的咖啡農莊文化,這文化已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歐經濟疲弱 負利率高唱入雲

本網誌一談很少寫的經濟及金融題目:歐盟在15日公佈最新經濟數據,其中歐羅區經濟增長十分疲弱,按季僅增長0.2%,令外界大失所望,擔心歐洲經濟仍遠遠未復甦,亦令大家估計,歐洲央行在6月5日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時,一定會再放寬貨幣政策,其中負利率似乎是一定會實行的措施。

比利時「雙軌」地方行政

 前比利時首相丁漢年(Jean-Luc Dehaene)因跌倒受傷不治而過世,終年73歲。他在1992至1999年擔任比利時首相,是比利時90年代最重要的政治人物,而他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推動國家行政改革,在1981至1992年時擔任制度改革大臣,並擔任首相時,在1993年修憲,正式把比利時變成聯邦國家,創出世上獨一無二的「雙軌」地方行政。

「1838年英國礦難也死了204人」

(圖片來自土耳其CNN) 土耳其13日的嚴重礦難似乎會引發另一場政治風暴。在西北部索馬(Soma)鎮的礦難已證實至少245人死亡,仍然失蹤的約120名礦工恐怕凶多吉少。總理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立即取消原定的外訪行程,趕往索馬視察災情,但他強硬反擊記者有關政府是否沒有做好監督礦場安全的提問,卻恐怕會令問題火上加油,令國民的不滿變成對政府的憤怒,在14日,伊斯坦堡及安卡拉已有反政府示威,警方要出動催淚氣驅散示威者。

「被遺忘權」確立 刪資料申請料紛至

歐洲法院在14日作出重要判決,裁定歐盟公民擁有「被遺忘的權利」(right to be forgotten),可要求Google等搜尋器刪除有關自己過去的搜尋鏈結。碰巧我上月底寫 另一篇po 時已提及這個名詞,指出「被遺忘權」是歐盟圈子一個頗重要的jargon。 「被遺忘權」確立了,對歐洲的科網生態有很大影響,預料很多人會因此向Google等提出有關要求,難怪Google十分頭痛。

西班牙的省與自治區

西班牙西北部里昂省(Leon)省長卡拉絲歌(Isabel Carrasco)在12日下午在街上遭槍擊身亡,事件震驚全國政壇,主要政黨立即停止歐議會選舉拉票活動,各黨要員都立即前往里昂,視察情況及向死者家屬致以慰問。 西班牙在八、九十年代的確有不少政治暗殺事件,主要跟巴斯克分離武裝份子ETA有關,但自21世紀已近乎再沒發生。事件暫時估計跟政治無關,當局已拘捕兩母女,其中35歲的女兒據報是一名剛被革職的省政府工程師,可能是為了報復自己失去一份工作。 事件本身可寫的其實不多,倒是想趁機介紹一下西班牙的行政區劃分。

「(昔日)毒品之都」麥德林

昨天看了Eurovision,約定了逢週日的遊記遲了一天。 在哥倫比亞學西班牙語,是在一個叫麥德林(Medellin)的城市。對很多人來說,說起哥倫比亞的城市,大家或者只會想起首都波哥大。但如果我說,國際對哥倫比亞是一個毒販國家的印象,其實很多是來自這個(昔日)「毒品之都」城市麥德林,大家或者會晃然大悟:噢,原來就是這兒。 在那兒認識一個由澳門嫁到那兒的女生,她說,大概10年前,應該沒有人會想在麥德林居住,但近幾年脫胎換骨,已是一個十分宜居的城市。不妨說說這個由毒品之都變成宜居的城市。

鳳凰般勝出 「我們無可阻擋」

 (來自奧地利報章Die Presse網站) 2014年Eurovision剛結束,結果略有意外,奧地利的易服歌手Conchita憑英文歌曲《鳳凰般冒起》(Rise like a Phoenix),以290分勝出,擊敗賽前熱門、最終只排第3的瑞典,以及另一賽前被看好的亞美尼亞。第2為荷蘭,238分。 其實奧地利在賽前已被列為第2熱門,與瑞典差距很小,但我以為他的易服打扮(or跨性別?)會令他在東歐捧蛋,拉低分數。 詳細各國分數要稍後再查看,才知道他在東歐的表現有多差(時間關係,各國報分報得很快,很難即時全部記低),但 總之,奧地利仍能勝出,而且在不少國拿滿分。

2014Eurovision 瑞典惡鬥奧地利

今天就是Eurovision的決賽,將在中歐時間10日晚上9時(即香港時間11日凌晨3時)開始,地點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歷時3小時25分鐘左右--很想看,但未必可以挨到夜。 經過2輪準決賽後,決定了20支決賽作品,再加Eurovision五大及東道主丹麥這6個直入決賽的國家。上面的表包括了出場次序,每首作品3分鐘,大家可以自己計算自己心儀的作品何時出場,什麼時間是「廁所位」(香港用語,意指演唱會中沉悶的部份,可以去洗手間)。 根據最新賠率,2輪準決賽,看到一些表演者的現場表演水準後,形勢似乎有變,先前大熱的亞美尼亞已跌至第4位,目前叮噹馬頭的是瑞典和奧地利,當中以瑞典看高一線,而荷蘭亦突然殺上三甲。

難以繼承的名畫

(照片來自BBC) 如果得知有陌生人將一筆遺產給你的話,應該很高興,但同時可能會很麻煩。這正是瑞士伯爾尼藝術博物館的處境,他們在7日獲通知,6日病逝的「納粹藝術作品收藏家」古里特(Cornelius Gurlitt)的遺囑指定該博物館為其名畫的唯一繼承人。 一般無兒無女的老人家把遺產捐給慈善機構或非牟利組織,並不稀奇,但古里特的收藏非同少可,因為作品多達約1400幅,全部都由十分著名的畫家創作,包括畢加索、馬蒂斯等等,估計總值達10億歐元!

