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8月, 2011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證mRNA技術可行 賓大兩學者奪醫學獎

諾貝爾獎季節又到, 2023年醫學獎頒給2名發展出 mRNA (信使核糖核酸)技術的科學家,他們是美國學者 Drew Weissman 【照片右】和匈牙利學者 Katalin Kariko 【照片左】 。 評審委員會說,二人發現核苷(nucleoside)修飾,這是 mRNA 得以出現的關鍵技術,COVID19疫苗顯示,mRNA 有助疫苗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研發成功,協助世界應付現代其中一場最嚴重的人類健康威脅。 Kariko 1955年生於匈牙利,截至80年代中前在匈牙利就學和從事研究,之後到了美國的大學工作至今,包括1989年至2013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2013年跳槽至德國企業 BioNTech,2022年從公司離職,2021年起至今同時擔任匈牙利 Szeged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Weissman 1959年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大學畢業,1997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建立其研究團隊,因此跟 Kariko 做過同事,目前仍在賓大醫學院擔任教授,專門教授和研究疫苗。 二人2021年已獲頒「美國諾貝爾」的 Lasker 醫學獎 ,當時賓大發表聲明恭賀二人時說,他們在2005年發表的論文極具開創性,顯示之前多次研究令人失望的 mRNA 技術可以成為真,為這個範疇注入希望。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奧地利候群症」

一個地方跟一些不好的東西扯上關係,就好像永遠都跟這些壞事拉上關係。好像切爾諾貝爾或福島,大家永遠都會想起核災難;奧地利,就可能永遠跟「禁室培慾」有關。 大家應該記得奧地利2008年爆出轟動全世界的老父囚禁女兒24年、還與女兒生了7個孩子、即是父親又是祖父的亂倫案件?印象中之後還有一宗同類事件,而在25日,奧地利又爆出這類案件,而且現已80歲的男子更是囚禁2名目前分別53歲和45歲的女兒41年!!!! 難以想像應該是歐洲古典樂之都的地方、一個只有人口800萬左右的國家經常出現這些案件。 BBC報導(英文)

歐洲財政聯盟第一步

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16日於巴黎舉行了峰會,商討歐洲債務危機(上述記者會照片來自德國明鏡週刊網站)。 如果閣下是投資者,會議對閣下而言應該沒有什麼突破,歐債危機始終未見盡頭,今天香港股市一開市後,匯控和渣打這兩隻「歐洲銀行股」更可能下跌,因為會議提議徵收「金融交易稅」,這會打擊銀行盈利。但對如網主般對歐洲融合有興趣的人而言,這次會議有很大重要性,甚至是歷史性,因為會議提出成立「歐元區經濟政府」--這意味歐洲(歐羅區)加強經濟融合,歐洲「財政聯盟」終於誕生。

為殺人狂魔辯護

Norway killer's lawyer Geir Lippestad defended neo-Nazi 幾週前的挪威槍擊案,轟動全球,香港傳媒也好幾天詳細報導,但上述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新聞,應該沒有香港傳媒報導過,就算有,應該也沒有多少個香港人留意到。 我是說在案件中替槍手辯護的律師。Geir Lippestad,香港傳媒應該有譯過這個名字,因為他有向傳媒轉述槍手的說話,因此有需要翻譯他的名字。

諾基亞衰落了 芬蘭要憤怒鳥

常說香港只靠金融地產,得發展工業,尤其高科技工業,但其實有高科技產業也不見得經濟很安全;很多「小國」都說要發展一個能代表自己國家的品牌,但有了一個這樣的品牌可能也是負累。 說的是芬蘭,一個不少人曾說過發展經濟/高科技成功、可好好學習的例子。 今年2月曾寫過諾基亞的困境 ,但現在似乎大家已相信,諾基亞就算可以生存下來,過去大概20年的輝煌日子也會一去不復返,就像他當年擊敗的美國對手摩托羅拉一樣。諾基亞沒落對芬蘭的最大問題是,芬蘭很依賴諾基亞,這間公司的產出一度佔芬蘭GDP約4%,出口佔全國1/4。 可見就算你手握著代表未來的科技產業,也一樣可以被趕過;有一個品牌,無疑是高增值,但經濟無可避免會太依賴這個品牌,這個公司一沒落,全國便跟著被拖累。 芬蘭現在更hot的品牌應該是「憤怒鳥」(angry birds),大家都覺得不久後,一提起芬蘭經濟,大家會起這隻紅色的鳥,而非諾基亞手機。有關諾基亞、憤怒鳥和芬蘭經濟發展間的互動,可看以下文章: 憤怒鳥開發商擬融資 身價高漲 Finland growing briskly - Nokia not After Nokia, Can Angry Birds Propel Finland? Finland Searches for Non-Nokia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