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1月, 2016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紐約水災】洪水湧入地庫地鐵 中央公園海獅游出水池

美國紐約市週五嚴重水災 ,多處街道在早上繁忙時間開始水浸,積水湧入大廈地庫和地鐵,多條地鐵和火車線癱瘓,甘迺迪機場航班也受影響,州長 Kathy Hochul 和市長 Eric Adams 都發出緊急狀態,呼籲居民盡量留在室內或其他安全地方。 由週五凌晨起截至中午,布魯克林多處地點半天內降雨約170毫米,至少一個地點一小時降雨60毫米。 甘迺迪機場所在地區降雨150毫米,打破1960年颶風當娜(Donna)吹襲時的紀錄。 紐約地區另一個機場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早上一度全部航班暫停升降,之後恢復服務,也有大量航班延誤,因為飛機加油地點水浸。其中一個客運大樓也水浸。 基本上全部地鐵線服務都受影響,部份路段暫停行駛,部份需要改道,有些地鐵線延誤,服務紐約都會地區北部的都會北(Metro-North)通勤火車3條線全部停駛。巴士服務也大受影響。 文首截圖是當地居民 Phuong Van Huynh 上載影片,地點是布魯克林 4th Avenue,顯示街上積水出現旋渦,水深至汽車輪軚,有單車近乎被積掩蓋。 雖然當局發出緊急狀態,但大部份學校如常開放,居民照樣上班和上學,但他們不知道下課和下班時如何回家。 在中央公園,一隻海獅一度游出水池,探索水池以外的地方: 上面截圖,突出石頭的四周是水池,但近一點的木門和遠一點的玻璃上蓋已不是水池部份,截圖可看到一隻海獅在玻璃上蓋的下面。 中央公園說,園方職員一直監察這隻海獅,中午過後,公園水退,海獅也游回水池。 這是紐約2年來最嚴重的水災,2021年颶風艾達(Ida)趨向美國東北,殘餘雨帶為紐約帶來水災,由於洪水湧入地庫,當時水災造成至少13人死亡。 暫時未有紐約水災傷亡報告,但居民猶有餘悸,擔心水淹地庫造成死亡的悲劇重演。 水災後才見記者  市長被批反應遲緩 市長 Adams 再被抨擊反應遲緩 ,即使氣象部門週四上午已警告大雨將至,他遲至週五上午11時才首度就水災發表聲明。 相對之下,紐約州州長 Hochul 最遲週四晚已召開記者會,呼籲居民小心水災,交通官員也向傳媒講述公共交通應變計劃。 Adams週四晚仍出席派對,那是他慶祝自己63歲生日兼政治籌款晚宴。 3個多月前,當加拿大山火煙霧飄至紐約,Adams也被抨擊煙霧來到才向記者講解問題,沒有事前提醒居民留意。 有紐約市議員批評,市政府沒有汲取「艾達」水災的教訓。 ===

少女高官

究竟20多歲的少女有沒有資格去從政及做高官呢?烏克蘭近日便有這個爭議,因為政府接連委任兩名20多歲的少女擔任高職,令民眾質疑她們有什麼資格。

歐盟土耳其瀕臨攤牌

歐洲議會24日將會表決是否要求歐盟凍結土耳其加入歐盟談判的議案,最大的兩個黨派在22日都已表示會支持議案,第四大黨派自由派也早已表示支持,因此議案勢將通過。 這個議案只有諮詢性質,決定權還是在歐盟成員國手上。不過,歐洲內反對土耳其入盟的聲音越來越高漲,而土耳其態度也強硬,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近日先後表示,如果歐盟今年內不作正面回覆,便會把是否加入歐盟訴諸公投,又稱土耳其不一定要加入歐盟,可以加入包括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四國的上海合作組織。這些都令人質疑:已有半世紀歷史的土耳其「入盟」是否走到盡頭、快要結束?

菲永——法國戴卓爾

法國共和黨初選第一輪投票的結果足以顯示上一篇文章所說,這次大選結果極度難測。外界原本估計,初選是前總理朱佩(Alain Juppe)和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之爭,儘管在選前最後一週的民調顯示,另一前總理菲永(Francois Fillon,上面為他的臉書影片截圖)支持度急升,但應該沒有人會估計得到,他得票第一,且遙遙領先。 菲永突然成為下任法國總統熱門之一,法國上下立即要找回他的政綱,看看他提倡什麼、甚至是什麼人 !

法國總統大選 多角混戰格局

法國共和黨20日舉行總統初選第一輪投票,27日再舉行第二輪投票,而大選本身會在2017年4月底及5月初舉行兩輪投票。這次可說是2002年國民陣線爆冷躋身第二輪投票後,形勢最混亂的一次法國總統大選。

巴塞隆拿明年試行本土貨幣

巴塞隆拿市政府在15日宣佈,明年開始試行「本土貨幣」,2018年開始在工人區Besos實行,並在2019年在全市實施,希望以此振興本土經濟。

川普勝選後 歐加強防衛合作

歐盟28國外長及國防部長在14日開會,同意加強防衛合作。這可說是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對歐洲另一重要影響。

川普勝選後 歐洲過五關

以狂人式作風競選的川普(Donald Trump)勝出美國總統大選,正式確認世界刮起反全球化、反精英及反建制的趨勢。在歐洲,過去數天已有不少人提出,當地未來一年至少5大選舉/投票,讓歐洲的反建制/民粹勢力乘勢在選舉中有斬獲。在此不厭其煩再數一次。

16+1機制——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5日於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出席了中國—中東歐峰會,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宣佈成立中國—中東歐金融控股公司(上面的揭幕照片來自BBC),會有一個100億歐元的基金,推動在中東歐的基建、高科技製造業等的投資,公司會由工商銀行擁有及管理。 趁這個機會,一寫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

英國的國會主權

近日較忙碌,現在才寫英國高等法院有關脫歐啟動問題的裁決(雖然很多人已寫了)。 法院裁定,英國政府在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中的離開歐盟機制前,必須有國會同意才能進行。這令外界相信:1、脫歐時間表可能延遲;2、「硬脫歐」的機會下降;3、甚至,英國可能最終還是留在歐盟,不會脫歐。 要理解為何有上述3個預測,包括為何「國會可以不理公投結果」,須知道:1、究竟現在發生了什麼事?2、英國憲制秩序是什麼?3、脫歐目前的境況是什麼?