英國盼Eurovision創12年最好成績

昨天很忙,Eurovsion少了更新一天。今天想寫Eurovision「五大國」Big 5--「大」,不是強國,論成績好,烏克蘭或者瑞典才算強國,甚至截至90年代的愛爾蘭(論勝出次數,其實最多的是愛爾蘭,但近年表現不濟)。所謂Big 5,純粹是指直入決賽的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直入決賽是因為五國的廣告市場大,Eurovision必須有這5國的廣告收入來支付開支,這5國的參與廣播機構亦支付了最大筆的款項,因此一定要留住這5國的觀眾,亦因此5國參賽者必須要入決賽。 不過,從上面的表可以看到,所謂五「大」,成績簡直十分不堪,去年更簡直是噩夢。

收放自如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見到訪的歐洲安全合作組織(OSCE)輪任主席兼現任瑞士總統布卡特(Didier Burkhalter,上面照片左)時宣佈作出讓步,包括把軍隊由接壤烏克蘭東部的俄烏邊境一帶撤走。 但其實所謂讓步都只是策略性,普京似乎想把氣氛略為緩和,以免傷到自己。

俄烏的Eurovision政治

Eurovision一向充滿政治,在今年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極端惡劣的情況下,大家都關注有關問題會如何影響Eurovision--都已不是會否影響了。例如,上面影片、今年俄羅斯派出的可愛孿生姊妹Tolmachevy Sisters會否因此而成績十分差,甚至在決賽中被喝倒彩呢?

敖德薩對烏克蘭的重要性

(烏克蘭地圖;圖片來自《華盛頓郵報》) 烏克蘭局勢持續惡化,政府部隊目前正加強在東部攻擊親俄武裝份子。在2日,烏局勢其實有很重要的發展,就是在西南部港口敖德薩(Odessa)發生最血腥的衝突,超過40人死亡,大部份是親俄人士。 大部份傳媒提及這是今年初烏克蘭危機惡化後最多人死亡的衝突,顯示危機再升級。但其實敖德薩本身十分重要,該市亦有差池,對烏克蘭會造成重大打擊。

奧地利派易服歌手出戰Eurovision

本週10日就是Eurovision的決賽,本週會陸續介紹參賽作品--今年有37個國家角逐,當然不可能全部都介紹,尤其是那堆1陪200的大冷門。 今年頂頭大熱是亞美尼亞的作品,原本想尋找作品的資料及相關新聞,但結果卻找到上面奧地利的話題作品--一名25歲易服歌手Conchita Wurth代表奧地利出戰,作品是Rise Like a Phoenix(鳳凰般冒起)。

「今夜締造歷史」之後

秉承本網誌「不悶不寫」的精神,雖然已相隔了一週,但還是寫寫4月28日的歐洲議會選舉電視辯論。 這次辯論由euronews舉辦,其中一名主持Isabelle Kumar一開場便說道:「今夜,歷史正在締造。」。說的是,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歐洲議會選舉的黨代表辯論。儘管辯論不算太差--在技術上,算是有不少瑕疵,但4位候選人的表現比大家預想般精采--但問題是:締造了首場辯論的歷史後,又如何?

在南美學西班牙語

(小弟在哥倫比亞學習西班牙語的EAFIT大學語言中心) 在下去年年底至今年初在南美洲旅遊近半年,其中有近3個月是留在哥倫比亞城市麥德林(Medellin)學習西班牙語。我在大學是學過西班牙語的,但其實不是說得很好,不立即再進修,或找一份會用到西語的工作,是很難進步的。去麥德林學西語,只是為了不讓這半年好像「只是」旅遊這麼浪費而已。記得在聖地牙哥一個一日遊中,跟一個同團的女子說開時,她說:「我明白的,就是想做一些"produtivo"(有些意義,productive)的事。」 是否produtivo?在南美待過半年,西班牙語的水平一定較去之前為好,但又未去到十分流利、可應用在職場上的地步。不過,當我找尋資料時,發現外國不少人喜歡在南美長期旅遊期間,預留一些時間學西班牙語的。

叛軍的責任:追究還是不追究

(BBC今年較早時有關麥康維太太案審訊時的報導) 4月30日晚上傳來主張北愛爾蘭「脫英入愛」的新芬黨(Sinn Fein)黨魁阿當斯(Gerry Adams)被捕的消息,立即震撼英倫三島--除了北愛與愛爾蘭關係密切外,新芬黨是同時在英國國會、北愛地方議會和愛爾蘭國會都有議員,阿當斯自己目前就是愛爾蘭國會議員(簡稱TD),因此事件對三地政壇都有很大影響。 建議 可看英國《衛報》這篇報導 ,包括了被捕情況、涉及的1972年案件案情等。在這po只想問一個問題:為了和解,應否特赦一個國家的叛軍或武裝組織在戰鬥時期的暴行呢?

極右的五一遊行

(莫斯科紅場的五一遊行;法新社照片) 昨天是5月1日勞動節,全球各地都有遊行(應該只有英國和美國例外)。五一遊行一般是勞工團體發起,提出的是勞工權益訴求--亦即是左派、甚至極左的活動。然而,環顧今年的五一遊行,有些的性質更似極右,例如23年來首次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五一巡遊,以及法國極右發動的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